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的问题思考

时间:2022-07-11 10:48:45

新形势下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的问题思考

【摘要】当今社会,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呈现总量“富足”与人力资本严重“贫困”的现象。现代经济日益增长,所带来的是人们对人力资本需求的逐渐扩大。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较低,造成人力资源供给出现严重不足,究其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为了能够在根本上解决之一矛盾,本文在分析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且能够有效改善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问题的对策及路径。

【关键词】新形势 农村人力资源 资本化问题 对策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大人力资源素质工作的力度,也因此而取得了相应的成就。然而,就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言,农村人力资源总量比较富足,人力资源资本本身却出现了严重贫困的现实,并且两者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尖锐。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属于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前者可实现向后者转化的可能。倘若农村能够很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配置,则其使用价值则会不断增值,进而转化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源转化问人力资本的时间越早,途径越多,那么其在社会中的竞争优势就更加明显。

一、影响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的主观因素

首先,农民对土地的过分依赖影响了人力资源资本化。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劳动力在以农户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家中至关重要,他们不会向西方国家那样随意分离出来部分多余的农村劳动力。即便迫于生计而离开家中的劳动力依旧对土地产生一定的眷顾,因为从父辈传下来的土地渗透着传承的血脉,拥有浓厚的感情。其次,安全第一的生存法则影响了人力资源资本化。传统的农村社会,对家庭的概念理解深刻,在家庭中能够为他带来生存的保障和心灵的慰藉。农民大多喜欢选择更加有保障而稳妥的谋生方式,从而规避一定的经济灾难和风险。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意味着要离开家庭去闯荡,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这也就阻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资本化。

(二)影响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客观因素

1.城乡教育的不平等化。依据宪法规定,农村与城市居民应当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然而,在实际生活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因素等影响,使得农村子女难以接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程度的教育,城乡教育出现严重的不平等化。

2.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一直以来,农村劳动力像是被贴上了标签,在社会分工中受到一定的歧视。不少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难以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与此同时,国家在政策的制定上,也没有制定合理化的保障农村劳动力公平化的机制。

3.农民基本社会保障存在缺失。通过社会保障机制的设立与实施,能够有效缩小城乡间的贫富差距,从而构建起更加安全的社会全系网。然而,当前我国不少的农村保障的重心依旧在城市,不少农村难以覆盖。尤其在很多领域,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难以得到完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资本化。

二、新形势下解决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有效途径

(一)不断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要积极转变观念,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重要工作和战略部署,正确认识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和可利用性,制定相应且合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机制的建设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积极营造良好的人力资源开发环境。

(二)加大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投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问题日益突出,农村人力资本质量逐渐降低。基于此,国家要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投入,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大力推进农村生产、学习相结合的建设。在人才引进上,要善于实施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积极鼓励优秀的大学生留在基层工作。在科技方面,也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起以政府为指导,企业为带头人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加强农业高技术产品的研发,并做好人才培养及技术推广工作。

(三)合理开发农村文化与生态资源

农村既是传统文化的综合体,又是生态资源建设的聚集地。在文化资源开发上,基层政府应该对农村文化进行合理的规划与配置,避免文化资源的恶性竞争。在生态资源的开发上,可以结合文化及旅游元素,着力打造生态文明旅游文化村。方政府一要善于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文化和生态资源开发的进程中,要对文化和生态资源开发进行激励,增加公共财政对村文化和生态开发的补偿性投入,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方参与的农村多元文化。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形势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问题日益突出并受到重视,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实践和实际农村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两大方面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影响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的主要因素,即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方面;其次,在分析问题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解决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有效途径,从而为现代化的新农村建设大家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宋玲妹.对影响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因素的分析与思考[J].中州学刊,2007,04:55-57.

[2]罗瑞荣.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中国产业升级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

[3]何菊莲.人力资本价值提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2.

[4]李因果,陈学法. 农村资源资本化与地方政府引导[J]. 中国行政管理,2014.

[5]杨世伟.贵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上一篇:农民工城市化影响因素及公共政策 下一篇: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