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

时间:2022-07-12 05:46:11

浅谈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

[摘 要]公路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对于施工技术的需求也是在不断的提高,施工技术的管理不但关系着整个施工的质量和后期运行的安全,更加关系到公路建设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及技术管理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在提高公路工程的技术水平以及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公路;施工技术;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116-01

绪论

随着公路建设施工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最大程度满足公路运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日益重要,只有建立健全的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就能掌握住工程施工的重心,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最好的服务和保障。

一、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是指以合同条款和技术规范为依据,通过一定的组织系统,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各种有效和必要的方法,使工程最终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满足设计要求,实现设计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它一般指与技术保障、技术数据、技术文件有关的管理活动。

2、作用

(1)保证施工中能按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确保正常施工程序进行。

(2)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二、公路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的具体应用

1、应用在路基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技术

(1)路基施工的关键部位。路基承载着众多行车的荷载,是公路的最基础部分,对于整个公路工程而言,其施工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概括的讲,路基施工关键部位主要涉及下述几点:一应严格遵循施工技术文件,科学进行施工放样操作,认真测量断面;二应选择标准、优质土质作为路基填料,杜绝使用淤泥、冻土、有机土等不达标土质,并规范填土工序保证施工质量;三应严格采取分层压实方式,保证其均匀度、压实度等符合质量要求;四是在填筑路基时,应严格控制每层的松铺密度和横坡度。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影响公路工程构造物路基的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三点,分别是所选用的填充材料的种类、填充材料的特性,以及填充材料的压实程度。因此,要想提高路基施工环节的质量,应当在选择填充材料时格外注意,要明确所选材料的特性和标准,同时要合理选择压路机,提升压实效果。

现阶段,保证路基施工质量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压实工艺以及改善填土的性能要求,在选择路基的填料时,我们应先引入路床等基本的概念,并且应依据CBR值来表征路基的强度,在进行路基阶段的施工时,通常都是采用大吨位的压路机进行施工的,充分的保证了碾压的效果。在众多路段的路基压实的施工中,潮湿地段的路基压实是比较有难度的。因此,路基压实的操作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我国路基防护工程技术的发展速度也较快,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有冲刷防护、坡面防护、植草、支挡防护以及护面墙等技术,而再处理软土路基时,则有土工合成材料加固、灰土挤密桩以及轻质路堤三种常规的处理方法。

2、应用在路面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技术

(1)路面基层施工的关键部位。所谓的路面基层是指以公路线路为依托所修筑的基础结构,是路面的物质基础,在其施工过程中应以《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规范为重要依据,把握好垫层的相关参数;控制好底基层配料和计量准确、合理,搅拌质量达标;针对基层施工除了要保证计量装置合格外,更应合理控制其摊铺质量。

(2)路面施工技术。①沥青路面在铺设沥青砼路面时,其平整度控制尤为关键,因此应认真检查、调整找平装置和摊铺机,保证其高效、安全运行,并能根据施工进度加以调整;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使摊铺机连续作业,匀速行使,尽量避免随意更改速度和途中停顿;以沥青性能为参考依据,确定合适重量、机型的压路机及其振幅和振频,以及初压温度,杜绝在尚未成型的沥青表层快速起步和紧急刹车等。为妥善处理接缝问题,在处理纵向接缝时可根据现场情况选用多台摊铺机在 10M~20M的安全距离内对沥青路面实施热接茬操作;而处理横向接缝时应对已铺设好的路面尽头边缘采取垂直锯分操作,使其与纵向保持 90°,然后就压实的部分进行预热,最后确定合适的起步速度和预留高度进行碾压,以此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度。②水泥路面在水泥路面施工过程中,应重点控制其段面板。在合理设计水泥路面的结构后才,除了选择相应的排水设备用于防止水渗漏外,还应对其表面的缝隙采取行之有效的灌缝操作;为保证其平整度、刚度、强度等符合要求,应严格控制其水泥配比,避免出现干缩或离析现象,并做好加固处理。此外还应恰当把握切缝时间,从而防止因水泥收缩影响断板质量。

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注意事项

1、要认真做好加宽部位的土基填筑前的处理,对于有积水或者容易积水的区域先进行填筑一层厚度应不小于50cm的石渣的处理,并且石渣的碎石含量不应小于70,然后使用大吨位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处理;对于软质土地区域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在插板排水的基础上增加填筑厚度不小于50cm的石渣或者砂砾;对于其他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依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铺筑相应厚度的石渣或者砂砾的处理。

2、对于原来路填方边坡中的压实程度不能够满足的规范要求的部分进行清除,例如树根、腐殖土等不合格的物质要进行彻底的清除,确保公路地基的结实、牢固。

3、对于新路基和旧路基的连接部位要严格的按照规定进行台阶的挖设,以及错台填筑,公路路基的施工中要确保分层填筑,在分层压实的基础上,再大约每隔100cm使用冲击碾进行一次补强压实的操作。在新旧路基的衔接处还要严格依照设计规范以及工艺的要求设置土工格栅等。

4、桥涵台后部位严格依照规定填筑透水性材料,而填筑材料的碎石含量不能小于70,并且每层的压实度厚必须大于20cm,至于肋板式桥台我们必须在完成土方的填筑后,再进行盖梁的施工。公路工程挖方路段的施工必须在机械施工的基础之上,再进行人工施工整形,将挖方段的道边线做的顺直,使坡面平整。对于石质的挖方段施工要尽可能的采用光面爆破的施工工艺,并且清理干净表面松动石块。

5、公路的路基工程在施工时,要设置比较完善的临时排水设施,以防止出现工地积水现象,严禁原路的路表水流入新加宽的路基里。在进行下路床的施工时要设置不小于4的横坡以确保能及时将雨水排出,防止积水。对于上路床的施工,要逐渐调整确保路槽的顶面横坡能满足设计的要求。

6、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应该严格的控制施工配合比,确保能够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并且各工序必须精益求精,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边角直顺,外光内实。至于防撞墙等比较薄,或者曲折的构件,应该采用科学的振捣方法,以消除混凝土表层浇筑过程中产生气泡等外表美观的缺欠。钢筋的绑扎以及骨架的制作要加强控制管理力度,并确保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达到规范要求,特别是在桥面铺装的钢筋网必须严格的控制上、下结构的保护层厚度,而网下的垫块不能使用砂浆垫块,必须采用与厚度相适应的短钢筋作为垫块。在新旧梁板的接缝处要采取加强措施,防止裂缝开展,还必须使用有效的方法措施以避免开裂现象的发生。

结语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重要,技术管理更重要,公路工程常常由于施工难度大、施工工序复杂需要更好的管理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现阶段,由于公路交通量逐渐增大,所以对公路路面结构强度和使用性能要求非常高,这是提高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迫切性。在认识到技术优化和管理的迫切性的同时,还要不断在施工实践中进行技术创新,使技术管理水平也能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上一篇:建筑电气中的施工管理要点解析 下一篇:谨防“五味”损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