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景观在城镇建设中的发展

时间:2022-07-11 02:28:56

滨水景观在城镇建设中的发展

摘要:木兰县木兰镇生态农业建设初具规模,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潜力巨大,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林业资源与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质量较好,旅游资源初具规模,发展潜力较大。通过对滨水岸线的整体考虑,塑造水岸生活方式,建立连续的具有木兰特色的沿江景观带,打造丰富多彩和具有吸引力的滨水公园,使木兰真正成为具有中国寒地特色的滨水小镇。现代城镇滨水带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改善沿岸生态环境,重塑城市优美景观,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而且往往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新的投资,并营造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带动城镇经济发展。

一、木兰县木兰镇城市背景

木兰县木兰镇位于松花江中游北岸,东与通河县为邻,西与吉兴乡接壤,北与建国乡相连,南与宾县隔江相望,距哈市128公里,辖9个行政村,31个自然屯,其中木兰镇城区面积5.6万平方公里,辖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全镇总人口5.95万。由于历史区位等多方面原因,木兰镇经济发展较周边县市相对落后,是工业规模不大,财政收入不高的典型农业镇。该松花江滨水设计注重滨水岸线的景观塑造,利用滨水优势,通过对滨水岸线的整体考虑,塑造水岸生活方式,建立连续的具有木兰特色的沿江景观带,打造丰富多彩和具有吸引力的滨水场所,使木兰真正成为具有中国寒地特色的滨水小城。对设计区域的主要景观节点进行详细设计,突出主与副的特点。注重设计主题题材及表现形式多样化,意在展现活力木兰、实力木兰、魅力木兰的城市风貌。利用木兰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提升该地段环境品质、塑造具有木兰特色的景观带。

二、城镇滨水景观设计

城镇滨水带景观设计在整个景观学各类没计中无疑是最综合、最复杂。也是最富有挑战性的一类,滨水区是城市或城镇中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近水体的地段。因为涉及内容广泛,所以与“景观场地规划”与“生态景观学”关系非常密切。同时城镇滨水景观带又是最能引起城镇居民兴趣的地方.因为“滨水带”对人类有着一种内在的、与生俱来的持久吸引力,我们通常称之为人的“亲水性”。

1规划遵循原则——滨水景观设计是城镇规划的进一步深化

滨水区多呈现出沿河流、海岸走向的带状空间布局。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将这一地区作为整体全面考虑,通过林荫步行道、自行车道、植被及景观小品等将滨水区联系起来,保持水体岸线的连续性。

一条滨水绿带仅仅一条线不会给城镇带来覆盖性的美化,通向滨水地带的“通道”应是滨水景观带的延伸,线性公园绿地、林荫大道、步道及车行道等皆可构成水滨通往城镇内部的通道。在适当地点进行节点的重点处理,放大成广场,公园。在重点地段设置城镇地标或环境小品,将这些点线面结合,使绿带向城市扩散、渗透,与其他城市绿地元素构成完整的系统。

2环境优先原则——必须遵循“生态景观学”的概念

1969年,克罗(D.S.Crowe)率先提出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创造性保护”工作,即既要最佳组织调配地域内的有限资源,又要保护该地城内美景和生态自然,这标志着“景观生态学”理论的诞生。它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控制,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与安全。从而把景观客体和“人”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来设计。在该方案设计中,保留了一片沼泽区,便于保护东北地区特有的各类候鸟、水鸟栖息。

3文脉原则——注重现代与传统的交流、互动

我们虽然在进行现代式的景观设计,也不能完全脱离本地原有的文化与当地人文历史沉淀下来的审美情趣,不能割裂传统。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保留传统园林的内容或文化精神,整体上仍沿用传统布局,在材料及节点处理上运用现代工艺手法呈现出一定的现代感;另外一种就是目前国际景观设计界流行的做法:在设计中汲取“只言片语”的传统园林形式移植入现代景观设计中,使人在其中隐隐约约地感受历史的信息与痕迹。

4亲水原则

受现代人文主义极大影响的现代滨水景观没计更多地考虑了“人与生俱来的亲水特性”。今天人们已经能较好地控制水的四季涨、落特性,因而亲水性设计成为主流,如何让人与湖水进行直接接触式的交流,是处理这类景观设汁时应着重探讨的。在木兰镇松花江滨水景观设计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处理手法:一是亲水木平台,一是亲水花岗岩大台阶,一是挑入湖中的木坐凳,这样达到了不管四季水面涨涨落落,人们总能触水、戏水、玩水。

5立体设计原则

以往景观、园林设计,景观没汁师们非常注重美学上的平面构成原则,甚至到了苛求的地步。去刻意追求平面图案的美观、线型的流畅:但他们忘记景观是供人在其中游憩的场所,因而景观设计不应仅仅是平面设计,而应是全方位的立体没计。立体设汁涵盖了软、硬质景观两方面:软质景观如种植乔木、灌木时,应先堆土成坡,再分层高底立体种植;硬质方面则运用上下层平台、道路等等手法进行空间转换和空间高差创造。

6技术更新原则

由于科技的发展.新材料与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景观没计师们具备了超越传统材料限制的条件,通过选用新颖的建筑、装饰材料,达到只有现代景观设计才能具备的质感、透明度、光影等特征。

三、木兰县木兰镇滨水景观设计

木兰县木兰镇松花江滨水景观设计遵循的设计以完善景观结构为前提,目的提高群众的参与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作为中国寒地的滨水小镇,利用冬季景观的魅力应积极开发丰富多彩的冬季沿江活动项目,增加冬季沿江旅游的活力。

该项目的整体空间规划和景观设计具有多样化的功能,与绿化、树林、凉亭、雕塑、休憩等进行整体设计,把休闲娱乐、文化观展等有机结合,打造出能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休闲走廊。

设计中着重把握景观结构的助词和节奏感,明确景观功能。结合城市城市街区节点设立主体性广场,营造开敞的景观视线,丰富沿江景观,增强沿江景观的吸引力;重新对沿江道路进行规划,加强道路的通畅性、便利性,增开必要的景观道路来吸引人流;利用沿江地段宽度的变化营造多样丰富的景观空间,适当改造地形,丰富景观单元,增强景观的趣味性;完善公共设施,设置雕塑、休息座椅、景观小品、照明设施以及道路导引设施。在沿江重要地段设计近水活动场所,充分体现人与水的亲和关系,提高人的参与性,营造活跃的游憩空间。

具体设计措施为:

景观系统构建——重点塑造五处核心景观节点,使之成为沿江景观活动中心,统领全局;在分析景点距离以及人流的基础上设置主要景点景观,形成顺畅的景观视线;创造景观隔离带,将绿化广场与车行交通区域作以分隔,提升沿江景观带的整体环境;创建塑造创作与市民休闲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性空间。

道路交通与浏览组织规划:规划一条生活区与沿江景观带之间的车行交通线;构建步行浏览线,建立完整丰富的步行浏览体系;构建流畅、宜人的亲水浏览线;延居民居一侧设置小型停车场;分析主要浏览人流,设置集散空间及浏览空间。

竖向设计:打破现状平坦地形,营造丰富的地形变化;局部的广场雕塑、绿化廊架、儿童游乐设施等构筑物的设置加强了景观带的节奏与韵律。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 吕志鹏著 世界城市滨水区来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 城市规划 2000.7

2. 孙鹏 王志芳著 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 城市规划 2000.9

3. 韦湘民 罗小韦 雷翔主编 椰风海韵 热带滨海城市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年

上一篇: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安全性提高的措施分析 下一篇: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