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盲肠的X线诊断

时间:2022-07-11 11:38:33

移动盲肠的X线诊断

【摘要】 移动盲肠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所以诊断比较困难,常被漏诊或误诊,而通过X射线对其进行检查诊断,就降低了其诊断的难度,提高了该病诊断率治愈率。

【关键词】 移动盲肠;X射线.诊断

1 目的

提高临床及放射科医生对移动盲肠的认识和理解。

2 历史回顾

早在二十世纪初,医学文献就有将盲肠移动度大和机能失调引起的一系列病症称为“移动盲肠症”;移动盲肠多伴有升结肠的游动,故有称为“升结肠移动症”现文献多称“移动盲肠综合征”。

3 解剖位置

移动盲肠并非移动的盲肠,而是盲肠的左右移动性比较大,并且能引起临床上一系列病理变化。盲肠属于人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消化腺)消化道的大肠部分,为中空性器官。大肠的起始部位既为盲肠,下端为膨大的盲端,大于右髂窝部,高位盲肠可在髂窝上方,甚至达肝右叶下方,低位盲肠可到达骨盆腔内。其为大肠最短最宽通路最多的一段,向内通回肠,向上通升结肠,内侧缘中下部有阑尾开口,周围均有间接腔隙。正是它特殊的解剖和周围组织有腔隙的特殊原因才决定了它有移动的可能。

4 功能作用

盲肠功能是退化的,作为大肠的一部分,盲肠作用不是很明显,容纳经消化吸收作用后的残渣,吸收其中的水分,最后形成粪便。植食物动物则有一长袋状盲肠,特别是那些不能反刍以消化纤维素食物的动物,与这个作用基本相当。

5 发病机理

移动盲肠是由于胚胎时期盲肠升结肠系膜于后膜融合缺陷,盲肠升结肠的活动范围过大,造成肠机能失调的一种病理状态。具体病因。1与先天盲肠固定不良有关,这个解剖学因素是发病基础,为先天性的。2人类为立体腹腔,移动盲肠受本身及肠内容物重力关系牵拉系膜,使盲肠游离下垂,产生一系列功能紊乱的症状,这个生理学作用是后天因素。发病者以女性多于男性,青少年中年居多,尤以无力型体质多见。精神紧张,饮食不节,受寒受凉为诱发因素。

6 临床表现

由于回-盲反射,大多数患者有类似溃疡的表现如嗳气.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消瘦.恶心.反酸等,大便失调多为次数增加或大便不成形偶有大便发黑或便秘。右下腹痛,右下腹广泛压痛,腹部气枕症表现明显,右下腹痛多为间歇性,非连续性,多在进食后或活动量增大时出现,无腹膜刺激症。腹痛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点:其中一个是盲肠和升结肠蠕动的时候,由于其移动度大,发生摆动和扭转,牵引阑尾系膜和回肠、盲肠系膜的神经导致了疼痛。另外一个则是盲肠蠕动减弱,内容物滞积,肠扩张激惹,回盲部括约肌痉挛导致了疼痛。少数患者面部有红痘,挤之有白色分泌物。

气枕症是移动盲肠最主要体征,右下腹有包块,包块有弹性且可以推动,压之有咕噜声,实为盲肠胀气形成的扩张的盲肠。

7 临床诊断

移动盲肠临床表现不是很典型,大夫可结合临床借助其他检查确诊。如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或下消化道逆行造影。

8 检查方法

X线钡透经济实惠,创伤微小,方便勘察病情,较临床准确完善快捷,具有极大的价值。可疑患者可通过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或下消化道逆行造影进行检查,作此项检查时须注意以下几点:①作此项检查当日须空腹,前日晚上饮食须是流质且清淡。作下消化道逆行造影时,还需当日清洁灌肠,以免残留粪便造成不必要的伪影,影响诊断。②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时要掌控好时间,口服钡剂大约6-8小时密切观察盲肠的充盈,排空相,切记不要等到盲肠排空后在观察。③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或下消化道逆行造影观察盲肠时须让患者仰卧在后屈15-30度的摄影床上,顺时针向右旋转2-3周,以便盲肠.阑尾的完全充盈利于观察。④盲肠充盈时推动盲肠观察左缘与脊柱的关系来判断盲肠的移动度。

9 X线表现

9.1 直接征象 ①盲肠移动度增加,钡剂充盈后立位观察,盲肠可随呼吸上下移动而达髂嵴以下或抵至盆腔内。钡剂充盈后仰卧位观察,盲肠可以推动向左移动,一般分为三度:I度;充盈盲肠左缘超过嵴柱右缘。II度;充盈盲肠左缘超过嵴柱中线。III度;充盈盲肠左缘超过嵴柱到达左下腹。②盲肠排空时间加快或延长,一般短于4小时为加快,长于10小时为延长,这是盲肠功能紊乱引起。③盲肠积气,盲肠排空后观察体积较大(横经大于2厘米)由于盲肠功能紊乱而引起,这和临床上的“气枕征”是一致的。立位腹部透视时,有时也可看见扩张的盲肠,即在腹部可见肠形积气,这和急性胃扩张有相混的可能,不过后者多有气液平,插鼻胃管抽吸后即可消失。④推移压痛明显,一般在盲肠区压痛明显,推移时移动度越大,痛越加剧。

9.2 间接征象 由于胃―回盲反射的影响,移动性盲肠,特别是合并慢性阑尾炎者可使上胃肠道出现一些反射性改变,如胃窦大弯侧间歇性锯齿状蠕动波纹、幽门痉挛、球部一时性变形、激惹等。这些征象本无特异性,不能作为诊断依据,但对临床出现上述表现者,应延长检查时间,观察盲肠的活动度。

10 并发症

移动盲肠并发症有慢性阑尾炎,升结肠冗长,肝肾游离度大,胃下垂等。临床诊断慢性阑尾炎时,应考虑移动盲肠的存在并且同时处理为宜,升结肠冗长者也要考虑手术切除。至于其他可以考虑慢慢调理.增强体质.中医治疗。

11 临床治疗

移动盲肠一旦确诊,就要相应控制,如加强体育锻炼,不要剧烈活动,改善生活规律及饮食习惯,清淡.定时.定量,必要时热敷理疗。如不妥善治疗,则会导致盲肠扭转.肠梗阻等一系列病变,严重者则休克.毒血症。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分两步;一是单纯盲肠固定(侧腹膜与盲肠结肠带缝合固定)二是盲肠固定加阑尾切除。

12 鉴别诊断

移动盲肠和慢性阑尾炎临床表现很相似,都有下腹部痛恶心等症状,但移动盲肠有气枕证,X线钡餐造影也可以确诊。慢性阑尾炎有发热的征象,B超检查右下腹可探及混合回声包块,有粪石者其内可见强回声光团,化脓者其内可见液性暗区,严重者腹腔有积液。化验室血常规检查WBC可高至10000-20000,甚至更高。以此可鉴别两种病。

参考文献

[1] 淑兰,杜玉生,张庚扬,赵昌愿.移动盲肠40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0(01).

[2] 王丽君,王季颖.移动盲肠症的诊断和治疗[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2).

[3] 朴勇男,崔元根,王长伟.移动盲肠症的临床及X线分析[J].吉林医学,2000(03).

[4] 王选,赵志成.移动盲肠综合征31例报告[J].中华外科杂志,1997,(12).

上一篇:减少神经外科手术室差错事故体会 下一篇:抗生素在妇产科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