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孩子心理营养够了吗?

时间:2022-07-11 02:33:01

您的孩子心理营养够了吗?

“我有个5岁的儿子,有一天因为我制止他做了一件事情,他就很生气地使劲用双于很掐我的脖子。当时我害怕极了,感觉到儿子是真的很想用力把我掐死,只是他力气不够大才没有如愿。”近日在笔者参加的一个亲子讲座上,丁女士心有余悸地提到了最近发生在她身上的事例。

“你的孩子肯定是缺乏心理营养!”资深幼教专家说,孩子不爱吃饭、怕生害羞、霸道爱抢玩具等这些问题,都是因为孩子缺乏足够的心理营养所致。什么是心理营养?缺少了心理营养的孩子表现出什么样的特征?该怎么给孩子补充心理营养呢?来听听专家的说法。

个案之一:不必强迫孩子把玩具借给别人

洪女士的女儿回圆1岁6个月,她的玩具从来不给任何的小朋友碰,一碰就哭,可是当她看见别人手里有玩具时,却总是要抢来玩这时,洪女士总是跟女儿讲道理,“有好东西要跟大家分享,小朋友要一起玩”可是从不见效

幼教专家认为,做父母的应该多问问自己,你自己心爱的东西,你舍得跟别人分享吗?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不会。玩具在孩子的心中就是他心爱的东西,既然大人们都不舍得跟别人分享你心爱的东西,为何强迫孩子跟别人分享?你总是以为他的玩具不重要,可以随意让给别人,其实,在他心里,一部小玩具车就是他的宝马。

幼教专家说,此时,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如果他不愿意把玩具借给别人玩,不必强迫。你可以和他协商:我知道把玩具拿给别人你很难过,那你能不能把其他的玩具跟别人交换呢?

个案之二:要体会孩子的感受

蛋蛋今年2岁7个月,有一天妈妈带她去同事家玩蛋蛋想看电视《智慧树》,同事家12岁的儿子想看《喜羊羊和灰太狼》,蛋蛋说,我最小,你应该让我,哥哥说,这是我家,我说了算

蛋蛋的妈妈很尴尬,她觉得2个孩子说得都有道理但这是在别人家,她只能不停地跟女儿讲道理,“我们回家再看《智慧树》”。女儿委屈地同意了,但在回家路上,蛋蛋说,我以后再不去哥哥家了

幼教专家认为,当孩子受到伤害时,正是其情绪最膨胀的时候,在这种状态下,跟孩子讲一大段的道理,效果是微乎其微的,甚至是没有用的,即使是大人也未必能听得进去。

幼教专家为此支招,要注意孩子的情绪,体会孩子的感受,关心地问“是不是很难过、很伤心?”如果她要哭,让她尽情哭好了,负面情绪表达出来后,就不容易积压在心里,等事后再慢慢开导孩子,

0~6岁孩子在每个阶段的确是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但是孩子在每个阶段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心理营养,我们该如何给他补充心理营养,幼教专家认为,在这方面,很多父母存在认识误区。

乐乐今年5岁,有一天,妈妈听说同事的儿子小程上钢琴培训课后进步很大,她也去找了一家培训机构送乐乐去学习,第一天,乐乐很开心地去了,第二天乐乐找借口提前走了,第三天乐乐装病怎么劝都不去上课。

幼教专家认为,很多家长为了自己的需求,就把会这种感觉加到孩子的身上。如果这不是孩子所需要的,对他来说就不是好的心理营养。强制他去学某样东西,说白了,就是家长的攀比心理在作怪,这是在控制孩子的心理成长。

张女士儿子5岁多,小时候儿子每做一件事情,总是做不好,她总是说,“我来帮你弄好了”,有时候儿子想独立完成什么事情,爷爷奶奶总担心会摔烂家里的物件,总是阻止。以致现在,儿子穿衣服穿鞋子都要大人帮忙。

幼教专家说,孩子做事时,如果是帮他做,就是妨碍了孩子的心理成长。一些正面的事情,还是让孩子自己去完成。爱他,不是什么都包办。

幼教专家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表述育儿心得,让笔者印象深刻。

幼教专家问一些家长:“你们说,驾驶员和父母,哪个工作更难做?”家长齐声答:“父母。”幼教专家接着问:“如果不经过培训就开车上路,这样的驾驶员我们称之为‘马路杀手’。而既然父母的工作比驾驶员更难做,假如我们没有经过培训就开始养孩子,那我们的孩子会怎么样?”家长陷入了思考中。“所以我告诉你们一句话,别以为结婚了就有资格当父母!”

幼教专家告诫年轻的父母们:给孩子补充心理营养,请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理解孩子、欣赏孩子。补充心理营养,不是单方面的,一定是对方能感受到的、能接受的。爱必须是无条件的,只有无条件接受、接纳自己的孩子,然后在与孩子的良好互动中指导孩子的做法,这样孩子就少有叛逆和抗拒了。

上一篇:月圆月缺话养生 下一篇:他为何看每个人都不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