浅谈住宅工程楼地面保温全轻混凝土技术

时间:2022-07-13 12:51:54

浅谈住宅工程楼地面保温全轻混凝土技术

[摘要]房屋楼地面采用“全轻混凝土”新型地坪保温材料,通过合理设计施工流程,严格控制材料配合比、加强施工工序管理等措施,保证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满足保温节能要求。

[关键词]全轻混凝土楼地面保温

全轻混凝土楼地面是指在楼地面找平层施工中按一定比例的轻粗骨料、轻细骨料、胶凝材料和水配制而成的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楼地面保温材料。

1、楼地面设计优化

某大型高尚住宅小区,板式建筑,开窗面积大,采光通风好,但窗墙面积比最大时达到0.40,0.4<建筑体型系数≤0.45,不利于节能,要到达节能65%的节能标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楼板需要设置20mm厚无机保温砂浆保温层。原设计楼地面做法如表1:

表1

原设计做法将产生楼地面大量的空鼓、开裂、反砂等质量问题,引起业主投诉,影响楼盘品质,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通过设计优化采取“全轻混凝土楼面保温”施工工艺。经过设计优化后的楼地面做法如表2:

表2

2、“全轻混凝土”楼面保温层

2.1材料组成:是用陶粒、陶沙、水泥和水配制而成的轻骨料混凝土;其内部构造如图1:

图1

2.2适用范围:因“50mm厚全轻混凝土”材料导热系数小,表面强度高,具有保温节能的良好效果,适用于住宅工程易大面积空鼓、开裂、地面反砂、强度低、有保温要求的楼地面工程。

3、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基层占毛基层处理 找标高、弹线 洒水湿润 抹灰饼、标筋 刷水泥浆结合层 铺全轻混凝土面层 赶平振捣碾压木抹子搓平 铁抹子压第一遍 第二遍压光 第三遍压光 收光拉毛养护

3.1基层清理

在摊铺面层前,用“打毛机”清除在主体结构施工中楼地面浇筑混凝土的水泥锅巴等渣滓,并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当找平层下有松散填充层时,应铺平振实。铺设面层前1d浇水湿润,表面积水应予扫除,防止在浇筑全轻混凝土后粘接不牢固,产生空鼓现象,影响混凝土质量。

3.2打巴、冲筋

根据室内1.0m或0.5m标高控制线在楼地面上用现浇全轻混凝土打巴冲筋,间距1.5m。有地漏时,做0.5%~1%的坡度坡向地漏。

3.3配制 现浇全轻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设计要求并不小于LC15,坍落度不宜大于30mm。配合比:胶粉(43kg):10~20mm陶粒(60升):陶沙(43升):水(150~200升),采用强制式搅拌机JDC-350 搅拌 3~5分钟。

3.4现浇

3.4.1铺设现浇全轻混凝土面层前,应先刷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一道。按计划分段顺序摊铺,随铺随用长木杠刮平拍实,表面塌陷出应用现浇全轻混凝土补平,再用大杠尺刮一次,用木抹子搓平。面层宜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密实,采用人工捣实时,应使用铁滚筒纵横交错来回滚压3遍,直至表面泛浆为止,并应避免过于密实与轻集料上浮,影响有关性能。

3.4.2面层不应留置施工缝。当施工间歇超过规定的允许时间后,在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对已凝结的进行处理,接缝处表面用水冲洗,刷水泥浆一道(水灰比为0.4~0.5)再浇筑“全轻混凝土”,并应捣实压平,不显接头缝。

图2

3.4.3面层应在初凝前开始抹压作业,抹压用铁抹子不少于3遍。然后用木抹子搓平。第一遍在初凝(2小时左右)前完成压光工作,若轻粗骨料上浮,将其压入混凝土内抹平;当面层开始凝结时,进行第二遍抹压,尽量不留抹痕;面层开始终凝(约3-4小时左右,冬季适当延长)前,进行第三遍抹压,将抹痕抹平压光为止。

3.5养护:面层浇筑完成10小时后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d。浇水次数应保证面层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

4、防止空鼓开裂措施

4.1清除基层表面水泥锅巴、打毛、发水、刷素水泥浆等技术措施,使之与基层结合良好。

4.2正确设置缩缝和伸缝

缩缝主要抵御日照带来的变形,缩缝又称假缝,每隔4m设置一道;伸缝抵抗温度变化温差大而发生的热长冷缩带来的变形,缩缝和伸缝的间距,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纵向缩缝的间距宜为3~4m,缝宽5~8mm,缩缝中嵌入混凝土面的深度不小于“全轻混凝土”面厚度的1/3(从顶面算起)。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左右用混凝土切缝机切割缩缝。

(2)室内横向缩缝的间距宜为6~12m,做法同第一条。

4.3收光通常采用三遍压实收光,做到表面不留抹痕,使混凝土表面不开裂。

4.4养护 及时养护,采用水保湿和降温,从而保证全轻混凝土质量和强度 。

特别注意:冬季施工宜使用强度级别42.5R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室内应有保暖措施,环境温度不低于+5℃。

5、质量验收

5.1.主控项目

5.2.一般项目

5.3保温性能指标检测

经过现场实体取样检测,抗压强度、导热系数、蓄热系数等综合节能技术指标均满足要求,具有节能保温效果。

6、成本比较

原设计楼地面做法成本分析如下表:

优化后的楼地面做法经济更合理,节约成本:(71-61)÷71×100%=14.08%,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7、结语

7.1工期短,施工方便。与传统的无机保温砂浆+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瓜米石)的保温地坪分层多次施工相比,使用“全轻混凝土”保温楼地面一次施工完成,无需其他找平层,施工周期短,施工简便。

7.2防止空鼓、开裂效果好。全轻混凝土变形性能良好,弹性模量较低,是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的40~65%,不易开裂和空鼓。

7.3 强度高。楼面保温的“全轻混凝土”干表观密度为700 kg/m3~1 000 kg/m3, 强度等级一般为LC5.0、LC10、LC15. 且由于“50mm厚全轻混凝土”比20mm厚瓜米石面层厚,具有整体强度高,抗裂、抗空鼓性能强的特点。

7.4荷载小。由于“50mm厚全轻混凝土”每平方米重量21~42kg比“20mm厚无机保温砂浆(14kg)+20mm厚细石混凝土(50kg)”每平方米重量64kg轻,有利于减轻楼地面荷载。

7.5保温节能效果好。导热系数低,在干燥状态下导热系数为0.23W/(m2・K)~0.49 W/(m2・K),是普通混凝土的1/2~1/8倍,具有很好的保温节能效果。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新兴材料的不断涌现和大力推广,诸如“全轻混凝土”这种既节能又经济且满足技术和使用功能要求的楼地面保温材料将有广泛的市场情景,施工工艺也更将完善。

[参考文献]

JGJ12----2006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5全轻混凝土1----2002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

水泥砂浆地面施工工艺标准(705-1996)

全轻混凝土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300074

全轻混凝土梁承载力研究 ---杨艳敏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与评价 下一篇:浅谈外墙保温体系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