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摄影的“混血儿”

时间:2022-07-11 09:37:11

艺术与摄影的“混血儿”

摘要:摄影作为客观事物记录的载体,它既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观念摄影作为摄影艺术的一个分支,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文章从分别从摄影的角度和观念艺术的角度阐述论述了观念摄影与摄影以及观念艺术之间的深刻关系。

关键词:摄影;观念摄影;观念艺术

中图分类号:J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9-0096-02

摄影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改变着人类观察世界的方式。作为人类眼睛的一种延伸,摄影捕捉了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却从未被人类眼睛看到或者完全忽视了的影像。“在所有的组成和加深现代感的事物中,照片也许是最神秘的,照片事实上是捕捉经验,而相机则是我们有意识地用来捕捉瞬间的利器。”影像成为了新的人类视觉记忆媒介,它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记忆,同时也是对生活的一种诠释。随着摄影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摄影正在被许多当代艺术家作为一种艺术试验的媒介。从此,艺术与摄影的结合更加紧密,摄影也开始走出了一条与传统摄影不同的道路――观念摄影。

一、观念摄影

观念摄影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影像与传统摄影作品有很大不同,它不再作为一种客观记录的载体,摄影技术在观念影像作品中退居次要地位,照片是由谁来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观念创意是由谁而出。大部分观念摄影作品通过极度夸张的表现手法,制造出怪异的画面。这些作品与我们平常的思维习惯以及审美标准格格不入,目的就是通过影像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迫使我们重新认识所处的生活时代或者生存环境。它刻意地通过艺术手法或者用带有某种批判性的态度来提醒着我们平常所不愿意接受的事实和现象,例如:刘铮的观念摄影作品《四美图》不仅从视觉上颠覆了中国人传统眼中的四大美女,而且从内在的意义上也改变了人们对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所赋予的历史意义。他从一个新的视角去观察和阐述了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透过他的摄影作品,我们重新解读历史,并给了它新的意义。王庆松的一系列作品,通过漫画似的叙述手法和夸张的自我表演方式,展现了当代商业流行在中国的异化。其中,《你能和我合作吗?》借用麦当劳的符号,阐述了西方文化对中国城市的占领。

摄影本是一种客观的记录语言,它以其真实性、客观性取代了绘画作为人类记忆的工具。然而在观念摄影中,我们看到的并非如此。在观念影像里,真与假的界限被模糊了,摄影不再是客观记录,而是采用了象征和寓言似的图像符号来表达一种观念,在这里它体现出人类的一种特殊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转型中所产的各种情绪和压力。例如:刘飞的《一块红布》系列,作品以一种隐喻的方式,表达了艺术创作者的生活态度;“我一无所有,但我还是热爱生活。”韩磊的《虚构的肖像》系列照片,通过手工染色,并将照片置于圆形框架内,以此来追忆时间的消逝。洪磊则将现代摄影与传统绘画的相结合,把中国古典的东西放在照片里,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依恋以及对现代社会的戏谑。观念摄影作品中艺术家用个人经验、个人风格和个人化的视野观察社会,他们的作品不强调叙事,而是强调个人对社会、对生活以及对现实的感悟和书写,并将这种感悟无限夸张、放大,从而形成一种奇观化了的图像。

二、摄影中的观念摄影

从摄影史上探寻观念摄影的发展。摄影最初被认为是技术而不是艺术,它在模仿绘画艺术最终又与绘画分道扬镳过成中一直探寻自己的艺术道路。当摄影技术发展得越来越成熟时,摄影艺术家便开始通过多底片合成、拼贴、化妆或者扮演的方法去尝试摄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20世纪上半叶,西方摄影艺术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产生了各种流派,其中与当代观念摄影思想最接近的是抽象与超现实主义摄影和主观摄影。这些摄影也被称为前卫摄影,莫霍利・纳吉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对表现、构成、未来、达达和抽象派兼收并蓄,并以各种手段进行摄影试验。他的作品《嫉妒》采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制作,作品中穿泳衣的微笑着的女子被阴影所覆盖,蜷缩的女子将手中的长剑刺向近处两个人的心脏。纳吉的艺术性创造给人以前卫的体验。超现实主义摄影家尤里・尤尔斯曼的《漂浮的树》摄于1969年,树的一半实景与另一半虚景相结合,描绘了人类梦境家园,湖面上的豆荚隐喻了人类的成长。他的作品多以自然为主题,用超现实手法表现来表现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结合。

主观摄影,它是摄影观念的延伸。主观摄影家不满足于摄影的客观再现功能,他们更加关注如何利用摄影语言表达事物内在的精神,其中最著名的有阿尔弗雷德・施泰格里茨的“天空之歌”组照中的《力量》中,云彩不再是被作为自然现象而简单再现,而是摄影家自身情绪的写照,这组照片唤醒了艺术家的主观意识表现。此外,西方还有很多摄影艺术家从事着观念摄影或者艺术摄影像曼・雷、康定斯基、罗斯琴科、多拉・玛尔、迈纳・怀特等。

西方的艺术摄影一直伴随着摄影史的发展而前进,它是摄影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中国的观念艺术摄影从摄影史上来看处于断层状态。摄影在中国的发展一直被运用在新闻、纪实和商业摄影当中。摄影是作为一种媒介来充当信息的载体并一直发挥着它最初的记录功能。摄影作品中也大都以历史性的题材或者商业图片为主。中国的观念摄影是在90年代西方的后现代主义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潮被引进中国之后发展起来。在1996年上海举办的多媒体展览《以艺术的名义》中,赵半狄1996年创作的《赵半狄和张潜潜》采用的是一种戏剧性的表演摄影,这个摄影图片还被结合进一个装置的现场布置中;胡介鸣和梁矩辉利用与底片做混合媒体的装置艺术。1997年的“新亚洲、新城市、新艺术”中韩艺术展中,施勇、徐坦、颜磊都开始将摄影影像与观念艺术结合在一起。1998年,独立策展人朱其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策划了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前卫摄影展“影像志异──中国新观念摄影艺术展”,这个展览标志着前卫摄影真正在中国的兴起。自此,中国产生了一大批观念摄影家,像刘铮、邱志杰、顾铮、洪浩、洪磊、邵逸农、赵半狄、王庆松、王劲松等等。这些年轻的摄影家开始了各种艺术试验,他们的观念摄影作品也受到了国内外艺术界所关注。这些作品既是观念艺术,又是摄影艺术,它展现着中国当代社会的影像,却又同时将其夸张、虚拟化了。它带给我们的是另一中“观看之道”。

三、观念艺术下的观念摄影

观念艺术是20世纪之初的艺术产物,同时也是艺术思维变革的产物。真正的现代艺术是观念上的革命,它的首创者是法国的杜尚。杜尚是现代艺术中影响艺术实质及精神动能的第一人,他倡导“生活是最大的艺术”即“生活和艺术无区别论”。早期的观念艺术大都以反艺术和非艺术的方式出现,以此来放弃传统艺术中对造型艺术形式的过度要求,它强调艺术创造中的观念。观念艺术往往以文字、摄影、录像、短片等形式来传达思想。

观念摄影作为摄影的艺术分支,更多的是一种来自当代艺术本体的观念,通过艺术家们的创作,进而转化为一种图像化的视觉景观。这种观念并非来自摄影本身,而是来自于当代艺术本身。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更靠近艺术,它既是摄影的产物,更是摄影与当代艺术结合的产物。摄影的观念也随着现代艺术的介入而发生转变,摄影与艺术相互融合。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想进入摄影,摄影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摄影语言也开始借用其他艺术语言。当纳吉发明了无底照片时,摄影便开拓了新的创作方式与表现手法。摄影与艺术的界限模糊,各种表演艺术、行为艺术都与摄影紧密结合。摄影被当作新的文化视觉语言在观念艺术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观念摄影中的观念才是其作品的核心,而内容已经不再是摄影作品所要表达的目的,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一种思考和感受。当代观念摄影家也大都是从事纯艺术的创作者,他们将文字、图片、绘画等各种视觉语言媒介通过结合电脑技术、装置艺术、雕塑、录像等表现方式与摄影相结合,通过艺术的反复论证、试验,来展示艺术家内心对社会、文化的释读,以及自己内心观念的表达。

四、结论

新的时代,摄影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观念摄影作为摄影与艺术的“混血儿”成为新的艺术宠儿而备受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的关注,他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观念艺术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并为艺术摄影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如何理解这些观念摄影作品,这就需要每一个艺术创作者和学习者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并对当代社会文化现象有着敏锐的嗅觉和深刻的思考。而欣赏者,面对这些新的观念艺术作品和观念摄影作品要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让这些艺术家能在探索的道路上再走得更远一些,并且期待着在以后的艺术作品中能产生更多有价值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瓦尔特・本雅明,苏珊・桑塔格.上帝的眼睛[M].吴琼,杜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文.观念摄影[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

[3]虞艾.中国的前卫摄影是90 年代观念艺术和新媒体艺术思潮下的产物――陌生人的眼睛中国前卫摄影走过的路[N].华夏时报,2002-05-15.

上一篇:探析完形心理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天才与白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