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时间:2022-07-12 10:55:23

浅谈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大豆主要病害

1、大豆根腐病:垦区各农场均有发生,尤以东北部农场发生普遍并且较重,近年来北部农场也有发生,有的豆田发生很重。

2、大豆孢囊线虫病:主要发生在西北部农场,近几年东北部农场亦有发生,面积扩大,有逐年危害加重的趋势。

3、大豆灰斑病、褐纹病:在垦区各农场均有发生,东北部农场发生普遍较重。

4、大豆霜霉病、细菌斑点病:各农场都有发生、但以西北部农场发生较重。

5、大豆菟丝子:在一些农场有所发生、面积虽然不大、但是一旦发生危害就较重。

6、大豆菌核病:此病虽只在少数农场个别地段发生、但其危害重。

7、灰斑病、灰星病、褐斑病、轮纹病、细菌叶烧病:在一些农场一些年份发生、危害均比较轻。

二、大豆主要虫害

1、大豆潜根蝇等地下害虫:潜根蝇在垦区发生比较普遍且严重,白边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一旦发生危害也较重。

2、大豆蚜虫、蓟马:一般年份有所发生。

3、大豆二条叶甲:在垦区发生普遍、其成虫危害豆苗、其幼虫危害根瘤并有危害加重趋势。

4、大豆四星叶甲、圆跳虫以及多种鳞翅目害虫(苜蓿夜蛾、烟夜蛾、尺蠖蛾类、灯蛾类、毒蛾类、草地螟、卷叶螟)尚有飞虱蝽象类等害虫:在一些农场亦有发生,有的害虫(如草地螟)一旦发生、危害相当严重。

5、大豆食心虫:在垦区各农场发生比较普遍,但以西北部农场危害严重,在东北部少数农场危害也很重。

三、综合防治策略思想与配套技术体系

综合防治策略思想就是从生态系统总体观点出发,根据大豆生育期间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进行全面治理,治理工作依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首先应全面掌握本地区(本场)大豆病虫害种类及其发生 、消长、危害规律,对主要的病害、虫害依据较准确的预测预报为防治前题,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强化农业技术措施,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诸项技术措施,达到主次兼顾、病虫害兼治,既经济、安全有效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遵照综防策略思想,在多年大豆病虫害防治实践基础上,制订了大豆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其中包括:农业技术、种子处理、测报调查、土壤施药处理、田间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单项措施。

四、综合防治技术推广规程及技术指标

1、 合理进行轮作换茬

对土传病害(大豆根腐病)和以病残体越冬为主的病害(灰斑病、褐纹病、轮纹病、细菌斑点病等)以及在土中越冬的害虫(大豆潜根蝇、二条叶甲、豆黄蓟马等)通过三年轮作即可减轻危害。当前推广的麦-麦-豆,麦-豆-杂,麦-杂-豆以及麦-麦-豆-杂,麦-豆-麦-杂等轮作体系均可达到减轻病虫发生的作用,严禁重茬与迎茬。对发生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地块,至少应行5年以上轮作(因孢囊线虫在土中可存活的年限长)方可减轻病情。有条件的地区如能采取水旱轮作防效最好,也可五年内只种禾本科作物(小麦、大麦、玉米、高粱)、油菜或甜菜等,对食心虫发生重的地块,也要进行轮作,但应注意当年种植的大豆地块要远离上年豆茬地至少1000m,尤其要注意邻近的豆茬地是否远离1000m。

2、清除病株残体

大豆收割后应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并及早翻地,将病残体深埋地下,以加速病原菌消亡减轻病情,对越冬于土壤中的害虫,通过耕翻将害虫翻到土表、经过耙、压、捞地、机械损伤、加之日晒、风吹、雨淋、天敌食取,可大大增加害虫的死亡率,有效减轻第二年害虫的发生与危害。

3、严格调种检验,选用抗病虫品种

结合本地区自然条件及病虫害种类,选用高产抗病虫品种。如:东北部农场近几年选用了抗灰斑病品种,是有效控制灰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明显减轻了危害。要选择无病地块或无病株及虫粒率低的留种。

外地调种时,首先要掌握产地的病虫害情况,严格检验有无检疫对象,凡是种子中混杂有菟丝子、野燕麦、菌核等严禁调用或调出作种,尽可能避免从孢囊线虫病较重地区引调种子(因混杂有土块的种子或豆均可能带有孢囊线虫),稍不注意,后患无穷。

4、加强栽培管理

(1)播种:播种期过早或播种过深均可加重根腐病发生,应考虑适期晚播与注意播深。一般土表0-5cm土温基本稳定在6-8℃即可播种,注意墒情,湿度大时,宁可稍晚播而不能顶湿强播、不要在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种大豆。根据品种特点,合理密植。播种深度一般掌握在4-5cm,如应用播后苗前除草剂时,可适当调整播种深度,因过浅时,易造成药害,但又不能过深。

(2)施肥:增施有机肥料,合理施用化肥,N、P、K配用比例要适当,避免单纯过多施用N肥,防止贪青徒长、倒伏以及晚熟,以提高大豆抗病虫能力,使大豆整个生育期间均能健壮发育。

(3)中耕:中耕至少要进行二次,大豆根腐病重的地块根据苗情及早进行,改善土壤通透性,地温提高,促使新生根大量形成。对连作大豆地,一定要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中耕培土一次,可以堵塞食心虫羽化孔,使成虫不能出土或减少其出土量或机械杀伤大量的幼虫、蛹、成虫,减轻虫食率。每次中耕前要全面掌握豆田草情、病情、虫情,用以确定配装必要的复式作业。

(4)辅助措施:根据大豆生育期间的实际情况,可采取较灵活的辅助措施,如遇连雨年份就要加强排涝、注意草情,后期出现大草尚需人工去除。

(5)豆后麦茬早翻:豆茬地上种早熟小麦,争取在8月上、中旬以前收小麦后及时翻地(三江平原地区)可将豆茬地食心虫的幼虫、蛹杀伤,使成虫不能出土、产卵,这对压低食心虫为害效果明显。

(作者单位:157600 黑龙江省林口县农业广播学校、157600 黑龙江省林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上一篇:北方甜玉米高产栽培法 下一篇:农作物缺素症状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