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学中渗透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

时间:2022-07-10 06:04:33

德育教学中渗透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

摘 要: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培养方向发生了转变,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作为培养重点,职业核心能力主要是针对学生就业方向而应具备的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学校将对其的培养渗透到德育教学中,转变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强化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色。

关键词: 德育教学 职业核心能力 培养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更多,同时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现代企业对人才的学历门槛有所降低,但用人也越来越实际,能力门槛在提高,同时对素质的要求也更严格。可以说,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综合能力不仅仅是技能,还包括职业道德素养、职业规范等。因此,学校应注重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1.职业核心能力概述

职业核心能力适合于任何性质的工作,在工作场合,职业核心能力具有普遍性。企业单位在开展组织职业活动时,职业核心能力起到了支配和主导的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职业生涯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对人的终身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职业核心能力的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即功能性技能、内容性技能和适应性技能。在学校中,为了更好地开展职业教育,教育专家在教学实践中提炼出职业核心能力,这种能力在专业、方法上体现出来,职业核心能力的内容主要包括与人沟通的能力、自我提升的能力、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重点。

2.职业核心能力的基本要素

在德育教学中,应将职业核心能力渗透其中,并在各类课程体系中体现出来,同时还要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方法等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其内在要求,学校应该抓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

(1)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制订培养方案。学校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环节出发,围绕学生的就业能力展开教学活动,明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根据社会需求制订培养方案,构建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以教学过程为主导,设置适合的教学内容,将职业核心能力的综合培养贯穿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确保教育教育全方位地服务于培育。

(2)职业核心能力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都提出了要求。学校要在教学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就要改革现有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整合,有计划地实施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3)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对师资队伍有所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得到自我的提升,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同时也可以利用学校内外的资源,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

3.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德育教学涵盖诸多内容,涉及多学科的教学,学生要不断探究,教师要以学生为培养目标,将职业核心能力渗透到德育教学中。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职业核心能力渗透到德育教学中,二者相互融合渗透。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就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合作的过程。首先,教师要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确定各个小组的目标。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对教师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以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其次,小组分好后,各个小组要拟订方案,明确各组的任务,以及做好小组分工工作,以便在制作过程中有效控制过程;再次,在实践过程各小组要在教学实践内完成,但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小组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前期方案做出修改。这个阶段不仅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个过程是学生之间相互建立信任的过程;最后,在小组实践的最后,教师要让学生汇报完成任务情况,最好是以口头的形式增进彼此的交流,通过书面形式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自评和互评,这一过程是自我提高的重要过程。只有学生都参与了实践活动,自身有了体验的机会,才能通过竞争与合作,有效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共同感受和分享其中的得失。

综上所述,职业核心能力是在德育教学中培养起来的一种能力,是对德育教学内容的一种补充。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就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想,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发挥潜力,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2008-05.

[2]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建设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3]蒋兴加,姚彩虹.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探讨[J].广西教育,2011(3).

上一篇:生活是每一天的积累 下一篇:走出自闭,敞开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