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

时间:2022-07-09 04:34:25

浅析小学语文课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语文无处不在,它与我们的生活栖栖相关。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课,现在不论是教育领导阶层,还是一线的校长、老师大家都在为此而努力奋斗着,希望能将语文教学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现在,我以一个一线教师的身份浅析一下这些年来所累积的点滴经验。

一、巧妙的导入

在语文教学中,一个巧妙而精巧的导语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处,它能产生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冀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时,这单元都是情思满怀篇,通过学习感受爱的甜美,情的珍贵,通过真心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讲《灯祭》这课时,我精心的备了课,我通过远程教育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如果把母爱比做是一枝盛开的百合,在每个角落中散发着它迷人的芳香,那么父爱就是一株茉莉,它在某个角落中默默地吐着它那清新的芬芳!向来只有赞颂母爱的伟大,可又有谁知道父爱的含蓄!”伴着音乐,我轻轻地诵读着,同学们竖着耳朵听,像是干涸的小苗享受春雨的滋润一般,并回忆自己与父亲的往事。一下子渲染了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到父女情深的画面。整节课学生都融入到了浓浓的“情”字中。

如果说语文课堂是一朵绽放的花朵,那么一段好的导入语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那么相益得彰,互为一

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进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创设多种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境创设是一个提供各种形式的刺激信息,引起心理反应或活动的过程,它不是教学过程的自然伴随物,而是教师主动设计的产物。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动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治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从各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起学好语文的情感。在此基础上,依据教材的内容和所教学生的层次创设问题情境。常用方法有:

1、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时彼地的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以文章为例子,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披文入情”、“沿波讨源”。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生活,而后才能知道作家立意、选材、谋篇、运用语言的高明,才能领略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情,进而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所谓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古人读书“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就是这个意思。

2、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

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一般知识性课文中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实物一出示,儿童便豁然领悟。实物演示既可以由老师展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展示。

3、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文与画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呢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的颜色、明暗中不仅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和理解涵养美感,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把图画变成语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绘图的创造性。在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教师要加以指点和启发,以引导学生认识的方向性;同时还要由感情地讲述,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

4、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通过对乐音有组织的安排构成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同时,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能真正实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给学生以展示的舞台,感受成功的喜悦

强烈的成就感使人前进的动力会更大,每个成年人如此,更何况是一个小学生呢。老师要为学习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共同分享他们的成果,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我刚接手我班时,他们的语文水平普遍很洼,大家都没有多读书的习惯,读书没有感情,甚至一个词语分成两部分去读,作文是他们的一大难题,每提作文两字大家就头疼。针对我班的情况,我在班内特增设了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

首先,开展演讲活动。要求学生每周到学校图书馆借阅一次,并写读书笔记,中午在班阅读二十分钟,并写读书笔记,此次读书笔记不是盲目地记,大家要记于心,为作文作铺垫。每到周三的小课,我们会准时地开展演讲活动,每个人可以说一句话、一段话等,为了展示自我,同学们精心地准备,悉心地搜集,同学们的掌声,老师的鼓励,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找到了阅读带来的乐趣。同学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不断的提高,阅读兴趣渐浓,而且读书水平是蒸蒸日上。

其次,增设作文天地。在后黑板上新开辟“作文天地”栏目。对于班内作文较好的作文,写到纸上后放至本栏目可以展示,每期可以展示12人,基本上每个同学都会有一些较好的句子,所以几乎没有不被展览的。同学们看着自己的作品上了墙,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在心头。

再次,教师激励的评价语言。人的发展是有差异性和多元性的,新课程的课堂评价重在帮助学生发展多方面的潜能,认识自己拥有的自信,教师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交流思想展示成果,这样会增强学生的信心。让他们喜欢学习,并能主动地要求学习。

四、 激发想象力,培养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充分发挥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多方推测、假想、寻求新设想的思维方式。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重视学生体验,关注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

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

总之,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而不是钻进应试教育的死胡同里,每一堂课都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可以说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最好的,只能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灵活运用。

上一篇:小议高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巧妙运用考试 搞好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