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用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

时间:2022-07-12 12:09:08

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是使用口服降糖药,其中最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是磺脲类药物和双胍类药物。这两种降糖药的种类很多,广大糖尿病患者在选用它们时常感到很困惑。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下如何选用这两种降糖药。

一、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主要有两代。第一代磺脲类药物主要有甲苯磺丁脲(D-860)、氯磺丙脲、醋磺己脲、妥拉磺脲等。第二代磺脲类药物主要有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波脲、格列喹酮(糖适平)等。磺脲类药物可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促使其分泌胰岛素,故主要适合以下糖尿病患者使用:①尚存在相当数量(30%以上)且具有一定功能的胰岛β细胞、经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不能使病情获得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②已经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但每日胰岛素的用量在30单位以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③胰岛素每日用量超过30单位、但对胰岛素有抗药性或对胰岛素不敏感的2型糖尿病患者。那么,面对种类很多的磺脲类降糖药,糖尿病患者应如何选择呢?临床实践证实,在选择磺脲类药物时,应从其疗效、不良反应及价格这三个方面综合进行考虑。

1疗效。磺脲类药物的疗效主要有两个方面:①降低血糖。不同的磺脲类药物其降血糖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常规剂量下,它们降血糖的作用大致如下: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甲苯磺丁脲>格列波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②防治并发症。格列吡嗪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增加血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故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格列波脲和格列齐特均可降低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聚集性,故具有预防和减轻血栓性疾病的作用。格列喹酮是唯一不通过肾脏代谢的磺脲类药物,故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2不良反应。磺脲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易引起低血糖。一般来说,氯磺丙脲的作用时间较长,最容易引起低血糖。格列本脲和格列齐特的用量若特别大时,也容易引起低血糖。而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的作用高峰与餐后血糖的高峰一致,且作用时间较短,故引起低血糖的几率较小。

3价格。在众多的磺脲类降糖药中,格列本脲、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的价格最低,格列吡嗪的价格中等,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的价格最贵。

根据上述情况,中年、经济上并不富裕的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可首选格列本脲进行治疗。经济条件较好的此类患者可选用格列齐特进行治疗。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首选格列吡嗪进行治疗。合并有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首选用格列喹酮进行治疗。

二、双胍类药物

常用的双胍类药物有甲福明(二甲双胍)和苯乙福明(降糖灵)。此类药物可通过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人体内葡萄糖的生成和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无氧酵解来发挥降血糖作用的。另外,此类药物还具有调节血脂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可在以下情况下使用双胍类药物:①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或体重超重者)通过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后血糖仍然较高时可首选双胍类药物。②单独使用磺脲类药物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血糖未达到正常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加用双胍类药物。③单独使用磺脲类药物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改用双胍类降糖药或将磺脲类药物与双胍类药物联合起来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苯乙福明曾经是应用最广泛的双胍类药物,但在临床应用中人们逐渐发现,此药具有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险,故已被逐渐淘汰。甲福明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几率较小,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双胍类药物,故可作为双胍类药物的首选。

上一篇:女性对使用激素不必过度恐慌 下一篇:常服黄芪水可治疗心慌气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