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教务管理中的教务员工作

时间:2022-07-11 02:14:24

浅谈如何做好教务管理中的教务员工作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高校教务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意识,探讨了高校教务员努力完成教务工作的途径。要全面掌握教学管理政策;切实当好领导的助理和参谋;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做到工作严谨,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关键词】 高校;教务员;教务工作;教务管理

一、高校教务员的基本素质

高校教务员是教务管理的执行者,是政策制定的参与者和实践者,这就需要教务员尤其自身的基本素质要求。

1、政治思想素质

高校教务员贯彻“管理育人”理念要求的前提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熟悉党在新时期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高等教育事业的趋势。教务管理的工作特点是涉及范围广,结构复杂,工作中经常产生矛盾与问题,既要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又要协调院级各方面的关系。教务员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及时调整心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修养和自身的职业道德,以宽待人,才能把工作的压力变成动力,创造性地开展管理工作,严谨细致,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服务于广大师生,服务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2、身心素质

教务工作的特点是事务繁多,工作量繁杂,稍微错漏就可能酿成教学事故,容易造成教务员心理压力,使教务员在工作中极易产生如烦躁、紧张、厌倦、压抑等不良情绪诸,在工作中难免会出差错,屡遭投诉。另外,导致教务员在心理上产生不平衡感,职业倦怠是教务员职务晋升、进修培训机会比较少,职称评定困难,工资及其它福利待遇普遍偏低等因素。教务员作为学校、老师、学生之间的纽带,学会调整自己,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淡泊名利,保持良好的心态,开创和谐工作氛围。

3、业务理论素质

教务员是教务管理的基层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务员必须熟悉教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了解各个教学环节,系统地学习行政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高等教育、现代管理理念与教务管理方面的业务知识。只有扎实的业务理论知识素质,才具备创新意识与能力,利用科学的管理知识方法,突破陈旧的作业模式,把单一管理服务型成为研究、探索、实践一体化的开创性的管理服务型。

二、高校教务员应具有的基本意识

高校教务员的工作繁琐复杂,涉及内容宽泛,工作任务艰巨,需要教务员具备加强学习、规范化工作和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质量的各种工作意识。

1、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的意识

在现代科技信息时代,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及发展的需求,作为教务员必须要,通过业务培训、拓展能力培训等来拓宽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教务工作的知识、能力和水平。同时,掌握教务管理软件及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学习与应用,充分利用现有系统的基本数据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以满足信息社会和高校改革的 对教务管理的要求。

2、在工作中的服务意识

教务员的本职工作就是服务型工作模式,工作中要从内心的为他人提供细致、热情、主动服务的欲望和意识,这就是服务意识。教务员的工作范围就是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树立以人为本、以德服众的理念,树立全心全意为全校师生服务的工作意识。把管理性的工作模式转变为服务型的工作模式,热情、细致、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并虚心请教,认真探讨师生反馈的建议和意见,亲力亲为解决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全心全意服务。

3、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意识

教务员在平常的工作中,大量收集各种、教学教改信息、教学授课计划、教学培养方案、学籍考试试卷、认识实习成绩、毕业设计等具有保存和查考价值的资料,无形中形成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模式,档案系统管理是衡量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务员要加强档案管理的业务知识,掌握档案保存的规律与要求,做到准确无误。

三、高校教务员努力完成教务工作的途径

教务员是直接从事老师、学生教学管理的工作者,从工作性质和职能来看,教务员也是高校教学管理中各环节决策者的参谋、助手和执行者。

1、全面掌握教学管理政策

教务员必须遵守政策法规和制度,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在工作中必须按程序办事,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的建议及纠正,事事必有记录,分类归档,做到教务管理的相关性、严密性;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建立本职工作的管理理念,为学校、师生提供高效的工作效率。

2、当好领导的助理和参谋

教务管理是学校实行教育职能的途径,目的是在管理中监督教学,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教务员在平常的工作中,经常性接触校级机部门关及各级学院,无形中有效形成相互合作,相互沟通了解 会减轻领导的工作压力,为领导处理好具体教学事务和日常工作提供依据,使其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更重要事。如协助制定、修订、审定教学计划以及做好教师任课安排;做好学期一系列考试、补考等日常工作安排;协助领导和系完成教学检查、期末考试成绩登记、实习生的安排工作、教材的征订、实验器材的采购发放等工作、对与学科相关的热点问题拿出观点看法。给领导提出好的建议,对于基础性工作虽然繁琐, 只要处理得当, 同样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务员的工作过程中要讲究科学性,处理好细节问题,有计划的进行安排和处理。充分发挥一个教务员应有的作用。

3、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

教务管理的教学管理职能涵盖教学工作中的规划与组织、指导与控制、协调与评估、鼓励激励等。要想充分发挥这些职能, 教务员娴熟的协调能力则显得更为重要, 一定要做到恰当协调各方面以提高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确保教学不同阶段的任务顺利有序的完成。教务员本身的职能决定着其协调、服务及管理的工作职能。总揽大局教务员必须从教学角度出发,明确自身应承担的故乡人物,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才能有效履行这一基本职能。同时,也要把握学校的教学方针、教学要求及办学思想与教学任务,使已制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及时贯彻到各个教师和全体学生中去,确保教学秩序平稳展开。协调处理好部门与教学、院系部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避免课程重复遗漏或有冲突的现象。如涉及到学生的敏感问题或产生矛盾更加要为学生耐心解释,听取学生的建议,组织协调好学生与教学及管理之间的关系。

4、做到工作严谨

严谨是一个教务员必须具有的工作态度,衡量教务员能否达到要求,则要看其在工作中是否具有开创性的思维,能否大胆探索和善于研究总结问题解决问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统筹安排,不管是课程安排、教材的定制与发放、教学器材、考试成绩的公布与发放、毕业证书的收发等工作,都要准确无误的进行管理,另外,更要将各个年度、不同班级及每个毕业生的成绩、信息注册准确无误, 逐一核实,能够准确查询。

5、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教务工作往往是枯燥的、繁琐的,所以就要求教务员必须有耐心,要细心的应对工作。不仅在工作中要有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要有做教师楷模的心理准备。做到老学到老,不断进取,做到整个教学工作能够不断地得到提高发展。当然,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要认真做好每项工作任务的详细记录,尽可能减少遗漏和差错。必须在工作中保证具有原则性、公正性与准确性,也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完美完成教务工作中的每一项任务。

四、小结

高校教务员工作的开展是做好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教学管理工作责任重大,教学管理中需要综合性的人才,要求教务员具有知识丰富、头脑灵活、办事利落及敏捷的反映能力,也要具有通情达理、娴熟的工作方法。

教务员工作是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教学管理人员的水平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不断提高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学校的发展,具有一个健全健康的教务管理队伍,才能将教务工作做到管理有序、细致入微。所以,教务员自身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断在工作实践和学习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全心全力的为师生服务,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学校、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高宏德.改革开放以来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10.

[2] 李晓曦.浅谈高校教务员应具备的素质[J].成功(育教出版),2013(22)167.

[3] 李少华.大学理念与现代大学制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

【作者简介】

吴常文(1971.3-)女,汉族,广东省茂名市人,本科学历,任职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上一篇:基于战略导向的军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下一篇: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