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技术与教育的定位及其反思

时间:2022-07-10 01:14:05

观照:技术与教育的定位及其反思

英国著名教育理论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曾经指出,一切教育都传授技术和智能。教育离不开技术,也不存在没有技术的教育;教育不再独立于技术而存在,技术本身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是人类使用技术实现教育目的的活动。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一种选择与适应的结果。

一、定位:技术的教育价值与教育的技术逻辑

1、技术与技术的教育价值

技术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对技术含义的理解,人们从不同角度会作出不同的解释。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技术是人类在从事有目的的生产活动、科学实验和教育、管理、艺术等实践活动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认识和掌握的工具、方法、技能、知识及经验的总和。[1]它包括实体形态、经验形态和知识形态三大要素,并由此形成不同的技术结构。实体形态的技术与有形的、具体的物质工具、设备有关,可称为物化技术(即一般狭义理解的技术);经验形态和知识形态的技术与无形的、非物质的、智能的方法、技能及知识和经验有关,可称为智能技术。有关技术发展史的研究表明,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以手工技术,机械和电气技术及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三个发展阶段。无论技术处于何种阶段,它都包含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这两个方面。[2]技术和教育的本源都是社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这也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从这一角度分析,技术的教育价值,反映在技术变革对教育产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层面。所谓直接的影响是指技术直接参与教育过程,作为教育过程的工具、信息传媒,带来学与教的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改变。间接的影响则是指这种技术不直接参与教与学的过程,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其它方面的影响从而对教育产生影响,比如影响教育内容、人才培养规格等。[3]从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技术的形成、传播与应用事实上是一种教育过程。如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和广泛使用,所有使用电脑的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技术培训(教育),因此,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过程也是对使用者的技术教育过程。这样,技术在传播与应用的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因此,狭义的技术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技术不仅已经成为教育的内容,而且也构成了教育的大环境,变成了教育的新的方式方法。当今的教育已经明显带有现代技术痕迹,而技术也构成了当今教育的重要内容。[4]

2、教育与教育的技术逻辑

在中外教育史上,尽管人们对于教育的解释各不相同,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认识: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既要体现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又要促进人们的身心发展,这是一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统一的活动过程。一般来说,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教育对象(受教育者)和作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联系中介的“教育资料”。[5]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是主导性的因素。教育对象是受教育者,也称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资料主要表现为教育材料、教育手段、教育组织形式等。其中,反映教育内容的,与教科书有关的各种教学资源称为教育材料;教育手段既包括所采用的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包括运用的一切物质技术条件,如教具、设备、场地等。因此,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本身内含着手段、方法、设备等技术。“技术”内含在教育活动中,如果将其中的“技术”从教育活动中抽离,那么,教育活动将无法进行。[6]查有梁在《教育建模》一书中指出:“教育是科学,又是哲学;教育是艺术,又是技术。教育是科学、哲学、艺术、技术四者的综合。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如果不研究教育技术,这是不可想像的。”[7]因此,从教育过程上说,教育是人类使用技术实现教育目的的活动。当今社会,教育已经不再独立于技术而存在。在技术教育工作中,一方面教育是实现技术传授的途径和手段,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技术,另一方面技术教育把技术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技术为内容的教育形式。美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先驱詹姆斯·芬恩表示,像美国这样一个科学与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占首要地位的国家,社会系统要求教育系统不断提供充足的科学家及各种技术人员。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使得技术进入教育的范围,成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职业技术教育)和教育的内容(技术类课程)。如果我们采用技术活动论的技术观,那么,作为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育的技术特性与技术的教育价值,在教育目的与提升教育效率的期待中合二为一。[4]

二、反思:教育的保守性与技术应用的滞后性

1、保守性与“自我保存”属性

大约在1985年,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世界重大教育问题》等著作中,中国学者初次接触了一个陌生的命题,这便是学校具有“自我保存”的功能、教育具有“自我保存”的属性。[8]“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重复,重复地把上一代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知识传给每一代。因此,和过去一样,教育体系负有传递传统价值的职责,这是正常的事情。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教育体系倾向于构成一种时间上和空间上密封的体系,为什么它们主要关心它们自己的生存和成功。因此,体系看起来是内向后退的。所以教育本身是保守的。”[9] 教育“自我保存”属性,指的就是教育的“重复性”、“封闭性”与“保守性”。“重复性”,指的是它总是倾向于重复人类社会已有知识经验和道德规范;“封闭性”,指的是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封闭,特别是与发展中的社会隔绝;“保守性”,指的是它作为为社会服务、并由习惯所统治的一种结构,会自然而然地倾向于维持和巩固一定社会和教育体系及其价值。[10]教育“自我保存”的属性根植于其固有的传递文化的基本职能。重复性、封闭性和保守性,这些词不含任何贬意,实际上指的是教育体系的稳固性。张楚廷在《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教育的保守性是人性在教育上的体现,人性是教育良心的来源,亦是其保守性的来源。”“教育保守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正是使人的本源不致丧失,教育所保守的是人的本性,也因此成为教育的天性。”[11]正是由于“自我保存”属性及其功能的作用与影响,教育不可避免地的呈现出保守性。

2、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滞后性

马克思曾经指出, 技术的发展将引起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改变。从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历史考察,技术与教育关系问题的表现形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及其应用推动了教育的巨大发展,如技术变迁影响了教育形态的变化、技术革新丰富了教育的组织形式等;另一方面,就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的变化而言,教育领域相对来讲还比较保守和滞后,当今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远远滞后于技术的发展。正如美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描述的:“一个19世纪中叶的外科医生神奇地穿过时间隧道来到一间现代的手术室。所有的一切对他而言都全然陌生……现代技术已经完全改变了外科医学的面貌。但是,另一位19世纪的教师也搭乘同一辆时光到了现代化的教室,那么除了课程内容有一些细枝末节的变动外,他可以立即从20世纪末同行那里接手工作。”[12]百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其他领域的巨大变革,而现代技术对教育为什么没有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教育不属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而是属于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从教育的本质属性来看,人才的优劣关乎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教育是不允许失败的,这就注定了教育在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变革自身形态的过程,往往保守多于创新,维持多于改变。[13]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也就自然而然成为技术使用最少、变化最慢的领域。从教育的过程来看,一方面,教育者所采用的技术是后天获得的,而不是天赋的,这就意味着教育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失败的风险。另一方面,教育的对象是人,技术是把双刃剑,技术应用于教育这个特殊领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它会影响着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4]这就使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更倾向于为教育的保守。从教育过程的结果来看,教育产品的检验标准和过程要比物质产品复杂与长久。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于教育活动的周期较长,教育活动的成效又要在活动周期完结后较长的时间里才能充分显示出来,更由于个人成才受到主客观多方面的影响,很难从一个人的成才中把教育的功效所占的比重具体确定下来。[5]

三、观照:以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1、教育的需求与技术的“适者生存”

从技术与教育关系的历程考察,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教育的保守性是由教育特有的文化性和自身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并非每一种技术都能进入教育领域,并在应用过程中获得广泛的认可。技术发展与普及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技术必须适应它所运用的领域和对象的特殊性。[15]从教育功能来说,教育功能涵盖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两个方面,教育总是选择那些促进其功能发展的相关技术;从教育过程来说,教育总是选择那些与促进教与学有关的技术。卡耐基教育委员会曾经指出:“技术应该为教学服务,而不是相反。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时,决不能为技术而技术,也不能因为别的学校采用了某种新的教学技术,自己仅仅是由于害怕落后,而同样也趋之若鹜,这样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实际上在教学中使用了某种复杂的教学技术,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能改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关键的问题在于教育者是否真正理解了教学技术与教学过程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教学技术的运用是否符合学科的特点……”[16]从传播学的视角,教育活动是一个信息传递、接受的过程;从社会学的角度,教育是一个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就教育对技术的选择来说,前一个过程主要集中在传播工具(媒体技术),选择的标准在于它们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即对媒体技术提出的要求是,在信息传递载体和方式上的变化,力求提高传递效率;后一个过程主要集中在技术的有效应用(智能技术),选择的标准在于它们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对智能技术提出的要求是,在媒体技术的运用过程中立场的变化,即是从教学—学习—社会化学习的过程,力求体现人的全面发展。[17]教育的需求对技术的“适者生存”作用,使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更倾向于为教育的保守,但教育在固守其本真的同时,需要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迁。[13]

2、通过教育自身的变革适应技术的发展

教育的发生、发展及其运行是有一定规律的。这种内在的规律性,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和要求,揭示了教育活动许多本然的属性,因此它在一定意义上是必须坚守的,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轻易改变或违反的。[11]教育具有保守性并非意味着教育是一成不变的,它是相对于教育的革新性而言的。在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教育一方面坚守着,一方面改变着,并在坚守和改变中发展。[13]教育的生命力源泉在于:它的健康取决于它内部各种不同机构,如行政部门、教学专业以及一大批作为教育存在理由的年轻人之间的协调,还有包围着教育并从不同角度观察教育的家庭。[5]“教育能使自己再现,也能使自己更新”[9]由于教育的“自我更新”源于教育小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矛盾关系,教育行政、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矛盾必然促使它们之间通过协调、变革而维持相互关系的动态平衡,这样就不能不使教育具有某种自我更新的性质。[10]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不仅深刻地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方式,也使教育在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当信息技术步入教育这个极为复杂的人文学科的时候,其发展遇到了比其他领域更为激烈的争论和障碍。但技术支持下的教育,直接或间接地会导致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的出现,这些新知识、新观念的积累会引发教育和社会的更新过程。桑新民明确指出,造成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不在技术本身,而在技术之外。[2]陈旧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体制、教学方法等束缚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抑制了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限制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了让技术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最迫切的还是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变革。因此,观照技术与教育,教育要通过自身的变革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从技术与教育的关系视角,探讨如何以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只是一种尝试性的研究。其价值不在于研究的结论或结果,而在于在研究过程中对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彭绍东.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命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0,(10):18-22.

[2] 何克抗,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单美贤.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技术教育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4] 焦建利.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5] 陈桂生.教育原理(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王仕杰.教育技术内涵的多视角考察[J].电化教育研究,2010,(10):32-37.

[7] 查有梁.教育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21.

[8] 陈桂生.“学校自我保存功能问题”的再认识[J].江西教育科研,2004,(11):9-10.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0] 李小融.论教育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双重性[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4,(10):9-15.

[11] 张伟,秦德林. 保守性:不可或缺的教育“天性”[J].江苏教育,2009,(5):37-38.

[12] (美)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6:258.

[13] 朱爱芝,等. 从教育的保守性看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滞后性[M]. 中国电化教育,2009,(12):10-13.

[14] 黄伟琳,等. 从技术的两面性看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双重影响 [J] 中国电化教育2009,(9):23-25.

[15] 申仁洪. 计算机教育应用的反思[J]. 电化教育研究,2002,(3):23-28.

[16] 赵国栋.论西方教育界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和争议[J].比较教育研究,1998,(5):27-30.

[17] 王全.教育、技术与社会——中国大陆教育技术研究1978~2005 [D]华东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李梁(1965年—),男,上海人,上海大学社科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上一篇:中职学校现代德育工作的取向 下一篇:创新县域班主任管理培训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