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鉴赏题答题策略研究

时间:2022-07-10 06:11:30

高考语言鉴赏题答题策略研究

高考现代文阅读是学生们最熟悉也是最头疼的一个领域,得分的情况往往也不是很理想。江苏自主命题以来,考试的题型往往也比较固定,有概括分析题、作用题、句子含义题、鉴赏题、探究题五大类。鉴赏题这个部分,分值往往是4-6分,但是一般的学生往往只能拿到2分左右。笔者认为这部分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容易拿分的。学生的主要问题在于概念不清晰,不明确答题的思路。本文从大纲对学生的要求、考试的形式和答题策略三个方面,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弄清答题方向。

一、 新《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和江苏《考试说明》中的相关规定是这样的: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这一部分指出,学生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应在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其中一点就是“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江苏每年的《考试说明》中都会有对学生鉴赏评价能力的考察,在2016年的江苏《考试说明》中就明确标出“现代文阅读阅读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考查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或戏剧作品”,其中的鉴赏评价这个等级中第一个考察点就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如2007年江苏卷现代文阅读一《麦天》:

“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4 分)

解说: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E 级。参考答案: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二、 考查的形式

从考查角度看,这类题目通常把考点设置在以下几个方面:鉴赏文章整体的表达技巧,鉴赏文章局部段落的表达技巧,赏析语言特色,赏析用得精当的词语、锤炼得精彩的句子等。

常见的设题形式有:

1.文中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或者哪些表达技巧),请赏析。

2.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赏析。

3. ××段描写了××内容,请赏析其表现手法。

4.请赏析文中的××词语。

5.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例如:

2006年江苏高考试卷中《一幅烟雨牛鹭图》,题目是这样的: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爱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2007年江苏高考试卷中《麦天》,题目是这样的:“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 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2013年江苏高考试卷中《上善若水》,题目是这样的: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

三、 应对策略

1.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入手。常见的表达方式有:描写、抒情、议论、记叙、说明五种,这五种表达方式中,最常考鉴赏题的通常是描写,偶尔考抒情、议论、记叙,基本不涉及说明。

答题时应注意题干所给的隐藏信息。比如2013年高考题《上善若水》的鉴赏题题干就是“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从题干来看,这道题目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表达方式,“不以描写见长”,那它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呢?所以答案给的第一点就是“以抒情议论为主”。

2.明确了表达方式,然后再结合这种表达方式常见的表现手法考虑。比如在鉴赏描写时,要考虑描写常用的表现手法,在考虑问题时就从描写的对象(《麦天》答案的第一点就是“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描写的角度、描写的手法等角度入手。描写的角度又可以是时间的角度、空间的角度、时空的角度、移步换景等。描写的手法又从描写的对象角度入手,如果是对人物的描写,我们就考虑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又分为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细节描写;如果是对景色进行描写,我们就考虑动静、虚实、点面、白描、工笔、渲染、烘托等角度。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2010年江苏高考真题《溜索》)

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分)

参考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如果是抒情,我们就考虑抒情的方式。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古抒怀、用典抒情、对比等。

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

参考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这道题目的题干中说“不以描写见长”,不是“没有描写”,所以答案给的最后一点是“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3.修辞。修辞分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积极修辞中,江苏《考试说明》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而消极修辞的概念比较模糊。消极修辞中的“消极”,不是表达意义上的“消极”的效果,而是与积极修辞――修辞格相区别的一种说法。它要求语言“表达得极明白,没有丝毫的含糊,也没有丝毫的歧解”。所以,我们一般认为像词语选择的特点(如叠音词的使用、拟声词的使用等)、语言的整体特点、语言的句式特点都可以算作消O修辞的范畴。

在命题时,有时是直接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有时是要求赏析语言特色。

比如:

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爱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2006年江苏高考真题《一幅烟雨牛鹭图》)

参考答案:第一段侧重对牛作静态描写;第二段侧重对鹭作动态描写。第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老牛雨中的状态。举例。第二段: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又如:

“猎雕收拢翅膀没有风声连影子都没有落在地上。它看见死神的阴影罩住女主人它能提前嗅到死亡的气息。猎雕急了急剧俯冲“轰”地一声炮弹出膛般砸向狼气流呼啸把狼冲得飞起来。猎雕撞在砾石上翅膀折伤在地上扑打。狼踅身一闪与猎雕面对面相住了。猎雕抬起一条枯枝似的腿把头翅膀里羽毛簌簌抖。狼龇牙狞笑飞贼害怕了投降了狼扭歪的脸皮僵住猎雕擦完喙佝偻着肩膀迈开长腿朝它走来。狼愣住了犹豫一下猛醒似扭身要逃。猎雕忽啦啦一纵扑在狼身上。仰面翻倒的狼四肢拼命抓挠一爪子抓住猎雕眼睛撕扯得眼皮滋滋响鲜血迸溅。猎雕疼得哇哇叫狼从猎雕抽搐的身体下爬出来仓皇逃窜。”(海门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车站上空的鹰》)

请简要赏析鹰雕和狼搏斗部分的语言特色。(4分)

参考答案:①多用长句,写出了雕、狼双方的即时反应,表现了当时气氛的紧张,争斗场面的激烈;②多处使用拟声词、叠音词,有形有声,形象生动,具有场面感;③运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把鹰雕和狼的搏斗过程写得惊心动魄,极具艺术感染力。(4 分,答到2点即可)

其实对这类题目的回答,应该首先明确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广义的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的概念更为宽泛,既包括表现手法,也包括表达方式。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首先厘清这几个概念。这些方法也同样适应于诗歌鉴赏。

上一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下一篇:做些“无用”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