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观指导下的阅读教学

时间:2022-07-09 03:01:21

大语文观指导下的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085-0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的阅读要求。当前,我们又面临一个读图时代、影视时代、网络时代,但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而言 ,他们的审美力、分辨力、感悟力尚弱。引领学生实施经典阅读,还原文本世界的丰富性,帮助他们建构成属于他们自己的理想生活和诗意世界显得尤为重要。

1.上好语文课,让低年级学生悄悄爱上语文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语文教师,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悄悄地爱上语文。

纵观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我侧重于"快乐课堂"的探索,与"生字宝宝"做朋友,"多美的词句,让我读给你们听。""我的发现"等等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很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他们由此表现出了极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指力求认识和趋向于某种事物并与积极肯定相联系的个性倾向。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的,并与情绪紧密相联。"快乐课堂"中,学生情绪积极向上,对于浓厚兴趣的培养,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兴趣还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它不仅可以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而且可以丰富知识,开发智力。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比智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其丰富生活、增加知识、开发智力和完善个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爱读语文书,爱读课外经典读物

记得去年与我校教师同去常州实验学校学习时发现,该校提倡大语文教学观,由课内走向课外,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吴老师的儿子在我班就读,她惊喜地与我讨论并支持我班也在试行的大语文教学观。孩子特别喜欢上语文课,回家后能与家长绘声绘色地谈论语文课上的学习内容,特别是爱读"大大书"。何谓"大大书",是我班内部的称呼,即该书封面与语文书封面相同,只是该书的版面较大,内容为每篇课文的拓展阅读。改为孩子们爱听的"大大书"称呼后,学生都特别爱阅读,一般情况下,一天只需要读两篇短文,第二天交予老师画上鲜艳的五角星。但总听有些家长与我说,孩子们一听到该读"大大书"了,就特别开心,每天都主动多读几篇。有时语文课还没有上到这一课,他们也读得特有劲。我想,这应是兴趣的功用吧,我班学生看来是真正爱上阅读了。

古语云:"开卷有益。"现在有些同行们则认为:"开卷并非有益。"因为现在的出版物良莠不齐,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不具备识别优秀读物的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和寻找阅读体系。台湾学者郝明义认为"经典阅读"是一种"投资性阅读",投资越早,可供支取的"利息"就越早、越多。读经运动的倡导者王财贵教授也认为少儿读经的时间应在13岁以前。很多学者提出语文教学不能把大量时间花在二流、三流甚至是不入流作品的阅读上,否则易造成无效或低效,少慢差又费时。因此,我班学生除了爱读"大大书"外,我还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选择一些课外经典读物,如学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后,我设计了一个"讲雷锋故事"的比赛,学生们纷纷找来《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等书来阅读。我班选的李婧婷同学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红读系列活动,获得了年级组第一名。此生家长一再感谢我班教法深得学生喜爱,学生的语文能力明显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内也列出了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我会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向学生进行推荐,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和一些优秀诗文,还有些学生主动找来法布尔的《昆虫记》阅读,我会为他竖起大拇指。

3.爱语文课,也爱语文书;爱课外读物,也爱护图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书中丰富的知识来源于课本,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语文书呢?学生们很快意识到爱护书本的重要性。课外阅读也必须有书,家中藏书量是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外因条件。现在,各家庭的经济条件明显提高,通过调查问卷,家长都赞成多给孩子购买一些较好的课外读物,但爱护图书也十分重要。我班常开展一些爱书、赏书的比赛,比一比谁的书保管得最好,谁能将书中的内容与他人分享,定期在每周二的"晨会课"上开展"分享时刻与你相遇"或"我爱的书啊,我想对你说"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充满着期待,也饱受着收获。

在学生小小的心中种下一颗爱的种子,必将成长为一片浓荫;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必将让学生的心中充满理想,他们的生活必将是诗意的世界。

上一篇:政府协调机制: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课题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