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下的生产物流管理研究

时间:2022-07-12 03:11:10

供应链管理下的生产物流管理研究

(辽宁大学)

【摘要】供应链管理模式之下的生产物流管理是今后物流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一种社会化生产的必然趋势。其中库存以及调运管理是整个物流管理的和关键所在,供应链系统对于库存、调匀有着直接的影响,对此本文主要在供应链管理模式对于生产物流管理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供应链 企业管理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实体产品企业管理的发展重点部分。物流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有着决定的作用。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之下,提升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能力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1.供应链管理下企业物流管理

1.1供应链管理下企业库存管理

通过对供应链系统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基于自身的复杂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一个供应主体,一个需求点、一个供应主体多个需求点的库存管理模式、多供应主体以及多个需求点等几种库存管理模式。在个体企业角度来说,其主要运行模式为前两种模式。一个需求点、一个库存构建而成的二级供应链管理系统,在实践中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订货以及补货管理,构建数值分析,进而有效的优化整个供应系统,对于企业存在的各种库存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基于一个供应体的多个需求点的库存,在实践中主要就是对其存在的各种随机需求进行考量,有效的解决一个供应商以及多个零售商之间存在的个汇总库存问题,构建一个系统的运输成本管理、库存持有成本以及缺乏成本等相关模型的构建,进而根据实际状况协调整个库存协调机制,制定最佳的订货与策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其存在的各种规模化发展特征、系统化发展特征、复杂化发展特征,各个供应商以及需求点之间存在的各种问题,导致其存在着各种问题,例如产品短缺风险问题、各种打折活动对于库存产生的影响。基于供应链系统下的相关库存管理活动,主要就是对相关数量、时间之间的管理,此种模式在实践中可以有效的降低各种物流资金的投入。

1.2供应链管理下企业的调运管理

供应链系统下调运管理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主要就是基于其实际的结构复杂程度开展的,在实践中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模式:多个零售商构建形成的供应链调运系统、一个供应商以及多个零售商的共同构建的二级供应链调运系统、多个供应链调运系统。在条件允许的调运环境之下的运行管理过程中首要考量的就是最小化缺成本以及库存持有成本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是管理活动的重点内容。基于二级供应链系统,在普遍状况之下都是基于系统成本的角度对于其调运管理模式、生产分销模式、库存管理以及调运影响等相关角度对其进行探究,对此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基于一个供应商的多个世纪需求点的供应链系统,在实践中要提升对集中管理库存因素的考量,其库存量是整个系统优化的重点内容。基于多个供应链系统的管理,在自身生产因素、物理因素以及运输等因素提升其整体的复杂性,对此要在分销角度、转运角度相关零售店的最优库存等相关因素对其进行综合考量。在对其进行优化管理过程中,主要解决的就是库存点的实际需求、自身满足率、实际的转运满足率以及供应商的实际供货能力等相关因素。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之下的调运管理初具雏形,在实践中有效的实现了网上以及实体销售,在出现零售商缺货问题的时候,一些具有一定库存能力的实体零售商就可以对其进行配货,进而实现双赢的效果。

2.供应链管理下企业物流管理实践

在实践中,供应链管理模式之下的企业物流管理在各个行业均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对此,本文主要就会对在相关行业的实际应用进行简单的探究分析。

在家具零售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库存需求,家具行业的物流成本相对较高,在整个货物成本的三成左右,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家具行业的主要经营模式就是传统的家居连锁模式以及电商模式。家具企业主要就是自采自销的模式,有效的节省了各种中间环节,进而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可以有效的降低各种成本,提升其整体的竞争能力,此种模式可以有效的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提升对市场动态的整体把控能力,根据市场的实际产品需求进行各种产品的设计,提升了整体的主动权,但是在实践中此种模式具有一定的经营风险问题,对于其物流管理也有着较为严格的需求。对此家具产品的制造、连锁销售以及产品消费者共同构建一个系统的产业链,提升对相关客户服务、市场需求预测、系统分拨管理以及库存控制等相关工作的系统化供应链物流管理。此种模式在实践中可以基于家具市场的零售部,对于市场进行精准的定位,提升对产品质量管理、价格控制、交货质量监督、服务能力提升以及财务状况等相关因素的管理,通过多层次的分析管理,在根本上提升对实际的采购成本的控制。基于库存以及调运的角度来说,相关生产企业要提升对物流成本的重视,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根本提升其整体服务质量。

对基于采购之后的相关零售库存管理,综合家具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以及具体状况,在实践中有针对的进行方式选择,其主要方式具体如下:

第一,零售商自身的管理库存模式,就是基于实际客户的需求信息以及需求量,对于相关零售商进行系统协调,此种模式在一些区域卖场数量密集的状况之下具有一定的效果,在市场发展较为良好的大城市物流管理中较为适宜,此种模式在实践中值得注意的是,要对其企业的供应链生产信息进行综合探究,基于区域内的相关零售商的实际需求有针对的进行安排,进而提升其整体工作效果;

第二,对于零售商相对较为分散的区域范围内,主要就是一个零售商到供应商之间的顶后,对此可以应用联合库存管理模式,这样可以有效的整合各个供应链的企业实际权责,通过分摊风险的方式,协调开展工作。

结束语:供应链系统下的相关企业物流管理是是一种战略发展内容,此种模式对于自采自销自营发展模式的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在根本上提升其整体的经济效益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洪禄.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6):293.

[2]张永碌.供应链管理导向下的煤炭物流模式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6,(05):70-73.

[3]郭晓惠,任海艳,钱方远.基于集成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物流技术,2013,(21):354-356.

作者简介:李宁,(1974.9--)女,汉族,辽宁辽阳人,辽宁大学金融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物流管理。

上一篇: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应用实践微探 下一篇:高校内部财务审计与工程审计的结合运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