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全球新兴创新中心”

时间:2022-06-05 01:24:12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全球新兴创新中心”

2008年5月。中关村科技园区即将迎来成立20周年的喜庆日子。前不久。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在认真总结和研究该园区20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作出“中关村是未来20年全球新兴创新中心”的判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中关村科技园区在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截至2007年底,中关村科技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0339家,从业人员95.4万,企业年总收入8596亿元;企业年利税总和1053亿元。年出口创汇达151亿美元;园区内年收入过亿元企业总数有800多家,上市公司总数为106家,居全国高新区之首。

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由创业初期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发展成为拥有“一区十园”的跨行政区域的首都高端产业功能区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基地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成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品牌、北京的名片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回顾20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中关村地区既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数十所高等院校,又有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为代表的上百个科研院所,还有伴随着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同发展壮大的以联想、方正、中星微为代表的上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正是这三支创新力量,使得中关村成为了我国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区域。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离不开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2000年北京市出台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基本法”――《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这部被海外媒体盛赞为“充满了对知识和人才的敬意”的法律,在我国第一次提出了“法无明文禁止不为过”的市场经济法治原则,实现了对我国原有政策法律的重大创新和突破。为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构建出一个性的制度框架。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近年来,中关村科技园区实施“英才战略”,为归国创业的留学人员制定了包括创办企业、税收减免、外汇管理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筑巢引凤”,吸引了一大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抢滩中关村”,现在,留学人员以及他们所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中关村创业园区的一支生力军(参见本期“特别关注-中关村留学人员创业园”)。

中关村科技园区20年的发展实践表明:创新是中关村发展的核心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关村繁荣昌盛的今天。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关村跨越发展的未来。只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创新驱动。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不断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由“中国创新中心”向“全球新兴创新中心”转变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陈礼达

上一篇:第三届“金桥奖”高校获奖节能项目介绍 下一篇: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