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时间:2022-07-12 06:04:47

高职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摘要: 高职生源的多元化决定了高职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生学习英语的特点,由此分析得出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解决来自学生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生英语学习特点高职英语教学

一、高职生英语学习的特点

生源是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物质基础,也是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200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吹响了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角。高职院校纷纷扩大办学规模,吸纳更多生源。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生源整体素质偏低,类型复杂,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普通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等。这些学生来源不一,学习起点不一,在英语方面表现出其独有的特点。

1.英语基础差,教学难进行。

在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都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入校时英语基础偏低,而且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学习观念不正确,忽视英语学习。

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一部分学生认为英语不重要,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能干好工作,因而造成对英语学习的误解,忽视了英语的学习。英语课堂出勤率较低,课堂积极性也较差,极大地影响了整个高职英语教学水平。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未通过英语三级考试的学生中,80%的人认为学习英语很重要,并表示出对英语课的兴趣;而对于已通过考试的学生而言,仅有大约45%愿意继续努力地学习英语,并上好英语课。由此可见,学生中还存在着学英语就是为应付考试、拿到毕业证的错误观念。

3.英语兴趣不高,英语学习氛围差。

笔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高职学生中,60%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30%的学生基础可以,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实际英语成绩差;只有10%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不良的影响,英语读、写能力提高缓慢。实际上,部分高职学生英语的基础比统计的情况更严峻,在简单的音标、语法、时态等方面都错误连篇。由于英语基础薄弱,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不感兴趣甚至有惧怕的心理。逃课,抄袭作业,害怕课堂提问,害怕听写单词,害怕读单词、课文是他们共同的表现。枯燥、繁多的单词、语法、时态变化和跟不上英语教学的进度,使得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厌倦情绪,失去了对学习英语的信心,继而,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

一方面学生的基础不扎实, 进行高一层次教学有难度。而另一方面教师为了防止学生产生厌学、畏难情绪, 只有在“兴趣”上下功夫,采用的教学手段可谓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 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对于进入职业学院的学生而言,如上述调查的结果显示,他们中大多数英语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教师在上课时过多地重视手段而忽视基础,可能一开始学生会因为新鲜而产生一定的兴趣 (其实这里所谓的兴趣并不是对英语的兴趣,而是对一些新鲜事物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不可能持久。只有当学生能基本听得懂、说得出、写得对的时候才会真正喜欢英语,对英语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而要达到“基本要求”,必须从一开始就艰苦地、踏踏实实地打基础。

二、通过教学改革解决来自学生的问题

1.针对入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实行英语分层教学。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入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热情等情趣意志方面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只为拿到文凭,毕业后好找工作,有的学生则希望毕业后继续深造;有的学生学习有畏难心理,有的学生能迎难而上;有的学生掌握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方法,学习轻松,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当,事半而功倍。如果忽视学生的这种差异性,教学肯定达不到较好的效果,反而造成差的跟不上、优的“吃不饱”的局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分层教学。教学活动层次化,由低到高发展,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分层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班的划分方法,根据不同学生之间基础能力水平差异和认知水平的差异,划分若干层次的教学班级。同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班级。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

2.针对生源基础差的现象,做好中学英语和高职英语的衔接。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各科的基础知识较差,这是有效实施高职教育的重大障碍。这一问题在英语教学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其无谓地责怪学生基础差,不如有意识地、系统地帮助他们补上基础知识这一课。只有这一课补好了,才能为高职英语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在学生入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应拿出一定的时间来,对英语基础知识进行补课,做好中学英语和高职英语的衔接。补课内容重点解决最基本的语音、语法和常用词汇。要练习口语、听力,要说得出,听得懂,语音是关键。由于各地方言的影响和师资力量的薄弱,学生在语音知识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教师应把矫正语音、语调作为补课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给学生梳理、强化最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加强日常生活常用英语词汇的学习。

补课阶段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制订学习计划并认真执行的习惯,通过学习计划来调节学习进度。按照预先设定的安排来开展学习活动,能够防止学生出现想学习时不知从何学起的困惑,也能够防止长时间的休闲后不能约束自己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制订学习计划也要讲究科学性,一是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长期计划一般是目标,短期计划一般是具体安排;二是个人学习计划要与全班的教学进度相结合;三是个人学习计划与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相结合。学习英语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技能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要分析、了解自己掌握语言知识、技能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学习过程,从而掌握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语言知识的过程和自我检查、自我纠正的学习规律。学生有了计划就要认真学习加以履行,学生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教师应经常检查学生的计划完成情况。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检查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情况,要求学生先预习后听讲,要学会听讲,会记笔记。在高职的起始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指导学生如何抓重点、记笔记;在课后要先复习后做作业;遇问题要学会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就应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培养学生遇到困难不灰心、不丧气、不怯懦、不怕苦的精神。

3.针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培养学生的内在兴趣,确定良好的学习动机,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给学生提供“社会心理支持”。即在学生的学习无所适从或受挫而丧失信心的时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使他们有学习的安全感,同时不失时机地鼓励、表扬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愉快而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其次,教师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对英语及其文化的内在兴趣,以激发学生持久、深刻的学习动机。而成绩动机不宜过分强化,因为成绩动机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予学生短期学习目标、促进其学习的同时,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可能会抑制有长远意义的内在兴趣动机。

参考文献:

[1]张素芳.具有高职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高职专论,2003,6.

[2]陈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的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6.

[3]夏纪梅.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J].外语界,2000,4.

[4]周燕.英语教师培养亟待加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

[5]张雅毅.如何激发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热情[J].陕西始发大学学报,2004,(6).

[6]王洵.高职生英语学习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2006.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河北省高校公共英语教师文化差异敏感性的调查... 下一篇:论任务型教学法在德语基础教学阶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