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时间:2022-07-10 05:54:07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摘 要: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学生如果对数学没有兴趣,那么对数学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就不能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就不能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兴趣;数学;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所从事的各种各样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活动动机、兴趣、爱好引起的。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教师才能有效地运用和发展这方面的能力,才能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才能进入探求知识的海洋。因此说,只有融化在兴趣里的知识,才是有生命力的活知识。可见,所有能力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数学兴趣重在培养,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论述。

一、设疑激趣

由于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在这种情形下巧妙设疑,会使学生在心里形成一种急切期待掌握、渴望学会的心理状态。学生的求知欲大大增强,他们的积极探索能力才会得到充分发展,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一石击起千重浪”的效果。

二、以情激趣

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交流,是提高学习的无形动力。学生是一个认知与情感均衡完善、完整的人,学生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乐其学”。例如,教学“元、角、分”时,和学生一起做指币的游戏,使他们在玩中会学,对学生信任,看到长处,多给学生表扬和帮助,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敢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产生和谐的共鸣,能增进相互间情感的交流,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由喜欢教师而喜欢学习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

三、以动唤趣

在知识改革的浪潮中,教育的任务已不再是向人脑的“仓库”里装知识,而是运用以动唤趣的手段教给学生自己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使所有人的创造都结出丰硕的果实。

这样就需要多给学生活动的机会,我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时,就采用了实物演示,动手操作,游戏等形式,让学生直接感知和体验,这样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学生就能轻松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从而,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过程中,学生对数学学科感兴趣,就会肯于钻研,乐于求索,就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变苦学为乐学,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也才能学好数学这门功课,促进兴趣的发展。

(作者单位 吉林省扶余市得胜镇第一中心小学)

上一篇:《磁铁有磁性》的教学设计 下一篇:小学英语课堂多样化教学的构建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