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学校资源,实施课题研究

时间:2022-07-12 02:41:48

整合学校资源,实施课题研究

湖北省黄梅县杉木乡中学 黄梅 435500

【摘要】在近两年的课题研究中,我校根据学校实际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发学校资源,灵活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①加强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养;②创造条件,改善教学设施;③确立重点,开展课题研究;④大胆探索,开发学校资源;⑤努力实践,加强过程指导。

【关键词】学校资源 课题研究

Reorganize the school resource and actualize the research on a problem

Wen Bijun

【Abstract】In the recent two years’ problem discussion, according to the fact of our school and different students’ learning demand, we develop the school resource 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of the school and students, apply different styles of learning and methods of teaching flexibly such as strengthening teachers’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creating condition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stablishment, making an emphasis to develop the problem research, researching daringly to develop the school resource and trying to practice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urse guidance.

【Keywords】School resource Research on a problem

为了使教师较快地走进新课程,并能对课程入情、入景、入心,最好的方法是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参与一些具体的力所能及的课程改革和课题的研究,达到以教研促培训的目的。因此,学校要为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创设良好的环境,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学习教育理论,帮助他们努力将理论转化为教育行为。指导他们在课题研究中学会思维、学会探索、学会反思、学会寻找规律。特别是在新教材的实施中,尽可能地通过研究,让课改实验教师去体味“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学生带着教材走向实践”的真谛,去把握课堂教学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去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功能。我校根据自身条件,整合学校资源,选择2-3个教研课题作为实验突破口,组成课题组进行研究,并向县教研室申报立项。在近两年的课题研究中,我校根据学校实际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的开发学校资源,灵活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面对新课程,广大教师对其新思想新理念还是鼓掌欢迎、倾心认可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终因自己能力有限、方法不妥,学生就是动不起来;对学生的回答不辨真伪,或者不置可否,或者一股脑地加以肯定表扬……凡此种种,说明一点,教师的素质还不适应课改的要求,因此加强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师资水平,我校舍得投入,县级的新教材培训,全员参与;省、市级的大型教研活动,如观摩课、专家讲座等都派相关老师参加。同时落实校本培训,我校先后开展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培训:师德师风培训、教育理论培训、课程标准培训、教材培训、教学基本功培训、信息技术培训。要求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每学期上一堂优质课,写一篇优秀教案及一篇教育教学的论文参加评比。制定严格的考勤制度、教师管理制度等,加强制度管理,确定校本培训效果。如信息技术培训,使我校45岁以下教师都具有计算机初级水平,都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创造条件,改善教学设施。我校是一所学生人数为一千四百名左右的农村初中,与城镇学校相比,办学条件尚存一段差距,但学校还是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改善教学设施。修葺一新的综合大楼为教学提供了强劲的支持。微机室50台电脑焕然一新,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可容纳三百多名学生同时上课,图书室里藏书一万五千余册,加上原有的实验室、生物园,为学生开展活动、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创造了较为便利的条件。如在多媒体教室里,教师可以进入网络,搜集相关资料,直接显示到大屏幕上,增大了课堂信息容量,拓宽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确立重点,开展课题研究。根据学校实际,我校或自主确立课题,或积极申报市县课题。我校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教研方面的重点,确立了校级课题《农村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英语学科确立了“三位一体”教学法研究课题。申报市级课题方面,我校遵循“科学性、整体性、重点突出性、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的原则”。在此原则下,初中语文“综合阅读”课题已在市教科院立项,关于农村中学教改的国家级研究课题也正在积极申报当中。课题确定后,各年级分工协作,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校教导处全程追踪整个研究过程,检查落实。同时,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课题研究中,通过调查研究、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以及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与骨干教学对话、专题研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实验教师不断增强教学底蕴,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4.大胆探索,开发学校资源。以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课题为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而学校资源就是课程资源中的一种。学校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包括教师、文学社、图书室、校园文化环境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可以有多种途径,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只要肯动脑筋就能较充分地开发利用。如讲故事、演讲、辩论、书法比赛、警句收集、报刊剪摘、手抄报、演课外剧等活动,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网络空间等都可以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

5.努力实践,加强过程指导。课题研究,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没有学生参与的课题研究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我们要求教师确定的活动主题应与学生商量,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就研究什么样的主题。同时,注意内容丰富多彩,保证内容可供选择性,只有具备这两点,才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兴趣爱好的多方面需求,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引导学生制订探究方案,方案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参与研究人员、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预期的结果等,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学生围绕方案展开活动时,教师注重加强方法的指导,及时询问情况。交流分享成果时,教师经常让学生提供收集的图书资料、活动的建议、研究报告,询问遇到的困难、克服的方法,在各小组发言的基础上,再提建议、置疑,使交流的过程成为全班同学共同探究、学习、反思的过程。教师就学生活动的情况及时用文字整理出来,或用调查报告形式,或用案例分析形式,或用论文形式,使这一课题研究有理论的积累。

再者,学校每期都会邀请市、县级教研室专家来校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专家的指导可使教师化解平时教学中的困惑,可以增添教师课题研究的信心,可以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条理更清晰,效果更明显。

以上是我们在课题研究中的一点思考,还有更多问题等待我们去发现、研究和解决。

上一篇:抓好对新教师的传帮带工作 下一篇:秉承传统文化精髓,创新和谐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