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质量控制

时间:2022-07-09 10:00:20

浅谈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质量控制

摘 要:本文从填筑材料选择、路基排水设计、路基压实度、结构物台背回填控制等方面阐述了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路基工程;高速公路;填筑材料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交通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然,随之发生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一、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与施工特点

在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设计中,土基的回弹模量是影响结构层厚度最敏感的参数之一,土基回弹模量较小的变化,对结构厚度将产生较大的影响,路基的回弹模量除了受重复荷载作用的影响外,还与土质、压实度、含水量等有密切关系,在具体施工中是通过选取好的土质、增加压实、控制弯沉来实现。

二、加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一)路基质量控制

1.路基土控制。路基土在填筑前进行试验,确定土的物理力质,包括土的颗粒,塑性指数,液性指数,测定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一般砂性土是良好筑路材料。

(1)石灰稳定路基土。若土质较差或含水量高,换填土不经济、工期紧情况下,宜采用石灰改良土质,达到填筑路基要求。

(2)掺加粒料。对高液限粘土或地下水位较高路段采用掺加砂砾、碎石、炉渣等粒料方法,提高路基承载力。

2.最佳含水量。路基土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才能达到最大密实度,压实过程中应该随时控制土的含水量,如果含水量过大时应晾晒路基土至最佳含水量再碾压。施工过程应连续作业,减少雨淋、暴晒,防止土壤中含水量发生较大变化。

3.机械作业合理安排。根据工程地质水文自然条件、路基断面形状.用土量、土方调配情况,合理地确定机械运行,两侧取土且填高小于3m用推土机从两侧分层推填、配平地机分层整平,土含水量不够时配洒水车洒水。含水量较大时配翻晒机械翻晒并用压路机碾压。如果采用长距离运送土方时,可以考虑铲运机配备自卸翻斗汽车完成,根据挖装设备能力配备汽车数量。合理编制施工组织、施工进度计划及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是保证施工进程及施工质量前提,也是实现成本最低化的关键。

(二)路基压实度控制

1.保证土的最佳含水量。土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才能达到最大密实度,因此,在路基填土压实过程中,必须随时控制土的含水量,当含水量过大时,应晾晒风干至最佳含水量再碾压。施工过程应连续作业,减少雨淋、暴晒,防止土壤中的含水量发生大的变化。

2.碾压质量控制。碾压质量控制包括选取合适的压路机吨位、型号、压实遍数、压实方法及压实的均匀性等。高速公路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和要求较高的压实度,这就要求大吨位的压路机与之相配套。不同种类的压路机对不同土质的压实效果不同,振动碾压砂砾土能得到良好的压实效果,而振动碾压粘性土能得到最佳压实效果。同一种型号的压路机对不同土质的压实效果也不一样。这就决定对不同土质,同一压路机碾压采用不同的压实遍数。压实方法对压实效果也有影响,压实均匀性要求控制被碾压路段的压实度一致,不致于出现一部分超密,而另一部分欠密的不均匀现象。填土表面平整性也是影响压实均匀性的因素之一,常出现凸部超密而凹部欠密的不均匀现象,因此,严格控制路基碾压前的填土表面平整性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路基排水、防护措施

路基水损害是公路一大祸害,路基遇水浸蚀、软化造成路基下沉、滑坡、坍塌的问题,因此控制路基排水系统的质量,对确保路基工程的质量是非常必要而又往往被忽视的问题。路基排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路基与周围排水系统的相关联系,不能因汛期的到来而使路基长时间受水侵蚀,应形成排水流畅的完整的排水系统,且与周围水系相协调;另一方面是高速公路本身的排水体系,如边沟、截水、急流槽、分散排水、集中排水、纵坡、横坡、中央分隔带纵向及横向排水管等较为完善,能使公路本身的雨水得到及时排出,保持路基干燥。路基施工时应特别注意临时排水设施的设置,也应注意每层填筑时路拱的形成,以便雨水能及时排出,避免施工路基长时间地浸泡,也能有利于加快路基施工的进度。

路基、路堑修建改变了原有土层的力学性能,同时路基表层土受到风雨灯自然环境的侵蚀,也会改变土层的力学性能功能,因此在个别地段需要进行防护加固。

1.坡面防护。为防止地表水对路堑土表层冲刷、坡面岩土风化剥落。通常采用石砌圬工防护,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坡面防护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景观和坡面防护的双重效果。石砌圬工防护应用比较广泛,混凝土预制块护坡用在路堤边坡。

2.冲刷防护。防护沿河路基边坡免受冲刷采用直接防护。砌石、抛石、铁丝石笼、挡土墙等有所改进,用高强土T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护面板防护受水冲浪击边坡,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

(四)结构物台背回填控制

通常认为构造物衔接处的回填土压实称为特殊夯实区,它包括桥台台背、通道墙身两侧、拱涵或圆涵两边及挡土墙壁背面的填土或填砂,这些区域若不采取特殊措施使其密实,常无法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工程竣工后就造成桥头跳车的通病。这一通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桥头填土差异沉降造成的。借鉴有关台背回填处理的成功经验,分析台背回填不善引起桥头跳车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1.台背填方段地基使用沙砾填筑至自然水位上,增加地基承载能力,避免其强度与桥涵基础强度相差太大而使桥台和桥后填方产生差异沉降变形,形成台阶。

2.桥涵墙身与其顶交点处开始向后引长2m的水平线再向外引45°斜线向上至路基的过度区。

3.台背回填与锥坡填土路基填土同步进行。

路基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础,路基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质量。因此在进行路基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同时针对不同的路基项目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以上只是笔者的一些体会,希望能为广大施工人员提供借鉴。

上一篇: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的养护探讨 下一篇:建设项目管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