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确保乡村两级正常运转

时间:2022-07-12 05:05:05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确保乡村两级正常运转

摘要: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笔者从近几年的农村改革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确保乡村两级正常运转,需做到五个到位。

关键词:农村;综合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22-1

从2002年的农村税费改革,到2005年的免征农业税综合配套改革,再到目前的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在农村改革的实践中,需做到以下几点确保乡村两级正常运转。

1 精简机构,减人压支,各项配套改革要落实到位

1.1 加大了合村并社的工作力度

2003年10月-2004年4月,舒兰市开展了合村并社工作,共合并行政村111个,由原有的321个行政村合并为210个,合并比例为34.58%;合并社753个,由原有的2099个社合并为1346个,合并比例为35.87%。合村并社不仅优化了村级干部队伍,强化了村级班子建设,还精简了大量村社干部。全市共精简村级干部876人,精简社级干部1803人,每年可节省村社干部报酬支出283万元。减人压支,有效确保了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1.2 积极开展了合班并校工作

农村税费改革前,舒兰市共有农村中小学校316所,随着学校生源的逐渐减少和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几年来,共合并农村中小学校102所,合并比例为32.28%。合班并校,不仅减轻了部分乡、村对校舍维修、取暖照明等经济负担,而且通过变卖闲置校舍,有效化解了乡村部分债务,为确保乡村两级正常运转发挥了积极作用。

1.3 大力进行了合乡并镇工作

2005年,舒兰市在免征农业税综合配套改革中,大力进行了合乡并镇,由原有的28个乡(镇)街合并为现在的20个乡(镇)街,合并比例为28.57%。合并后,全市乡镇行政编制由426名精简为409名,精简编制17名,精简比例为3.99%;乡镇领导指数由113名精简为78名,精简领导指数35名,精简比例为30.97%。乡镇站所事业编制由783名精简为592名,精简编制191名,精简比例为24.39%。精简乡镇机构和精简人员,不仅缓解了市级财政压力,而且从中节省的财力可以适当集中现有乡镇使用,有效解决了乡镇机构运转难的问题。

2 加大扶持力度,乡村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为确保乡村两级正常运转,舒兰市在市级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逐年加大对乡村的支持和投入力度,除乡镇公用经费外,每年投入到乡村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达2000余万元。2009年以前,乡级计划生育、抚恤和社会救济等专项支出每年均达到900余万元,村级支出仍按合并前的行政村拨付,资金总额达1100余万元。去年以来,每村另增加10000余元,基本满足了乡村正常经费支出需求。

3 明确事权财权,强化乡村财务管理的制度要落实到位

2003年,舒兰市开展了“完善市乡财政体制、加强转移支付资金和乡镇公共事业费管理专题试点”。明确划分了市、乡政府的支出责任,即: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明确划分市、乡两级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合理调整支出范围。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工资继续由市财政列入预算,统一发放。用于农民大病救助和乡级道路建设等支出,统一由市级财政设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原乡统筹或村提留开支的计划生育、村计生员报酬、散居五保户供养、敬老院补贴、特困户补助、优抚和乡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等支出,纳入乡级财政支出范围,由乡级政府统筹安排。

为进一步强化管理,2003年10月,舒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舒政办发[2003]72号),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原则、具体用途和逐级上报审批等使用管理制度等,从根本上制约和规范了转移支付资金使用办法和操作程序。同时,转发了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违反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行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暂行规定》(吉办发[2002]23号),杜绝了挤占、挪用和截留转移支付资金等违纪、违规行为,从源头上确保了乡村两级正常运转。

4 严肃纪律,坚决制止举新债的措施要强化到位

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是目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2005]39号)下发后,舒兰市及时召开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把制止乡村发生新的债务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并印发了相关文件,严明了纪律,建立健全了严格的举新债责任追究制度,有效制止了乡村新债发生,为确保乡村两级正常运转奠定了坚实基础。

5 立足发展,乡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目标要实施到位

确保乡村两级正常运转,最佳措施是加快乡村经济发展步伐,只有乡村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才能确保正常运转。为此,舒兰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近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扎实有效稳步实施。从项目建设入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批批大项目、新项目不断在舒兰市、乡、村落地,且产生明显经济效益。2008年,仅舒兰钼矿一个项目就实现利税8000余万元,其余项目也产生明显经济效益。乡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目标已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只要我们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确保乡村两级正常运转指日可待。

作者简介:董丛莉(1972-),女,就职于舒兰市环城街道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研究方向:农村经济改革。

上一篇:实施农村会计委托服务之探讨 下一篇:新形势下促进吉林省农产品对外出口的几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