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中医护理效果分析

时间:2022-07-11 08:06:54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中医护理效果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中医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措施,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平均步行距离、住院时间两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和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而且心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合并症降低(P

【关键词】 心肌梗死;中医;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在中医中被称作“真心痛”,属于中医内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急症,《内经・素问》内提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因此,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病急剧,而且病情具有较多变化,能够在瞬间出现恶化现象。加强临床护理,是降低此病病死率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我院对临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以中医理论予以施护,效果较为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80例,均符合急性心肌梗塞判定标准,且均不具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心律失常、肺气肿、精神疾病等。患者年龄为36~64岁,其中男118例,女4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梗塞位置、入院心功能级别、病情等方面均没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施护方法。阴寒凝滞证:不可受到寒凉侵袭,若患者较为怕冷,需注意保温。戒烟慎酒,避免生冷食物。在胸痛症状发作时,需按医嘱及时应用沉香、肉桂粉,或于舌下含化硝酸甘油0~0.6mg,或服用1粒冠心苏合丸。痰浊壅塞证:所居住地方不可过于潮湿,需经常性开窗确保空气流通,室内需清洁。不可应用过于油腻肥甘食物,避免助湿生痰,经常食用橘子、萝卜类物,或是以雪羹汤代茶饮用,促进健脾化痰效果,若患者有肥胖现象需尽量控制饮食量。若患者同时出现咳嗽症状,可配合化痰止咳药物应用。心血瘀阻证:需经常应用三七丹参片,4片/次,每天2次,或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少量红花酒、丹参酒等来促进气血运行。若患者胸痛较为明显,可应用三七粉1.5g或是将三棱、莪术、沉香粉各1g进行联合服用。阳气虚衰证:有此症状患者需特别予以防寒保暖护理,室内需要有充足阳光。若汗液较多湿衣,需及时予以更换。膳食保持低脂、高热量。适当应用羊肉汤、牛肉汤、大蒜、韭菜、高粱粉等或是与黄芪粥相配合进行调理。气阴两虚证:患者静心养病,不可操劳,条件允许时可应用西洋参煎汤茶饮。肾阴虚证:患者不可恼怒,保持清心寡欲情绪,已婚女不可在此期间生育。日常饮食注意合理搭配,应用银耳羹、百合绿豆汤等进行调补。若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头昏、腰酸等临床症状,需应用六味地黄丸6g。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第1周卧床休息,第2周卧床休息同时适量在床上进行四肢活动,逐步提高活动量,然后开展急性心肌梗塞常规护理工作。

2 结 果

经两周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其平板运动步行距离平均值有显著上升趋势(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表2 两组临床症状对比

3 讨 论

在中医理论中,急性心肌梗塞通常都和寒邪入侵、食物不净、情绪失调、年老体弱等因素具有一定关联性,主要发病机理为胸阳不振,性质通常是本虚标实,但是存在邪实为主、本虚为重差异性,虚实之间能够相互牵制。若阴邪过盛易导致阳气失展,阳气过虚则致使阴邪易聚,此两者通常是互为因果,相兼为患。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予以较为准确辨证的施护措施,能够加快疾病恢复。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相对比,其总运动时间增加,平均步行距离提高,平均住院天数减少,说明在早期进行适量活动,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功能恢复速度。而且通过密切心电监护,给予早期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脏功能,降低心绞痛出现概率。经中医辨证护理,针对不同状况患者可以实施不同护理方法。若患者需要绝对卧床者是生活需其他人配合则会导致患者更容易关注其疾病状况,导致焦虑以及被动依赖等情绪的出现;患者早期进行有效活动,可以分散其对病症的注意力,提供自理能力及意识,具有较高成就感,避免出现过重心理压力,减少焦虑及依赖心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予以中医护理时,若要减少卧床时间并开展早期活动时,需注意其实际情况,并对其预后进行评估等,而且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其操作的规范性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吴太梅.急性心肌梗塞的中医护理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1):173.

[2] 田芳,张静,李荣,等.对心血管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尝试[J].四川中医,2008,20(5):59.

[3] 刘秀梅,汪晓莹,刁淑芝,等.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护理体会[J].经验交流,2008,17(14):111.

[4] 潘桂珍.临床护理中如何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J].河北医药,2008,22(9):709.

[5] 崔燕.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临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06):167-168.

[6] 丁爱红.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J].当代医学,2009(09):68-69.

上一篇:慢性腹痛、腹泻患者结肠黏膜活检的临床意义 下一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