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的高校团支部活力提升研究

时间:2022-07-11 07:22:57

基于新媒体的高校团支部活力提升研究

[摘 要]新媒体是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来传播信息的载体,通过新媒体,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感知外界的信息,并与外界进行及时的交流。通过调查了解广西高校团组织新媒体运用的现状,可以总结成功的经验,并对高校团组织新媒体运用的目的、意义、目标要求进行研究。探索运用新媒体为团支部注入新活力,适应新媒体特别是微博、飞信等发展所带来共青团工作的新情况、新挑战、新探索,研究运用新媒体平台下,符合社会发展节奏,能最有效地保证高校团支部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与深度,正确引导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通过课题组所在高校的试点实践,形成一套高校团组织在新媒体运用和实践中的科学方法、思路和工作制度。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 团支部 活力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1-0095-02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在网络背景下,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逐渐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这就要求团组织能够积极运用新媒体,并将其和文化、艺术、时尚等元素相结合,充分发挥出青年人内在的本能爱好和追求,让共青团鲜活地、有水准地、深度融入青年之中。新媒体可以对高校的团支部活动有一定的提升作用,通过与共青团工作的结合,不仅能整合团的工作资源,还能增强共青团工作的互动性,提升高校的团支部活力,促进高效的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高校团组织新媒体运用的现状

如今,对新媒体、对高校团组织的研究都着力于共青团组织全面运用新媒体的思路和理论思考,对高校,特别是基层团支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较少,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不够,对基层团组织的指导意义不大。新媒体平台的运用和工作形式较为单一,团员积极性普遍不高,活力还不够,缺乏自主性与创新性,团组织没有充分运用最新、最贴近时代背景的途径去开展共青团工作,提升基层团支部的活力。

在对广西高校团组织运用新媒体的调查中,新媒体对团组织带来的正面影响多于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使用的最为直接的代表,可以通过对新媒体的接触,了解当今最为新鲜的话题,而通过新媒体推出的个性化服务,例如BBS论坛,就能够让团组织对活动进行总结规划,可以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个性风格得到发挥。毕竟现如今大学生离不开新媒体,团组织更是如此。

二、基于新媒体的高校团支部活力提升的意义

基于新媒体的高校团组织积极运用情感、艺术、时尚等元素,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开展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共青团工作的时代性,使团组织更好地融入了广大青年之中。利用新媒体创新团的组织运行模式,不断提高共青团组织的工作效率,依托新媒体创新团组织生活方式,不断扩宽学校共青团工作领域,扩大基层团支部工作影响力,提高高校团支部的活力。[1]高校团组织新媒体的运用是进一步加强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团支部的活力和战斗力,锤炼基层团干部队伍的时代要求,促进了高校团组织实践育人的载体和形式的不断创新,推进了高校团工作的科学发展。

新媒体深刻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表达方式、聚集方式和接受方式,也深刻影响着共青团的整体工作,科学的地运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采用网络性的方式开展共青团工作,切实增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引领力,一直是各级团组织高度关注、努力探索的问题。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团支部处在一个核心和基础的位置,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潮流,加强高校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提升团支部活力,更好地把青年吸引和团结在团组织周围,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责和主要任务。

作为基层团支部,高校团组织要认证围绕“两个全体青年”的工作目标,运用新媒体搭建组织动员和活动的新平台,主动地与新媒体开展合作,积极整合现有共青团工作平台,充分融入时尚和新媒体元素,大力运用新媒体构建工作渠道、扩大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进入21世纪后,电脑网络的影响不可小觑,而团组织已经适应了新媒体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团员身上也体现了出来,但是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毕竟处于成长阶段的团员,面对新媒体的冲击,能否做出正确的抉择是高校共青团必须关注的问题。而团组织通过新媒体,例如论坛、QQ群等,可以探讨思想上的一些问题,让自己时刻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情绪,能够促进团组织对校园文化的建设。高校的团组织通过新媒体,能够让团员更多的靠近、贴近与体验社会,让他们与社会生活无缝接轨。[2]

三、基于新媒体的高校团支部活力提升途径

(一)团干部自身的素质建设

新媒体时代,要想提升团支部活力,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提高高校团干自身的素质建设。做好新媒体和文化工作,对团干部自身的政治素养以及理论素养有一定的需求。高校共青团干部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发展优势,将自身的政治敏感性进行提高。这样才能更加敏锐地观察到团组织中团员的思想动向,在掌握团员的思想动态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升团支部活力。如果没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就无法在与团员的交流中对大学生进行方向的指引,就会让团组织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甚至走向错误的方向。高校团组织的干部要通过多种多媒体手段,对一些有效、便捷的方式,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及时掌握时事动态,及时关注新媒体的更新,多注意沟通,只有积极的沟通,才能更加了解时事动态,才能更加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二)建立新型思政平台

高校团组织要想发挥团支部活力,需要充分发挥QQ、手机飞信、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建立新型的思政平台,进一步扩展学生工作的新局面。根据调查发现,高校中90%以上的学生都在使用QQ、飞信、微信等聊天工具,这是大学比较重要的聊天交友方式,只有充分重视,才能正确引领团支部朝着优良的方向发展。高校团组织要对聊天工具进行运用,注重QQ、飞信等新媒体的交互性。可以建立团员的交流群,让团员在信息群上进行充分的交流,组织团员就某一个问题进行探讨,这样还能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重复发挥新媒体的辐射力、影响力以及渗透力。

(三)加强阵地建设,占领“桥头堡”

高校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开展团支部活动,要达到提升活力的目的,需要坚持目光长远,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增加团总支和团支部的新媒体阵地建设。要占领高校共青团的“桥头堡”,建立新媒体下的团支部分支。新媒体时代下的团员有着广泛的爱好,不能对学生要求过于严苛,可以创造更加优异的条件,让学生创建自己的领地,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例如,利用新媒体,团委可以开设一些网站专栏,收集社团的微博群,这样就开发了小活动阵地,并通过团委的指导,让社团的建设更加精良。[3]团支部也要占领门户网站的论坛,例如百度贴吧等,但是不能进行“简单粗暴”的强制删帖,而是通过引导、主动疏导来增加团支部的活力。

(四)多样化的沟通方式

基于新媒体的背景下,可以通过E-mail和博客的撰写,来丰富高校团支部学生的工作经历,让自己能够有成长轨迹,记录生活、学习,让体会变得更加深刻。此外可以将学生工作扩展到网络之中,克服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限制,让网络对高校团支部的活动起到促进作用。例如,在调查广西高校团组织的过程中,就有一个案例,2009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孙某某,因为自制力较差,对网络游戏十分热爱。他没有较强的学习意识,在大一刚刚结束时就有4门课程没有及格,学习成绩也是排在班级倒数几名。这时候就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力量,通过E-mail、QQ等方式,让团组织与该学生进行沟通,这比传统的交流方式更得当,也能够让学生不断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学习机会,在心理和学习上都有积极的态度。而该同学在团组织的带领下,成绩得到了提高。

如何在基于数字和网络平台的彩信、微博等新媒体条件下,有效地向青少年传播声音、传递服务、传送活力,切实增强团组织对青年大学生的有效联系、有效服务、有效凝聚,提升共青团组织的号召力和吸引力,成了新时期高校团支部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提升团支部活力的关键指标。

[ 参 考 文 献 ]

[1] 谢相勋,彭巧胤.试论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2] 陆全华,吴加权.浅谈新媒体环境下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6).

[3] 李陆平,周斌.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创新与手机网络利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4] 朱武,张树辉,周建国.基于博客平台的高校团学工作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1).

上一篇:网络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下一篇:会计专业“四环双轨”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