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课外作业布置

时间:2022-07-09 11:01:21

浅谈小学英语课外作业布置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在英语教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让学生从作业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时要精心设计练习,在难度上要讲究一定的坡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做到环环相扣,逐步提高。同时,教师应该关注到学生间现有英语水平的差异,防止作业一刀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成功感和自豪感。针对我们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建议如下:

一、趣味性作业,让学生学得更有趣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倡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把趣味性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了解自己的学生,注意发现和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问题,并以此作为作业的素材,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比如,教学表示数字单词时可以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家里有关数字的信息,并让其在小组里交流。学生除了收集电话号码、门牌号外,还收集了全家的生日、身高以及自己的零用钱等。有的学生甚至还调查了自己家里一个月用了多少度电和多少吨水,统计自己一天做多少道数学题。不难看出,这些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而又趣味浓厚的作业,不仅达到了让学生复习了所学知识的目的,还激发了学生的智力潜能,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接受新知识和进行创造性学习。

在教授颜色的单词,如red,blue,green,black,white,pink,or-ange等,可布置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哪些东西带有这些颜色,把它们画下来,并带来向同学介绍“The sun is red.The sky is blue.The snow is white…”这样学生有兴趣去做,乐意把自己画的图画向其他同学展示,会努力把头脑里积累的单词和句子说出来。作业就能做到有趣味性,学生在复习所学知识的同时,还激发了智力潜能,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和进行创造性学习。

反之,机械的抄写、重复呆板的练习只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无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体会学习英语的乐趣,这样也势必影响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

二、基础性作业,让学生学得更有效

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虽然抄写是一种最为简单的方法,但要避免无质量的重复抄写。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个心理学家要求十几个儿童进行画图练习。画了一张,要求再画一张,就这样连续画了10张。结果发现,孩子们越画越马虎,所画的画也是一张不如一张,这就说明练习量的多并不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质量。过多的练习只会减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有的学生开始讨厌上英语课,即使孩子认为画画是一种乐趣,到最后他也会觉得乏味,枯燥。所以我们的作业一定要“少而精”。

我们应该遵循学生“先快后慢遗忘规律”和“学以致用”来设计这类作业。如,对刚学的词句,一开始可以布置给学生少量的抄写作业,但一定要避免大量重复的抄写,可以根据学生的层度布置抄写作业。

另外,在小学阶段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给孩子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语感是从不断朗读中潜移默化而来,优美的语音语调也少不了反复的听各种形式的范读。但应避免单调的机械重复的听读,不致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可以要求学生用录音机把自己朗读的单词或对话录下来,带到课堂上放给同学们听,互相交流,互相评价,互相欣赏。此外定期进行一些英语朗读比赛,对话表演,让基础的训练适合学生基础教学的特点。

三、启发性作业,让学生思维更活跃

敏捷的思维能力是交际应变能力的根本条件。因此,教师除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对学生进行思维方面的训练外,作业设计中也必须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教完PEP Book 7 Unit1 How do you gothere?后,教师可拿出一张青岛地图,让学生用已学句型和知识进行叙述,或看图说几句话,或设计外宾在问如何去青岛某景区的情景对话。这不仅能训练学生口笔头表达能力,而且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对学生回馈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偏差甚至错误,一是不要害怕,因为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去解决问题,才会不断完善自己的作业设计;二是注意采用适当的纠正方法,既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有能进一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精神。

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任务型教学”的精髓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应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小学阶段所要学的英语,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例如水果、学习用品、家庭成员名称、家庭生活用品等等,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学完这些单词后,我布置他们将这些物品归类,贴标签,如book,pen,table等。为了美观,学生们用心书写单词,贴在各类物品上,布置成一个个美丽的小房间、小文具店、小家具店等等。这样既能帮助记忆单词,也能提高书写水平。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关观察记录的作业,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然后再到课堂上用英语汇报记录结果。如学完PEP book 6 U-nit2 My Favourite Season‘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New York?’后,可以布置学生观察本市一周的天气并完成记录表格。然后让学生根据记录在课堂上做上一个周的天气情况汇报。孩子们都能乐此不疲地完成。这类实践作业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并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许多英文商标、中英文广告、标牌。因此我布置他们自己去收集,摘抄。学生兴趣盎然,反馈回来的作业十分丰富。例如“CCTV(中央电视台),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YAHOO(雅虎),KFC(肯德基)”等等。而且我还推荐学生收看一些英语动画节目,如“小神龙俱乐部、快乐英语”等,这样他们既欣赏了节目,又学到了英语,可谓一举两得。通过这个作业,学生对自己能发现并学到这么多身边的英语而高兴。如果用一个本子及时记录下来,长期积累,收获可观。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兴趣,增长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自觉学习意识。

五、多样性作业,让学习变得丰富多彩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作业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作业完成质量。因此作业不仅要求抄写几遍单词和句子,进行重复的听读练习,更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应倡导实践、探究和合作的新型作业方式。教师应从不同角度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例如,利用中秋节、万圣节、圣诞节、春节等中西方的传统节日,定期让学生编写英语小报或制作英语贺卡。动手制作的过程也是学生全身心地体验学习英语的快乐和成功的过程。他们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自编对话、儿歌和故事,并配上插图。让他们把这些小报张贴在教室的墙上供全班同学观摩。学生在相互观摩中其成就感油然而生。学生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了解了生活,观察了自然,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结合起来,增强了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六、层次性作业,让学生人人有所收获

新课程理念倡导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俗话说“五根手指伸出来,有长有短”,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所以,面对全体,就要考虑每个层面的学生进行分层练习。这样设计练习能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我们多为学生提供充满趣味的、形式多样的“套餐”式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其中至少一项完成。

如学习了Book 5Unit1‘My New Teacher’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项作业:(1)写一写:用英语写一篇小文章介绍你的老师。(2)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My new teacher’并录音放给同学听。(3)画一画:根据课文描写画一画你的新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4)讲一讲:把课文改编成英语小故事,讲给父母听。(5)猜一猜:好好观察你的老师们,找出他们的特点,设计成英语小谜语让同学们猜猜。在布置作业时,教师不能硬性规定哪些学生做哪类作业,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对于学习有余力的优等生,特意补充一些难度较大的附加题。他们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满足了优等生更高的求知欲,使他们感到学习有了成就感。中等生和后进生减轻了心理压力,有了跳一跳也能有摘“桃子”的机会,增强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这样作业内容分层、数量分层,在内容安排上有较合理的梯度,让具有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关注了每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总之,教师应以《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从学生的需求、目的、兴趣出发,以学生为中心,选准方法,安排教学过程。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心设计的作业也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教师应该像对待课堂教学一样着眼于英语作业的有效设计,少设计一些机械、重复性作业,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让学生主动实践、探索、参与与合作性的作业。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调动到最佳状态。教师只有设法让学生喜欢上英语作业,才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作业中得以升华;使其技能在作业中得以掌握;使其能力在作业中形成;使其思维在作业中得以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形成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周晓燕.“英语作业的改革与创新”《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

[3]张鸿鹏.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英语的主动性[J].《教育艺术》,2004.(1)

上一篇:小学语文朗读存在的问题及方法 下一篇:如何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愉快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