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护职业认同感调查与研究

时间:2022-07-09 05:24:15

男护职业认同感调查与研究

摘要:护理工作在传统观念上往往都应由女性承担,男性从事护理行业却面临舆论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为了解在校男性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及查阅文献等方法,从社会、学校、个人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在校男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就如何改善男性护生职业认同感较低的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男性护生;职业认同感;提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251-02

护理是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强、文化内涵广的专业,护士是健康照顾者、指导者、咨询者、教育者、管理者、协调者和研究者,男性从事护理职业有着女性所不具备的优势。越来越多的男生选择了护理这一职业,这一现象既打破了人们固有的“只有女性才能当护士”的观念,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专业的社会地位,使其成为医学行业中的一支生力军。但男性护生中存在着在校期间消极对待学业、毕业后不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或参加工作后脱离护理岗位等现象,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本文将结合男性护生在校期间的外显表现,分析男性护生职业认同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和对策,如何将职业认同作为现代护理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加以重视并开展与此相关的调查研究,对男性护生个体的职业发展、护理教学及学生管理乃至护理专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选取我校2011~2014级在校本科男性护生共91人,年龄19~23岁,其中2011级23人,2012级21人,2013级22人,2014级25人。

2.调查方法。采用访谈法、文献法和问卷调查等科研方法开展研究。设计调查问卷时注重以医学心理学为基础,从男性护生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职业获益感三个维度入手,并添加有关临床实习期间对护理工作的认同情况的内容。

二、调查问卷统计

针对我校91名在校男性护生设计并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91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76份,无效问卷15份,将问题归类后,统计分析如下。

我校男性护生职业认同度不容乐观,只有34%的在校男性护生是自愿选择护理专业,大部分是听从父母建议、服从专业调剂,甚至只是为了找一份就业前景好的工作;有56%的在校男性护生在选择护理专业前对护理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护理专业学习后,有54%的男性护生对选择护理专业感到满意,基于同样的原因,仅有26%的男性护生建议以后的男生选择护理专业,而毕业后能够坚持继续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男性护生只有30%。

为了提高调研结果的可信度,将本校不同年级的91名本科女性护生设立为对照组,年龄19~23岁,其中2011级23人,2012级21人,2013级22人,2014级25人,调查结果与男性护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我校女性护生职业认同度较之男性护生更乐观。其中,82%的女性护生将护理专业作为第一志愿,认为护理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就业压力相对其他专业较小;78%的女性护生表示报考专业前对该专业有所了解,并认为在护理工作中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另外,83%的女性护生对护理专业基本满意,表示毕业后将继续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三、影响男性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因素

1.社会因素。护理工作由女性来完成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看法,男性选择护理专业、从事护理工作将会遇到来自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同时,在医学领域和社会上,护理行业处于一个较低的地位,很多人对于护理工作者持有一种“只是给医生打下手、辅助医生工作”的观念,不重视护理工作者。

2.学校因素。在参与调查的男性护生中几乎所有人都表示没有感受到学校的重视,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没有给予男性护生应有的关注。此外,许多人对男性可以从事护理工作感到诧异,这反映出学校对于男性护生这一群体的宣传力度不足。尽管近年来高校护理专业男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但对于男性护生并没有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例如,在练习如肌内注射等需要暴露隐私的护理操作时,男性护生往往会被请出教室,这不仅减少了男性护生的实际操作机会,也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学生因素。据调查显示,目前64%的在校男性护生是在亲人或者朋友的建议下选择护理专业,在选择时仅考虑到男性护士少,就业前景好,在报考前没有对护理专业进行深入的了解,更没有充分考虑是否喜欢护士这一职业。在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其与自己的想象差距太大,认为护理职业缺乏新奇,工作单一而烦琐,导致他们不能接受也无法适应,有的甚至打算在结束本科学习后直接改行或者继续选择考研转而选择别的职业。另外,21%的学生是因为服从专业调剂而成为护理专业学生的。同时,有74%的学生表示尽管护理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并且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学习经验,但在报考时仍不会主动自愿选择护理专业。

四、提高男性护生职业认同度的措施

1.社会方面。①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公众转变观念。社会应该加大对男性护士的正面宣传,通过媒体从多方面展现出男性护士所具备的积极职业形象,包括能与医生合作,具有独立性、挑战性,提供各种机遇,以及能长期不断地学习并为他人服务,等等,从而吸引更多的男性加入到护理事业当中。教育公众改变传统观念,抛开性别偏见,尊重理解男性护士,使广大群众习惯于接受男性护士的服务。②用人单位制定合理用人机制。用人单位应制定合理的用人机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体现管理学中“以人为本,能级对应”的原则,充分发挥男性护生的优势,将男性护生作为医院、社区等护理队伍中的重要力量,重点培养,使男性护生能够感受到实现自身价值的希望和机会,促使男性护生能更好的认识护士角色,并认同护理职业,积极为护理专业奉献自己的精力,并在工作中不断开拓进取,充分发挥男性护生的团体组织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2.学校方面。①巩固专业思想。对于新入校的男性护生来讲,他们在心理上尚不成熟,专业思想还不够巩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学校应对其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教育,以提升他们的专业认同感。首先,学校应加强男性护生的入学教育,指导教师可以将所有新入校的男性护生集中起来,为他们提供一个特定的场所,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之余能有机会与彼此分享喜怒哀乐,减轻来自学习生活上的压力,以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给予男性护生适当的心理辅导,或为他们提供共同探讨交流的平台,通过这种方式,营造利于男性护生成长的良好氛围。其次,学校可以利用广播、板报,邀请在临床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男性护士来我校与护生座谈等多种方式,介绍护理专业的具体情况,消除其他学生对男性护生的偏见,缓解男性护生紧张的人际关系,树立男性护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最后,辅导教师可以为男性护生详细分析护理专业的前景,使他们了解男性护士的价值所在,坚定其行业信念。②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护理职业价值观教育是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认同感的有效途径。护理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止要向男性护生传授所必需的专业知识,还应该给他们灌输相应的职业价值观。此外,若学校能做到定时地为男性护生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讲座,会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男性护士不仅在医学领域的发展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自我事业发展方面也有着光明的前景;同时,要在教学过程里,始终将自己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和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传递给男性护生,使其潜移默化地建立起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3.自身建设方面。①丰富实习生活。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指学生从理论学习与实践中逐渐发展确定护士职业角色的过程,由于实习期间的经历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学生实习期间要丰富自己的实习生活,同时,男性护生在实习期间也应正确理解护理专业,积极寻求提高职业认同和角色适应的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以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②通过了解护理行业的先进事迹,激发对护理职业的热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深入学习南丁格尔誓言,促使自身内心深处产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真切的感受到护理职业的高尚与神圣,提高自身对护理这一职业的认同感,热爱护理职业。尤其男性护生在校期间,应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护理操作技能,不断的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男性护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急救护理、外科手术和精神护理等方面的学习,更符合未来的职业岗位需求,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提高男性护生职业认同感仍需多方的共同努力,社会方面的积极宣传,制定合适的用人制度,学校方面的教育及管理方面的完善,学生个人方面巩固专业思想,积极转变自身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以期改善男性护生对护理职业认同较低、专业思想不稳定等现象,为其今后真正进入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并积极促进其今后的职业发展,缓解护理行业男性护士匮乏和流失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毛应梅.男护生职业认同感状况调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4).

[2]刘雅玲,程晓琳,郭宏.在校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和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4,(01).

[3]吴永琴,金伟琼,李菊芳,姜丽萍,蔡福满,唐王燕,刘鑫.加强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2).

[4]符梅华,林雪梅,曾碧娇,黄丽娜,蔡美君.男护生实习前专业认同感的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10).

[5]李桂玲.影响男护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9,4(8):247-248.

上一篇:外语启蒙越早越好吗? 下一篇:基于新媒体的知识营销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