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还是手机?

时间:2022-07-10 05:21:41

汽车,还是手机?

我个人认为,电子和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会让汽车未来越来越像一台移动设备,外观的造型设计则可能会越来越趋于平庸,或者同质化。

现在,这个现象已经比较严重了,尽管不同品牌的汽车设计师都在试图努力改变这一点,但我看到的一个现实是,汽车的设计正变得越来越实用,越来越功能化。

就如同手机一样,可能早期还会出现圆形之类的奇怪造型,但渐渐地大家都会趋同,尤其iPhone出来后,更是都选择模仿它的外观。车也一样,一款成功的车型出来后,只要选择模仿就行,如此成本会大幅度下降,所以越来越少汽车品牌有动力去在外观上突破自己。

对于诸如Tesla这样在车内安装巨大触控屏的做法,目前也有两种声音。一种声音觉得这是一种粗鲁的方式,另一种声音则觉得没什么问题。

我开过一些带触控屏的车,也遇到过触控屏死机重启的状况。可能对于电脑来说这不是什么问题,但对于汽车,会造成很大挑战。再比如触控屏对车内温度的影响,或者操作失误造成的影响等等。随着触控屏的出现,可能会出现很多以往想象不到的问题,这都是需要设计师重新思考的。

我个人比较喜欢新东西,哪怕会有种种问题,还是会喜欢使用触屏。我觉得未来这也会成为汽车的标配。未来汽车的内饰,我认为主要会有两个东西,一个是触屏,另一个是语音控制。以往的机械式按钮,我觉得会被淘汰。

可视化信息的未来设计方向还是会以简洁为主,尽可能用最少的按钮实现最大化的功能。现在很多汽车都采用隐藏式按钮。触控屏也体现这样一个大趋势。

至于新能源技术的影响,我觉得对于汽车外观,不会带来迅速的改变,否则消费者会不愿意尝试。对于内饰则可能会造成很大影响。比如电动车,如果电池很大,会导致内部空间变小,车内的地板理论上也会比正常车低一点,因为不需要布置驱动轴之类的东西,总之会带来一系列的改变。

IT业其实一直很想进入汽车业,毕竟这是一块很大的市场。而电动车也解决了很多问题,他们不用再做发动机,变速箱也比过去简单,全都是由电机来带动,只需要把车身的总布置做好,相当于降低了门槛,大家只是在电池技术方面进行竞争,所以对于科技企业来说很有优势。

传统汽车公司层面,我觉得过去几年来在设计方面比较重要的事情是宝马研发的轻量化材料,它是一种碳纤维增强塑料,会用在i3和i8电动车上,可以使车身重量大幅度下降。这种材料的大规模应用,也会对汽车外观带来很大改变。比如以后某一零件坏了,可以把这部分材料割下来,再粘一块新的上去,和传统钢材和铝制的汽车工艺是完全不同的。

但未来科技给汽车设计带来的改变,我认为还是在人机互联方面,即所谓的互联驾驶。汽车和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想象空间会很大,比如信息交互、社交方面。外形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功能会越来越重要。

上一篇:关于可穿戴的N种想象 下一篇:新锐“设计师”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