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长课”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2-07-12 11:28:02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长课”的教学策略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部分文章的篇幅比较长,而这些课文又是容纳知识点和常识点的重点篇章。如何来教授学生学习这类科目,一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颇感困惑,时间花多了,影响其他课程的进度,且也不见得效果好。那么教学这类课程该如何进行呢?笔者在此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此拙见,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长课短教;明确思路;教学方法;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长课短教,简单的理解就是用相对较少的教学时间去组织对篇幅较长的课文的学习,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长课”和“短教”如果分开来讲的话,这在我们的教学中似乎显得很平常,但若将这一“长”和一“短”结合起来,就有难度了。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够做到长课短教,并且教好呢?下面我以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这篇课文的教学思路为例,具体谈一下自己的做法和一些想法。

课前我让学生先预习这篇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初步完成对字词的学习,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我的教学流程大致如下:

一、明确文体,掌握特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小说这种文体并不陌生了,因此学生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有序安排下明确并掌握以下内容: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正如该文就是通过相关背景的叙述,一些次要人物的陪衬来体现韩麦尔先生这一高大形象的;2.小说的基本特点有:能够多方面、细致地刻画人物性格,具有较为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可以描写具体可感的环境。本文就是借助线索人物小弗朗士的见闻和感受,以教室为主要活动场所而展开故事情节的;3.小说的情节发展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学生并不难找出各阶段的情节发展,进而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映衬,把握人物形象。由此类推,其他文体也可以以基础的文体特点为切入点。

二、中间切入,上挂下连

不少结构缜密的文章,文中都巧妙地运用了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过渡段是文章中前后紧密连接的纽带,它不但能把文章的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且基本上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这类文章,我们可以从过渡段入手,上挂下连,展开分析。就如本文写:“小弗朗士迟到了,本来想今天也会和往常一样,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室一定会先有一阵喧闹。那样的话,他就可以趁乱悄悄溜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今日的课堂不像往常那样喧闹,而是十分安静。今天的老师居然也和往常不同,老师虽然挟着大戒尺,但是没有落下来,老师居然也不批评……”以今日的课堂和往日印象中的课堂的区别之大,继而照应了上文的为什么法国的德克萨斯会有普鲁士士兵操练,镇公所的布告栏为什么会有人围观……从而进一步展开故事情节――原来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特别的人、特别的一堂法语课。

三、循序渐进,指导学习

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就是说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在长课短教中尤其应注意这一学习规律。因此,我首先请学生简要叙述故事情节,这便于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和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然后再找出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全面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小说所要反映的主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围绕这篇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展开学习探究。教师指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描写)、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梳理人物思想情感变化入手,进而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经验告诉我们:能把握人物形象,基本上就可以说是学懂了一篇小说了。

四、抓住细节,小中见大

怎样才能抓住文章的细节?我以为,要达到这一点,更多的来自于教师的悟性和灵气,来自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刻的洞察力。技能技巧之类的学习虽然管用,但是收效甚微,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把握,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熟练把握和应用的。不过,以我个人粗浅的经验来看,文章的细节也并非镜花水月,只要我们善于做个有心人,善于研究探索,也并非那么难以把握。如《最后一课》文中的“普鲁士士兵练操”、“先生穿戴特庄重”、“镇上的人来听课”等细节,只要结合相关内容做进一步分析,把握了这些细节,就不难明白这最后一课的特殊性。体会了对韩麦尔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就能读懂韩老师是多么地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自然也能看出他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了,这样也就不难体会文章的主旨了。

五、检测反馈,查漏补缺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搞题海战术。但是,在还是以中考、高考成绩为指挥棒、一考定乾坤的今天,这一点还是必须的。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学能力的不同分别采用学生自主反馈和教师设计检测题等方法进行检测反馈,以便及时查缺补漏。我认为,最有效的巩固方式仍是问题式,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对课文又进行了再学习、再创新。

当然,长课短教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从课文内容和写作特点等方面选择其中一个作为重点目标组织教学,进行专题学习,促使学生专项提高。还可以采用时下流行的问题教学模式,针对学练重点,开门见山,有的放矢。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要我们多思考、肯研究,总能找到适合自己和学生的好方法。无论我们采用怎样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学生的提升与发展,那么请记住:与其说教给学生文字,不如说教给学生思想;与其说教给学生知识,不如说教给学生德性与智慧。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视角来解读文本,努力做到长文短教,短时高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浅谈如何帮助小学生提高写作兴趣 下一篇:农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