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部产学研结合促进饲料大省向饲料强省转化

时间:2022-07-12 12:48:31

广东省是我国的饲料大省,2007年饲料总产量达到1400万吨,产值超过400亿元,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但与饲料业发达国家相比,广东饲料业自主创新能力尚有较大差距,制约饲料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水平落后。为了促进广东饲料产业做大做强,在省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德州农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校及科研机构与广东温氏集团、广东恒兴集团、广东海大集团、广东南宝集团、广东旺大饲料新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新南都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饲料行业协会、广东省饲料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等企业及行业协会共同组建了饲料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联盟成员企业的饲料产量占广东总产量的比重超过60%。

联盟成立以后,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合作机制。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更加顺畅。在做好点对点合作的同时,联盟把工作重点转向攻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难题。为了摸清广东饲料产业的科技现状和共性技术需求,联盟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对广东有代表性的饲料企业进行了深入走访和细致调研,得到了广大饲料企业的积极响应和大力配合,取得了大量第一手信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联盟组织专家制定饲料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详细分析饲料产业技术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未来2~3年联盟拟组织实施的饲料产业共性技术重大专项建议,即饲料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关键共性技术、提高饲料营养潜力的关键共性技术、安全饲料添加剂产业化开发关键共性技术、提高动物生产力的饲料营养共性技术、高效低成本饲料关键共性技术等。

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涉及面较广,参与单位较多,面临着组织、研发、知识产权共享、成果推广等一系列复杂工作。为了确保项目能够顺利组织实施,由参与单位共同协商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在项目组织方面,各参与单位主要领导组成了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同时确定了项目总负责人和子课题负责人。由总牵头单位分别与各参与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明确相关权责。在落实经费方面,项目部分课题设立共同帐户,将课题中企业配套经费中的技术研究经费和省部产学研专项经费一同打入共同账户,制定项目财务管理办法,严格按照项目预算要求,专款专用,从资金上保障本项目的顺利运行。对于未归入共同账户的用于企业产业化设备投资的自筹经费,拟投资企业在出具承诺函的同时。还必须与项目总牵头单位签订约束性协议,对该部分的实际投资进行落实和监管。在成果推广方面,联盟制定了多项优惠措施,促进共性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

目前,联盟在安全饲料添加剂、饲料资源开发、高效低成本饲料配方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极大推动了广东饲料产业的技术升级,增强了产品核心竞争力。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天蚕抗菌肽的高效枯草杆菌表达载体,克服了提取法成本昂贵的缺点,抗菌肽表达量达到0.2mq/mI发酵液,0.6ml的菌液上清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到达1 c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到达3cm,发酵上清液放置3天或在100℃煮10分钟,抑菌活性维持在90%以上;产品纯度达到2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和广东新南都饲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战略联盟平台,及时将该项技术引入广东,动物饲养试验表明,该抗菌肽对猪和肉鸡主要致病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每吨饲料中添加50~100q该技术产品。可完全取代抗生素,从根本上克服了抗生素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该项技术近期将在广东实现产业化。

上一篇:产学研合作助推企业自主创新 下一篇:发挥研究型大学作用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