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设计

时间:2022-07-09 06:26:44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设计

自从走上三尺讲台,就知道:任何一节课,都离不开它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学目标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具有统领作用,或者可以说是一节课的灵魂。就连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对语文教学目标进行了细化和强调,把教学目标划分为“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三个维度,足以证明教学目标对于语文课堂的重要性。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虽然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但仍然存在“目标要求过高或过低”、“不能体现语文本体性”等问题,使得教学目标的设计失去其有效性,从而直接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最近两年,笔者对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实践,也取得了一点成效。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谈谈如何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设计。

一、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确定教学目标的方向

例如,在教学《回忆我的母亲》一课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的方向:①从课文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来确定本课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②从课文朗读、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文章的语言等方面,确定课文学习中的“过程和方法”目标。③从学习母亲的优秀品质出发,确定这节课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再如,在教学《我有个梦想》一课中,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对照新课程标准,把课堂教学目标设定为如下三个层次:①知识与能力层次:了解一下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②过程与方法层次:通过朗读和背诵体会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的特点,在读与讲的过程中,领会演讲的特点。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次:注意体会和揣摩本文成功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采斐然的特点。为了达成目标,在随后的教学中,采用如下教学策略:①教学之前,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一下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②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指导学生多朗读和背诵,让学生在读与讲的过程中,领会演讲的特点。③让学生在学习中注意体会和揣摩本文的多种修辞手法。

在最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始终以新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目标设计的指导理念,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在历次考试中均居于同类班级之前列。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确定教学目标的方向,是切实可行的,并且能够让课堂教学取得实效。

二、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

例如,《风筝》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它讲述的是“我”童年时和弟弟之间因为风筝而发生的一次误解和冲突。而现在的初中生是一群成长在无忧无虑的21世纪的少男少女,在他们看来:亲情就是温柔的话语,是细心的呵护。并且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学生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所以,受学生的生活阅历与知识水平的局限,要理解这篇通过矛盾与冲突展现亲情的文章是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刚进初中的学生对难学课文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产生学习疲劳。所以,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兼顾全体、灵活安排。像这样设计的课堂教学目标,经过学生的学习一般能够达到,实现目标设计的有效性。

再如,对于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新课标的要求是,“重在考查学生记诵积累浅显文言文的过程”。因此,对于难度较大的文言文,比如《出师表》、《捕蛇者说》等,可以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背诵,而对大部分学生只要求读熟即可。而对于文言文中的词法、句法等,只要求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就行。这就使得教学目标不致成为“空中楼阁”而感觉“虚无飘渺”。这样的目标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大多可以达成。

从上述事例可以得出:只有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才能让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开展,让目标得以实现,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以语文本体性为特征,确定教学目标的要求

例如,在教学《南京大屠杀》这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可确定其教学目标为:了解日军侵华历史,了解报告文学的总体特征与本课的独特风格;在准确认读生难字词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通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明确人生方向,发奋图强。但是,在教学中,有的语文教师过多地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的细枝末节上,对于事件的背景、过程、结果过多地纠缠,这就偏离了语文的本体性特征。

再如《乡愁》一课,教学目标可以确定在通过诵读诗歌、体味诗歌感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体验台湾同胞的思乡情怀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过多地把侧重点放在两岸关系上,就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失去了语文课的本体特点。

上一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尝试 下一篇:化学典型情境的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