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影响中国古代官员政治素质的因素

时间:2022-07-12 06:22:35

浅论影响中国古代官员政治素质的因素

【摘要】中国古代官员是国家的代表,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具有人格的“工具”,执行统治阶级的意志。他们来自不同的阶级集团,代表不同的利益,通过不同的方式走上仕途,受所属时代的影响,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和价值取向,有着不同的报复理想,对国家、政治起着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古代;官员;政治素质;因素

一、政治体制对官员的影响

随着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的建立,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封建专制的本质要求所有的官员都必须服从帝王这唯一的中心。大一统局面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王权的力量,而不是人才。君主以严格的等级制度来维持自己的统治,他要所有的人都成为这个等级秩序中的安定分子,至高无上的皇帝决不允许其他人对其行为有一丝置疑。皇帝成为天,笼罩万物,服从皇帝、忠于君主的观念嵌入百官的灵魂深处。忠臣标准的首要条件是无条件事上,要严格实践“君尊臣卑”的原则,绝对不能与君主争权势、富贵、理德,功出于臣,名归于君,甚至《春秋》载道“君不名恶,臣不名善,善皆归于君,恶皆归于臣。”违反这些原则的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在才与忠两者中,忠是第一位的,官员一旦与此相迕则变的毫无价值,以至于被视若草芥,因此,官员逐渐丧失了春秋战国时代豪士之风。他们必须有奴性才能从帝王那里分享权与利。

二、环境的影响对官员的影响

官起源于黄帝时代,真正具备国家职官的形态是从夏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王朝开始。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时代不同经济形态下的社会现实对官员品格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家庭环境对官员的影响

立家必有其风,即家风,就是氏族精神文化传统,一种精神或行为方式在某一家族内延续三代以上,便可视为某一家族的文化传统,够成家风。家风是延续家世、维持门第、提高其门望的关键性因素,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世代相袭,主要包括家训、家戒、门律等,其目的在于教子弟、训传人。纵观古今内外,家风的意思大都相同:仁、义、理、智、信。古语有云:“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实则不然,否则又何来“龙生九种各不相同”?家风的承传主要依赖于家教。家教是人生启蒙的开端,在封建社会里,许多人从小受到的是严格的道德标准的教育和熏陶,这就为他们将来入仕打下一个好的品德基础。

(二)官场风气对官员素质的影响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圈子里,每个圈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影响着圈里的吸引着圈外的。官员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圈子,而这其中又可以看出三个集体:清流、贪派、游离分子。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官场风气对官员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正气”之风造就的是清官,而敛财、行贿之风熏染出的是贪官。一些官员为了满足各种权欲,无孔不入的腐蚀上层盘剥下层,其他官员为了自己官路平坦纷纷效法。

三、儒家伦理对官员的影响

从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学说,儒家道德伦理成为世人必须遵循的规范,对于官员其影响更为明显,对于政治素质可以看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仁政”思想的影响

儒家重视仁政,主张统治者要适当减轻对人民的盘剥,尤其是民本思想,孔子主张节用而爱人,反对横征暴敛,提倡敛人以薄。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儿爱人使民以对。”;孟子提出“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云:“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者也。善政,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荀子提出:“节用裕民,爱民而安”等。提倡为政以教。纵观历史,清官廉吏都是饱读儒家经典,将其融入灵魂,紧记民为本,受儒家伦理熏陶的真学士任官后,多能勤政爱民抑制豪强推行惠政;有远见的官员长驻一方往往重视推行伦理教化,并躬身实践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使致仕后无治国、平天下的壮举,但修身、齐家的政治意愿仍很浓厚。方勉“自归家园,与世利不相关,拳拳以仁义忠孝训教子孙,维持和睦融洽的家风,还寄希望于子孙能承继祖业,荣登仕籍,光宗耀祖”。

(二)儒家伦理与宗法制度相结合对官员的影响

宗法以宗族为基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加上地域关系,标榜尊崇共同的祖先,规定宗族成员的权利和义务。血缘关系是一个从生到死都脱离不开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由血缘、地域关系形成的父子之情、乡土之情、朋友之情对官员的影响至深,家族本位的宗法社会形态,国之本在家,家齐而后国治。家齐要求宗族成员共同努力相互扶持,家族成员必须尽己之力光耀门楣,提高家族名望,为后世子孙奠定基础,故而,宗族中一旦有人步入仕途,其必然竭尽全力使更多的宗族成员吃上皇粮,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权高位重者任用同宗、同族、同乡,排斥异己,固其根本,茂其枝叶,确立威信,维护其地位、特权,使得上下左右互相攀援,徇情庇护,结成了相互包庇纵容的关系网,形成集团。

四、入仕途径对官员的影响

《红楼梦》中有一句“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功名利禄是人们世代追求的目标,为了得到一官半职,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德的人以修志待时而起,有的人埋身书屋,以期有朝一日一举成名,有钱的人通过捐官可以轻易取官,有的人借恩泽而登皇门,还有一种是利用裙带关系置身官场。不同的入仕途径使得官员具有不同的政坛理想。

综上所述,官员的政治素质并不是与生就来的,多方因素造就了其各具特色的人格。本文只是浅显的分析了一下影响中国古代官员的政治素质,目的是为了打破人们对官员的固有认识,官员的贻臭万年、流芳百世,不单单是官员个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人性[M],吉林出版社,2003年

2 王宗明,本性-人对自身的在认识[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

3 陈杰思,中华义理[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上一篇:论“吃空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下一篇:浅谈广告中的广告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