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资料管理系统设计

时间:2022-07-10 03:17:17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资料管理系统设计

摘要:以系统开发过程为主线,介绍了系统的开发环境,需求分析,模块设计,VS2005基础数据库知识,总体设计和系统测试,包括系统结构图,功能模块算法流程,界面设计等等。最后对实现的系统进行优缺点分析,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完善的方向和方法。

Abstract: Taking the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 as the main lin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needs analysis, module design, VS2005 basis database knowledge, overall design and system testing of the system is described, including system structure drawing, function module algorithm flow, interface design and so on. Finall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realized system are analyzed, and the direction and method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ystem in the future are proposed.

关键词:物资管理;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

Key words: materials management;database;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159-01

1需求分析

在本文中,仓储管理系统的具体需求分析如下:物品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查询、登陆。

1.1 物品管理物品的主要信息包括:物品的类别、物品的编号、物品的名称和物品的警戒数量。此模块的主要功能有:对物品的信息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对物品的类别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根据物品的编号进行物品信息的查询。物品的主要分为:消耗品、临时借用物品、长期借用、个人物品及公用物品。消耗品分为:日常生活用品、办公用品等,临时借用物品分为:设备工具等。

1.2 入库管理当物品入库时,管理员根据此物品的编号找出此物品进行入库。入库的信息包括:物品编号,入库人,数量,价格,入库日期。当物品入库后此物品的存库数量增加。

1.3 出库管理当物品出库时,此物品的存库数量减少,出库信息包括:物品编号称,数量,领取人和出库日期。

1.4 员工信息模块员工的主要信息包括:员工的编号,姓名,个人物品和在借物品。此模块的主要功能有:对员工的信息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根据员工的编号进行员工信息的查询。

1.5 查询模块包括存库信息的查询,物品出库信息的查询,物品入库信息的查询。存库信息查询:可根据物品的编号或物品的名称进行查询出此物品的存库数量。物品出库信息查询:可根据物品的编号进行查询出此物品的出库信息。通过员工的姓名或员工编号查询该员工的个人物品和在借物品。

1.6 登陆模块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陆模式,不同员工分配不同的ID。其中,仓库管理员可以进行物品管理,信息的修改。普通员工只能进行物品信息的查询。

1.7 不同身份功能选择模块仓库管理员和普通员工均能进入系统,进行信息的查询,但只有管理员才有修改数据库的权限。因此根据登陆ID进入两种不同的操作模式,即管理员操作模式和员工操作模式。

2系统设计结构框图

根据课题需求分析得到系统总体结构框图(如图1),完成软件的最顶层设计。

3系统窗口的设计与实现

本系统采用的是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SD)方法。结构化设计是从建立一个具有良好结构的系统的观点出发,基于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成相对独立的模块的原则。总体设计将系统分解为许多模块,并决定了每个模块的外部特征:功能和各界面。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则要确定每个模块的内部特征,即内部的执行过程,包括局部的数据组织、控制流、每一步的具体加工要求及实施细节。通常采用传统的流程图(Flow Chart)来描述模块的执行过程。

窗口用于物资管理系统所有子功能模块的调用,具有以下功能和特色:①绑定菜单,以便于各子功能模块的调用;②界面美观,操作性强,界面能根据用户的需求,调整大小;③提供功能选择按钮,提高业务操作;④执行相应的权限操作。

4系统测试

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任何软件正式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测试以保证软件的正确性、容错性、可扩展性及运行速度等等。在该系统交付使用前,我们对该软件系统的所有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测试,测试的目的在于:寻找问题,纠正错误,提高系统技术能力,使系统早日投入运行。测试的参加人员除技术人员外还包括用户,最终由用户对每个模块提出问题或批示。分别采用软件工程中的“白盒法”及“黑盒法”。对于非计算,测试时看系统是否能够完成与业务相应的处理工作。假定用户登陆密码是“000000”,登陆ID是八位的,且若第一位是“1”,则识别为管理员,进入管理员系统,若第一位是“0”,则识别为普通用户,进入普通用户系统。

例如:登陆密码正确,且根据ID判定为是管理员(如图2)。

应综合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基本的预防措施是必须的。另外,必须经常检查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避免造成破坏。在本系统中采取的保护措施主要有:①合法用户才能登陆进入本系统。②后台数据库设置严格的身份验证,严格定义用户使用权限,保护数据不被破坏。③后台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即使系统遭到破坏,也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④经常检查和防护,及时发现新的漏洞,及时解决。

5结束语

实现基于网络的资料管理软件的开发与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对仓储业务的重点分析和设计,将实际的业务过程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化,并建立了比较友好的操作界面,较大地解放了劳动生产力,使工人的负担减轻,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亚林,毛晓东.仓储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入出库管理模块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4):1-8.

[2]曾宇容,王林,李艳.基于条码技术的现代仓储管理系统设计[J].科技管理研究所,2006,(7):1-8.

[3]曹彬.现代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1):1-6.

上一篇:论现浇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下一篇:低碳经济下电网企业的管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