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创建看职业教育发展

时间:2022-07-11 04:56:00

从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创建看职业教育发展

摘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建设,解决了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示范、引领全国中职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创建; 职业教育发展

Abstract: the national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l school, solve the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outstanding issues and explore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emonstration, the leading national secondary education development.

Keywords: national model secondary schools create;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10年6月,教育部了《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的文件,从而正式启动了1000所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从2010-2013年,国家财政重点支持约一千所中等职业学校,使之成为全国中职教育改革的示范,引领我国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模式。

我校于2011年成为第二批国家示范校创建学校之一,我参与了其中重点支持专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设计划的制定,经过一年多的示范校创建工作,对职业教育的今后发展,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创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计划中明确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即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对中职学校来说,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实用型、创新型”技术人才,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为此,我校提出了“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就业和招生为基本点”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办学理念。

以此为依据,学校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一是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推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专业课程教学,推进毕业生“双证制”;二是构建以“严格、活波、关爱”为目标的道德素质体系;三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为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岗位零过渡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应以工程实训基地建设为龙头,依托核心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巩固和建设一批与校内工学结合基地功能协调、有机衔接的校外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使学生在毕业前就能到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与企业共同构建突出使用新技术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创建对教学模式的要求

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计划对教学模式改革提出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大力促进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提倡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和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等教学手段。

依据国家要求,可以按照“工学结合四对接”(学习过程对接工作过程、专业课程对接工作任务、课程内容对接岗位标准、顶岗实习对接就业岗位)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现场实践的紧密衔接。加强实验、实训、信息化建设力度,优化教学环境,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探索完善“以施工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建设为载体” 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创建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改革师资培训体系,创新人事分配制度,吸引人才,稳定教师队伍;改善师资队伍结构,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目前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1)专业教师数量不足。随着中职教育的发展和生源规模的扩大,教师数量普遍不足,尤其是专业教师和有实践经验的实习指导教师数量缺口较大。

(2)教师科研意识不强,知识更新出现断层,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欠缺,大部分专业教师别业后就进入学校,缺乏实践工作经验,满足不了国家对中职教师“双师型”的要求。

(4)兼职教师缺乏稳定性,由于兼职教师在单位都为企业骨干,工作任务繁重,难以保证教学的连续性。

在具体操作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在建设期内,培养2-3名专业带头人、若干名骨干教师,聘请具有高级技术职务或技师以上技能水平的企业技术骨干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建设一支具有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能力的、能够引领专业发展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团队。使“双师型”教师达到专业教师的90%,具有高级工以上技能水平的达75%,学生满意率达95%以上。

四、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创建对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核心是引进企业的优质资源,加强与行业企业联系,缩小学校与企业间对毕业生培养目标的差距,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办学新模式。着眼于提高中职教育的发展,重点培养企业急需专业、特种专业所需人才,同时利用企业优质资源,促进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竞争力。

目前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有:

(1)校企合作还缺乏国家具体文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2)校企合作态度是校“热”企“冷”。

(3)部分毕业生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的需求。

在实际操作中,以“实训中心”建设为基础,充实完善专业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工作;加大布局合理、合作紧密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按照“合作共建、互惠互利”的原则, 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立专业学习工作站,为师生、企业员工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校企资源共享,联合培训工程技术人员、教师;与企业互换岗位。校企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服,送教上门服务。

总之,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建设,给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今后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

[2]姜大源 论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方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5.

上一篇:房地产泡沫的危害与防范 下一篇:浅论大提琴演奏中“想象力”和“心理素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