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的小组互助学习

时间:2022-07-10 12:51:36

物理教学中的小组互助学习

新时代的教学观,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成长需求也要求教师更新观念,寻求方法;学生的知识不再需要被动接受,而是渴求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去体会求知的困惑与乐趣。为此,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互助学习的热情,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一、创设问题生活化

物理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成为物理学科学以致用的独特魅力。而“问题引领”是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第一步。为此,教师创设系统的生活化的问题,不仅能引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方向,还会养成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动脑思考的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样也就达到了物理教学真正的目的。

二、小组学习常规化

既然困惑已出,那么如何释疑解惑,就是摆在师生面前的问题所在。是教师讲,还是学生自学?学生自学要如何学?能否达到学会的效果?针对物理学科探究性、实验性强的学科特点,我建议教师要先明晰问题即探究任务,然后让各小组自主想办法研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后,展示各组的学成效果。这样方法不一、思维多元,学生会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体会困惑,分享学得的喜悦。

(1)建立有效的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人员不必多,4人为宜,其中优秀生1名,中上生1名,中下生1名,后进生1名。优秀生与后进生、中上生与中下生、优秀生与中上生建立学习上的师徒关系。搭建组内竞争、组内合作的互助学习的新型同学关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引发组内多元化的思维,使知识探究的深度与广度在小组研讨中得以拓展。

(2)开展良性的小组评价。既要开展组内评价,也要开展组间评价。组内1号~4号同学建立师徒关系,进步与退步情况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细胞”;组间1组~10组学生,每组的进步与退步情况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单元”。借此,搭建起学生探究互助学习的良好的“班集体”。评价以进步、退步、进入优秀生、及格生为奖励依据,在班内形成“不比分数,比进步;不比名次、比优秀”的良性的评价体系。

三、教师点评精准化

开展小组学习,学生会暴露出诸多的问题。这时候,教师的讲评,既需要组间巡视、精讲,又需要教师汇总情况,把共性的问题、富有新意的思维,放到班内精讲,借此达成夯实基础,创新探究的学科学、用科学的教学目标。

总之,在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既需要学生有发现生活中和问题的眼睛、思考问题的头脑,更需要运用学得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大胆实践。开展小组学习会养成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严谨的多元思维,养成探究科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三屯营中学)

上一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下一篇:重视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助力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