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金色事业扬起绿色风帆

时间:2022-07-11 07:30:42

为金色事业扬起绿色风帆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绿色发展与创新、协调、开发和共享一起成为新时期“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也成为共同推动我国“十三五”期间发展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更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可见,新的历史条件下,生产方式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矿业发展大势所趋。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作为中国黄金协会会长单位,是我国黄金行业中唯一的中央企业,也是我国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近年来,中国黄金集团始终坚持“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理念,“开发金山银山,保护绿水青山”,以科技为支撑,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生态环保,履行社会责任,为我国的“金色”事业扬起绿色风帆。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一直以来,中国黄金集团始终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关系企业自身前途与命运的战略性问题,坚持“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理念,花大力气转变发展方式,推行绿色发展之路。

中国黄金集团所属的华泰龙公司甲玛矿区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矿山,最高海拔5300米。华泰龙公司按照“绿色环保走在前列,才能取得资源开发先机”的理念,在矿山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时,坚持绿色环保同步建设,仅在矿山一期工程建设中用于绿色环保的投入就达1.8亿元,占到项目总投资的11.7%,在开发矿业的同时很好地保护了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

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地处中国最北部边陲,生态环境脆弱,公司在开发资源中坚持绿化复垦、保护植被,建设花园式现代化矿山,累计用于生态环保的投入占到项目总投资的13%。可以说,黄金集团的每一座矿山都是按照绿色矿山的标准开发建设的。

在全国661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中,黄金企业有76家,其中中国黄金集团就有30家矿山入围,占了黄金行业的39%。2015年11月,中国黄金集团有6家企业通过了国土资源部评估验收,正式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单位”,这对全国黄金行业乃至矿业的绿色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近两年,面对黄金及铜等主要矿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的压力,中国黄金集团努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坚持清洁生产,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更加突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苦练企业内功、夯实发展基础,高度重视健康安全环保,促进依法治企,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了生产经营保持稳定。2015年中国黄金生产矿产金41.35吨,矿山铜11.87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121.12亿元,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

特别是面对2013年以来黄金价格的断崖式下跌和铜价格的大幅下滑,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经营困难和压力,中国黄金集团主动应对市场变化,通过采取优化“五率”、降低“五费”、降本增效、大宗物资集中采购等一系列有效举措,将成本领先战略上升为公司的核心战略,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2014年以来的两年里,仅通过优化“五率”和降低“五费”,合计增加效益超过8亿元。

科技支撑绿色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已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黄金集团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在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能耗的同时,更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近年来,黄金集团旗下企业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很多矿山采用全密闭循环工艺系统,所有生产废水均收集后返回流程,实现了零排放。依靠不断改进的技术工艺,中国黄金集团不断加大对尾矿资源的回收和利用。数据显示,黄金集团2014年完成残矿回收量528.85万吨,占全年井下采矿量1404万吨的37.67%,比2013年残矿回收增加了42.53万吨。

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与长春黄金研究院经过近十年的共同努力,攻克了铜钼分离技术这一全球矿业技术难题,目前钼的综合回收率已接近70%,为我国高次生低品位斑岩型铜钼矿的高效开发利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该项目已被国土资源部列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加以推广和应用。

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太平矿业有限公司长山壕金矿采用大规模露天开采及单体堆浸技术,引进了国际先进、国内首创的埋管滴淋技术和贵液池覆盖技术,保证了矿山在北方寒冷地区全天候的生产运营。

加强矿山安全环保

安全生产、维护生态安全是建设绿色矿山的必要条件,也是矿业企业责无旁贷的责任。近年来,黄金集团所属企业加大了安全环保治理投入,加强矿山尾矿库安全整治,开展矿山通风、防水、防采空区地表塌陷及提升设备等安全隐患整治,坚决淘汰落后设备及工艺,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安全环保先进手段和强力措施,使“三废”排放量保持下降趋势,排放达标率、工业“三废”处理率、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率不断得到提高,年年完成国资委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还有很多矿山建立了严格的污染源监测体系,将生态恢复和绿化复垦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中,保证了矿山绿色安全和谐。

近年来,集团坚持红线意识、底线思维,狠抓“三基”工作,重点开展了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核心的基础工作,以安全班组创建为核心的基层工作,以及以三级安全培训教育为核心的基本功工作。持续开展小秦岭区域坑口和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活动,关闭坑口506个,扭转了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加强安全培训工作,近3年累计安全培训52999人次,增强了全员安全意识。深入贯彻新安全环保法,淘汰了多项国家禁止使用的设备、工艺,开展了粉尘专项治理活动,逐渐步入了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建设美丽和谐矿山

黄金集团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特别是在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开发一方,造福一方”的理念,做到“积极回报社会,发展地方经济”,促进社会稳定、带动地方就业。

如在华泰龙公司甲玛矿区,公司组织农牧民共同出资组建了甲玛工贸公司,专门服务于矿山建设。公司已先后6次分红,累计分红850万元,使周边百姓得到了稳定的收入。公司积极开展“一帮一”结对认亲交友活动,公司高管、61名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定期至少深入贫困户家庭一次了解实际情况,谋致富的路子、想致富的法子、出致富的点子。截至目前,公司高管和6个党(总)支部平均为驻地群众解决困难20余件,中层助理以上干部累计为帮扶对象送去慰问品折合人民币15万余元。公司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用于甲玛乡的修桥铺路、水利工程、捐资助学、送温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央企政治和社会责任。公司还积极响应自治区“强基惠民”号召,派出工作队员入驻江孜县,5年来公司驻村已累计投入人力物力近1000万元,公司驻村工作队连续两次被自治区评为“优秀驻村工作队”。

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地处植被脆弱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乌山项目边开采边复垦,恢复植被和草场,已累计堆存黑土300万立方米,复垦面积达281.5万平方米,种植适宜树种6万余株,建设了花园式矿山。公司积极推行“惠民工程”,通过实施“养老保险、助学助教、创业致富、生活改善、文化融合、爱心传递”六大惠民工程,让地方百姓分享公司发展成果。积极解决当地牧民就业,先后安置呼伦贝尔籍各类人员454人,占员工总数的34%。其中解决矿区周边牧民66人就业,占适宜就业人数的95%。几年来,共上缴地方税费25.92亿元,占新巴尔虎右旗财政收入的50%以上,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已成为满洲里市人人羡慕的企业、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的名片、内蒙古自治区的央企代表。

在中国黄金集团所属矿山,人们传统认知中矿区尘土飞扬、河流变色的情形早已成为历史,新时期的矿区已是绿树成荫、山花烂漫,矿区与当地居民和谐共生、互利共赢的花园式现代化绿色矿山已经形成。“建一座矿山,绿一片环境;富一方经济,扶一方百姓;促一方和谐”,早已成为集团上下共同信守的理念与追求。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绿色矿山,既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也是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对社会的庄严承诺。新的时期,中国黄金集团所从事的“金色”事业,将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谱写美丽和谐、共赢发展的新篇章。

上一篇:边坡土体含水量对流变特性的影响 下一篇:浅谈计算机C程序运算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