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增添新活力

时间:2022-07-09 07:00:05

为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增添新活力

近年来,河南南阳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坚持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为方向,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实行集中投入、规模开发、整体提升,实现了项目区粮食持续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业显著增效,有力推动了南阳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引领南阳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多措并举,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南阳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牢记确保国家粮食战略安全的政治责任,切实把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中之重,把“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作为中心任务,不断改善农业基础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南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南阳共投入土地治理项目资金6.1亿元,累计改造中低产田86.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63.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2.9万亩,新增除涝面积43.3万亩,改善除涝面积34.1万亩,改良土壤58.9万亩,完善农田防护林(折实)4.89万亩。据测算,在单位生产能力上,每改造一亩中低产田可提高粮食产量100公斤以上,棉花20公斤以上,油料40公斤以上。

“十一五”期间,通过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实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亿公斤,占南阳市同期新增粮食产量的40%以上;同时新增棉花556万公斤、新增油料1180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3.5亿元。通过开发治理,一片片农田呈现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生产设施配套齐全的崭新面貌,项目区已成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示范区、样板田。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南阳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牢牢把握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优势,紧紧围绕优质粮、棉、油、烟、蔬菜、中药材、林果、畜牧、食用菌、水产十大特色产业,坚持打特色牌、走特色路的产业发展战略,大力扶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努力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有力促进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5年累计扶持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项目73个,迅速形成了一大批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具有明显南阳地域特色的支柱产业。扶持的西峡“果药菌”、新野蔬菜、桐柏茶叶、淅川小辣椒、卧龙月季、宛城奶业、唐河黄牛等农副产品基地项目,均已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据统计,南阳市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已形成了322个一村一品专业村,27个一村一品专业乡镇和一批跨区域的特色产业带。

扶强扶优龙头企业,强力拉动农业产业化。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必由之路,也是南阳农业综合开发的着力点。在实践中,加大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运作模式,特别是针对粮食、棉花、畜牧、林果、乳品等产业优势明显,但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扶持,在做强龙头企业的同时,辐射带动了基地农户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迅速推动了产业发展层次的整体提升。“十一五”期间,南阳市累计投放产业化经营资金4.6亿元,共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44个,新增总产值128249.8万元,实现利税7971.9万元,扶持的龙头企业中,已进入部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15家,市级27家。带动形成了以天冠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以宛西制药、福森药业为龙头的中药材加工,以龙大牧原、科尔沁牛业为龙头的畜产品加工,以三色鸽乳业为龙头的乳制品加工,以新野蔬菜为龙头的无公害农产品加工等多个产业链,实现了农产品多层次转化增值,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加快科技投入步伐。坚持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落实到农业综合开发实践中,以科技项目为平台,在加大良种引进、加快品种更新换代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组装节水技术、栽培技术、农机技术、耕作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努力提高项目区科技含量和成果转化率。配合南阳市农业科技“千人包千村”活动,加强与农业科技部门合作,组织高层次的农业技术专家深入项目区,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成为科技人员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要阵地。“十一五”期间,南阳市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用于科技措施的资金2200多万元,项目区累计进行农业技术培训13.8万人次,先后建成75个科技推广项目,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02项次,项目区每个农户家庭都有一个科技种田的明白人,科技在项目区粮食增长份额中的比重在56%以上,比非项目区高出近10个百分点。

不断创新完善机制,提升整体工作水平。一方面,在项目管理中,先后建立和完善了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及专家评审选定项目为核心的立项管理机制;以项目招投标、工程监理和项目公示为核心的建设管理机制;以县级报账、新会计核算为核心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以目标管理、奖优罚劣为核心的约束激励机制等,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在经营管理中,对工程设施普遍实行先定业主后开发、边定业主边开发的办法,明晰产权主体,做好资产移交,落实管护责任,确保了项目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同时,按照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在项目区积极研究土地流转的机制和办法,大力扶持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南阳农村改革发展探索路径。

积极探索,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作贡献

面对保证国家粮食战略安全的重任,面对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崭新形势,南阳农业综合开发将继续发挥项目资金优势,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方向,加大投入,提升标准、集中开发,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物质装备水平,为建设开放富裕魅力和谐新南阳再立新功。

奋力打造粮食主产区不动摇。按照《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规划纲要》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在高基数上大幅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勇挑粮食主产区建设重担。在开发中,坚持集中资金办大事,突出重点抓关键的实施原则,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集中开发、连片治理,尽快把南阳839万亩中低产田全部改造成高产稳产的旱涝保收农田,彻底改变南阳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加工转化能力,提高综合效益,调动种粮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不动摇。继续坚持以产业化经营项目为平台,建基地、强龙头、育支柱,加快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加大项目区结构调整力度,把项目建设与南阳市确定的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基地建设安排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扩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要围绕支柱产业发展,认真筛选论证一批科技含量高、经营机制先进、市场竞争优势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化龙头加工项目,集中扶持,做大做强,使项目区的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

服务“三化”统筹的大局不动摇。按照南阳市五次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以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为方向,不断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强农村生态保护的新路子,努力培育典型、积累经验,做到与中原经济区南阳主体区建设同频共振,使农业综合开发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建设、助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三化”进程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举措。

上一篇: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力量 下一篇:谷孝臣:给农民工子女的人生添一些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