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优化发展

时间:2022-07-13 12:38:15

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优化发展

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莘莘学子获取知识与增加见识的重要阵地,其存在着存储与传播知识的基本职能,同时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搭建了一条与知识相通的桥梁。丰富的文典资料与极具学校研究特色的独有典藏,需要更有效、更优化的管理制度,将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当前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制度更需要与时俱进,以便将学习这条永不言倦的道路铺得更加长远。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管理 优化

1 高校图书馆的存在意义与影响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学习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单位,如果把高校的整体运营体系比作为一个庞大的人体组织,那么高校图书馆则好比为其中的心脏部分,它向各个地方输送着新鲜的“血液”,滋润着每一个部分的成长。而这,就是众多学子不可或缺的知识。

只有将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制度进行精准的分析与梳理,才能真正的体现出其在校园管理中的具体地位和作用——通过学习,培养高校良好的教风、学风;通过学习,让高校科研工作积极顺利的展开;通过学习,造就文化与德智并重的全方位新型发展人才,而这一切的基础正建立在高校图书馆的顺利建设之上。

2 当前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分析

2.1 书量少、质量不高、类别繁杂。图书馆与书房的差别在于书籍的容量。进入图书馆中,就仿佛置身于浩瀚的知识海洋里,而这无穷尽的“知识”就需要大量的书籍汇集而成。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或许是办学模式、办学方向以及购书经费等等,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藏书量都差强人意。除此以外,在书的整体质量与类别结构方面,也欠缺规划,总体质量落入下乘。

2.2 购书经费后续难足。俗语有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大部分高校资金的使用,往往优先考虑教学设施、科研工作等,投入到图书馆购买图书的经费可谓少而又少,更何谈对图书的基础设施建设。正是缺乏对图书馆发展的长远规划,导致前期就没有足够的投入与经费,每年的书籍增长比例远远不能满足图书馆的发展以及读者日益增长的基本阅读需求。

2.3 工作人员问题剖析。相较于高校图书馆每天数以千计的人员流动量,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数量极少,难以满足图书馆快速发展的需要,更难以应对大量的读者需求与繁杂的工作,因此便出现了诸如高校图书馆开放时间短、书架凌乱无人整理、借阅书籍大量流失等问题。同时,在图书的借阅与收回的管理上,由于大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基本的技能培训,对于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生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的整体发展与服务的良好展开。

2.4 服务层次不高。许多高校图书馆对于读者的服务只停留在借借还还的低层次,要开展更高层次的服务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这都是目前高校图书馆都比较欠缺的。

3 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优化建议

破而后立!只有打破以往的陈旧观念,才能塑造全新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才能做到真正的优化与弥补。核心关键词则在于——创新!创新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根本动力,管理上的创新能使高校图书馆打破传统的尴尬局面,弥补以前的缺陷与漏洞,将体制全面完善,提高管理效率。需要与创新同步进行的则是优化流通借阅环境。如今,即便电子书当道、网络化迅速发展,图书馆的流通借阅服务仍然是图书馆长期以来的核心热点,这也正是图书的基本魅力所在。因此,优化流通借阅环境,不仅能将这一热点再次升温,更能提高图书馆的整体品牌形象,同时为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及优化育人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综上所述,在高校图书馆整体管理制度的优化方面,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3.1 尊重、爱护、理解、关心——之于读者。图书馆最本质的功能就是服务,而服务的对象就是读者。多年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已成为图书馆同仁的共识。而在高校图书馆中,对于“读者为本”的服务概念还十分淡薄。要将服务落实到细节上,就要做到尊重、爱护、理解、关心读者,即以人为中心,需要考虑服务过程中的每一处细节,处处突出读者、便利于读者、倾向于读者。例如图书的检索,应当注意界面的使用简洁、清晰明了,图书借阅过程中的服务态度、方式方法以及规章制度执行过程中微笑服务、友好态度,都要做到让读者感觉如沐春风,犹如处身在图书馆便是在自己家的书房一般轻松舒适。

3.2 肯定、鼓励、友好、人性化——之于馆员。馆员可以说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馆员的服务素质直接决定了图书馆的整体形象与管理。而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优化流通借阅环境,主要就是对于馆员、图书、读者的管理。

3.2.1 对工作人员的管理需要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作为前提。而做到对工作人员的肯定、鼓励、尊重、关心,便是核心所在。通过主动关心和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遇到的难题,并对其在工作中的表现与成绩予以充分的肯定,只有让他们从心理上感受到自己受到尊重,才能真正将工作与图书馆的形象价值划上等号,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3.2.2 馆员需要清楚科学规范书库的重要性,并学会科学地管理规范书库。需要做到以下三点:所有归还图书需要当天上架,并准备按照目录与分类上架;馆员应该及时清理书架图书,做到最低程度的乱架率,以保持图书馆的整体美观;除了类目要分类精确外,还需要做到图书摆放整齐,比如大小本分开放置,相同的书尽量放在一起,同时还需要注意图书馆整体卫生,给读者一个清新洁净的阅读环境。

3.2.3 人性化管理是服务中需要用心解读的管理制度。比如,借阅制度的制订、系统中读者库的管理以及借阅过程中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在这类管理中应当以人性化作为前提,尽量化繁为简,将整体工作流程简单化,省略不必要的麻烦。

3.3 提高素养,避免冲突,重在沟通——以和为贵。在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与执行中,尤其在流通借阅服务中,馆员与读者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冲突,而这一类冲突往往都起因于藏书资源不足、借阅期限、系统功能不完善等客观原因,而这一切矛盾的产生在初期其实是可以完全避免的。因此,针对此类矛盾更需要做核心优化与培训。

3.3.1 提高馆员职业道德、个人修养和业务技能。馆员每天需要面对大量的读者群体,所以提高馆员职业道德、个人修养和业务技能是势之所需。在面临问题与矛盾的时候,良好的个人修养可以使得工作人员保持清明的心态、随和的态度,同时以专业的服务态度和业务技能去说服读者,感染读者,通过客观、理性的分析找到问题的根结所在,妥善解决读者的问题,得到对方的认可与赞同,在无形中树立馆员的文明形象。

3.3.2 沟通是走进对方心灵的桥梁。作为与读者接触频繁的馆员,应当善于与读者沟通,了解对方的真正需求点,并给予支持和配合。如果出现问题,也需要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并通过引导、启发、控制等不同方式,将矛盾消匿于无形。只要拿出真诚与热情的心去对待读者,就能在人际关系中获得理解与尊重,以便更好地开展图书馆工作。

3.3.3 馆员要灵活把握规章制度。前面提到的人性化管理,其实也包括了馆员对规章制度的灵活把握。规章制度的制订,是为了保证读者在借阅时有一个正常工作流程。但生搬硬套规章制度,就在无形中限制了读者的个性需求,因而产生矛盾冲突。在读者无法赞同的情况下,不能直接拿出规章制度应付了事,而应当给予耐心的解释,真诚的服务。对于极个别读者的特殊文献要求,在不损害其他读者利益的前提下,也可适当给予满足,这也是人性化服务的核心意义所在。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研究 下一篇:多多与豌豆精灵(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