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分析

时间:2022-07-10 09:38:08

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分析

关键词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相关因素

近年来,剖宫产率日趋上升,现对5年来我院的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进行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5~2009年我院住院分娩产妇3252例。初产妇1962例,经产妇1290例,孕周35~43周;年龄18~42岁。其中剖宫产1280例。

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比各年的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剖宫产指征主要分为:①头位难产,包括头盆不称、产程异常、胎头位置异常、巨大儿等;②胎儿宫内窘迫;③妊娠并发(合并)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等;④社会因素,包括高龄产妇、珍贵儿、B超提示脐绕颈、无任何指征家属要求手术;⑤其他,包括胎膜早破、过期妊娠、臀位、羊水过少、瘢痕子宫等。

结 果

我院产科分娩总数3252例,剖宫产1280例,平均剖宫产率39.36%。5年剖宫产率逐年提高,分别为25%、28.28%、35.76%、43.39%和57.66%。特别是2009年增高显著,2009年与2005年相比,差异显著(P<0.01)。剖宫产指征的变化,见表1。

①胎儿因素包括胎位异常、臀位、胎儿窘迫、羊水过少、脐绕颈、巨大儿、过期妊娠、胎膜早破、前置胎盘;②头盆因素包括骨盆狭窄、相对头盆不称;③社会因素包括珍贵儿、无任何手术指征。在剖宫产指征中,胎儿因素逐渐增加居第1位,头盆因素虽呈下降趋势,仍居第2位,社会因素明显增加,成为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母亲因素趋于平稳。

讨 论

剖宫产率的变化情况:本资料显示,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两年来显著增加。2005年我院剖宫产率仅为25%,2009年我院剖宫产率增至57.66%,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15%标准,特别是头位难产和社会因素所致的剖宫产比例越来越大。

剖宫产率提高增高原因:①胎儿因素:占剖宫产指征的第一位。由于B超及胎儿监护仪的广泛应用,如臀位、羊水过少、脐绕经并非绝对的剖宫产指征,绝大多数均能经阴道分娩,而孕妇及家属多不愿试产,所有的臀位几乎都是在孕妇、家属的要求下行剖宫产;部分产科医生因顾虑试产过程中的意外情况而放宽了剖宫产指征;胎儿监护仪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对胎儿宫内窘迫能作出早期诊断,使诊断率提高;另一方面假阳性率也增高,为了胎儿的安全过早干预,使部分假阳性也实施了剖宫产,这是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之一。②社会因素:已成为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计划生育的开展,孩子的地位尤显重要。如孕妇及家属认为剖宫产的小孩聪明,这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升高。另外,现在大多数医院都开展了术后镇痛,使部分孕妇对手术后疼痛的恐惧心理大大降低。有些家属封建的择吉日、孩子入学年龄等人为规定孩子出生时间也使剖宫产率升高。以头盆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5年来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仍居第二位。其中,明显的骨盆狭窄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而相对头盆不称却灵活多变,往往在产程中发现。生活水平提高使巨大儿比例增加;宫缩乏力致产程延长未及时处理;枕横位、枕后位试产时间不足,孕妇、家属强烈要求放弃试产、拒绝阴道助产而以剖宫产结束分娩,均是造成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总之,降低剖宫产率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这一问题,只要从各方面入手,就可以有效控制剖宫产率。开展无痛分娩、导乐分娩、家庭式产房,消除孕妇的恐惧心理,增强孕妇阴道分娩成功的信心,降低剖宫产率。

表1 剖宫产指征的变化(%)

上一篇:皮下埋植避孕法210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