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困扰中小学生

时间:2022-07-10 06:26:55

睡眠不足困扰中小学生

“上学最早的人是我,回家最晚的人是我,玩得最少的人,作业最多的人,睡觉最迟的人,最累最困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这首根据流行歌曲编成的校园童谣,真实地反映了许多中小学生所面临的现状。

在去年召开的“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呼吁出台硬性规定,让孩子晚半小时到校;有代表甚至要求立法,以保障学生必不可少的睡眠。

1999年,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开展了“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大型调查,对6岁至14岁的城乡少年儿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46.9%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9小时睡眠标准,其中,小学生和初中生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的占8.2%;7小时的占12.6%;8小时的占26.1%。

由于社会各界的强烈呼吁,2001年3月8日,北京市教委对中小学生作息时间提出了硬性要求:在到校时间上,小学生不得早于7时50分,中学生不得早于7时30分。在离校时间上,小学生一般不晚于16时30分,中学生不晚于17时30分。在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上,小学生不超过6小时,中学生不超过8小时。还要求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小学一年级一般不留书面课外作业,二、三年级的书面课外作业量一般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一般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一般不超过1小时;中学每天不得超过1.5小时。

那么,人大代表的呼吁和有关地方政府的规定是不是真的能保证孩子们睡个好觉呢?

变变观念睡个好觉

江开达 曹秋云

在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不光是成年人感觉到压力,连中小学生也“在劫难逃”。他们都想多花点时间学习,以争取或增强自己在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尽管人大代表强烈呼吁,国家教委明文规定给中小学生减负,使他们有充足的睡眠,以利于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但具体到某个中小学生身上,其睡眠量的多少,则完全取决于学生本人及其家长。不少学生迫于考试、升学的压力而减少睡眠时间,延长学习时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再就是有些家长,不管是为孩子的前途着想,还是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未实现的梦想,给孩子施加压力,让孩子尽可能延长学习时间,以不负自己的“厚望”。当然,老师们同样希望学生们宁肯少睡一会,也要多花点时间学习,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所以,如果老师、家长和学生本人对睡眠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观念,孩子要睡个好觉的事恐怕很难落到实处。

睡眠和学习有没有矛盾

常言说:“睡好才能学好”。睡眠专家研究认为,睡眠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两种。前者有利于智能发育和脑力的恢复;后者则能促进身体的发育和体力的恢复。中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和长知识的阶段,两种睡眠都不能缺少。这里并不是说睡眠能长知识,而是说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才会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去接受新知识,使学习效率明显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搞疲劳战术只能适得其反。但是,有很多人往往容易忽略这个问题,总觉得应该发扬“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要知道此精神可嘉,方法不可取,尤其是在当今讲求高效率、高产出的时代。

可见,那种“睡眠会占用学习时间”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家长和学生对这笔账要算得清楚,千万不要将睡眠时间“搭”进去。

睡眠和健康关系有多大

睡眠对于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据研究,儿童在熟睡时比清醒时生长速度快3倍。这是因为孩子入睡后,生长激素的分泌较多,生长激素可促进骨骼、肌肉、结缔组织及内脏生长。故睡眠对于青少年儿童具有恢复精力、体力和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目前,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睡眠不足的问题。这些“欠睡”的学生除了白天在课堂上打瞌睡,直接影响学习外,其身体健康也受到了损害。从近期影响来讲,中小学生睡眠不足时易出现疲倦、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易激惹等情况,甚至会有攻击行为。从远期影响来说,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造成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紧张,还可能造成以后长期的睡眠障碍,甚至影响身体和智能发育,达不到其应有的发育水平。法国有项研究表明,睡觉少的孩子常伴有口吃等言语障碍,比睡眠充足的儿童显得呆笨。眼科专家研究提示,儿童近视与睡眠不足有关,儿童睡眠不足可引起全身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眼睛局部自主神经亦会受到影响,而出现功能紊乱,导致近视。

既然睡眠对健康这么重要,我想没有人会那么“只顾眼前利益”吧。

睡眠时间越长越好吗

睡眠不足,的确有很多坏处。那么,是不是睡眠时间越长越好呢?当然也不是。盲目地无限制地增加睡眠时间,不只是耗费时间,对身体也不利。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成年人随睡眠时间的延长,其心脏病突发和脑卒中致死的比率增加,因为睡眠时血液循环缓慢,不仅影响新陈代谢,还增加心脏或脑内“污垢”的沉积。故从兼顾中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生长发育来看,睡眠时间宜适度。

制订自己的睡眠时间表

学生和家长不妨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订一份属于自己的睡眠时间表。

睡眠时间的长短,个体差异很大,应以个人实际需要而定。一般地说,5~10岁的儿童每天睡12小时;11~12岁,每天睡10小时左右;13~20岁,可减少为8小时左右。具体到每个人,可依据睡眠充足的标准来推算自己最合理的睡眠时间。

如何判断睡眠是否充足呢?一般地说,一个人在一次充足的睡眠后,会感到精神振奋,心情舒畅,整个白天劲头十足。有专家曾提出,睡眠良好的标准是:①入睡顺利,入睡时间在10~15分钟之内;②整个睡眠过程从不觉醒;③觉醒后有清爽、舒服的感觉。

只有睡好了,才能学习好、身体好。所以,奉劝广大的家长、老师和同学们:变变观念,睡个好觉!

上一篇:切尼,副总统还能当多久 下一篇:莫乱“介入治疗”子宫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