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综合治理效益评估分析

时间:2022-07-09 08:54:06

矿区综合治理效益评估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1-025-03

摘 要 按制定的矿山土地资源恢复与矿山综合环境治理方案和工程设计,全面系统地修复矿区的各类被破坏的土地和矿区环境可以使废弃矿山得到循环再利用,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综合治理 可持续发展 效益评估

矿区综合治理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矿区综合治理包括对矿物开采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以及恢复生态等方面,而且能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矿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受经济利益驱使,矿产开发遍地开花

以大冶铁矿为例,大冶铁矿从1958-2003年,累计采出原矿11261.23 万吨,生产铁精矿7220.64万吨,矿山铜338927吨,钴硫精矿200.88万吨,球团矿228.05万吨。大冶矿区的开采为大冶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由此产生了严重后果,其中包括大量的不适当开采和非法开采。

(二)矿山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

长期以来,我国的矿山环境管理十分薄弱。在国家层面的立法上,矿产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只对矿山环境保护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缺少具体的管理制度和规章。

(三)没有形成有效的治理责任制度和补偿机制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矿山基本都是国有矿山,只是完成生产任务的经济组织,生产方式和内容,都是按照国家统一安排进行,取得的利润除留出维持生产的费用外也全部上交国家。当时,不论是主管部门不是矿山企业,都缺乏对矿山环境保护意识,这个阶段建设投产的矿山,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矿山环境问题。

(四)矿山环境治理缺乏资金

我国矿产资源交纳的主要税费有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资源税列入一般性财政收入,主要用于解决级差收入问题。矿山环境治理绝大部分依靠政府投资,民间集资很少。

(五)缺少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技术指标和要求

如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历经百年开采形成了落差444米的世界第一高陡边坡,要将其完全复垦和治理相当困难。

二、矿区综合治理可行性措施

矿区综合治理需要好的条件以及各种可行的办法,要在国家的引导下提高全民参与的热情,总结出具体可行的措施。

(一)加强法规和制度化建设,全面推进矿山环境保,建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按照《矿产资源法》修改总体工作安排,将矿山环境保护实质内容写入《矿产资源法》条文,并单独设章。

(二)建立和实行严格的矿山环境保护制度,从源头上减少矿山环境破坏和污染

矿产资源的开发必须依法提交开发利用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矿山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要严格实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三)建立补偿机制,尽量不欠矿山环境新账

确保矿业权人履行矿山环境恢复义务,按政府规定的数量和时间提交保证金。如果企业按规定履行了矿山恢复义务,并达到政府规定的恢复要求,政府将退还该保证金,否则政府将使用这笔资金进行矿山环境恢复工作。

三、矿区综合治理效益评估分析

(一)社会效益评价分析

矿区综合治理的社会效益是影响最为广泛的效益,体现在国家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环境质量的改善。

1.高产、优质、高效农田建设是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各地政府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一项民心工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用地矛盾日益突出,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为主要目的矿区综合治理就成为解决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

2.为项目矿区农业机械化、生物化、集约化、智能化生产等奠定了基础,对于引进和采用农业新技术,转变传统观念,运用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方法,改善农业基础生产条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农村经济文化的现代化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提高项目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综合治理后,农田的基础设施水平将大大提高,抗灾能力大大增强,基本农田稳定、高产农田将有保障,农民收入增加,逐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有效改善项目矿区农业生产条件和人民生活条件。通过矿区的综合治理,原废弃矿区的农田道路、灌溉、电力设施和环境景观工程将得到基本配套治理,矿区内部分坑塘、零星未利用地将得到平整,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区有效耕地数量将会增加,从而改善矿区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态效率,进而提高项目矿区人民生活水平。

5.对于发展项目区的特色产业和第三产业来说,具有深远意义。将矿区综合治理成为一个集生产、生活、娱乐为一体的特色社区,为当地人和各地游客提供一个认知矿业历史,休闲娱乐的去处,合理利用当地的地理地貌,使之成为当地社会文化的一个象征。示范矿区综合治理项目的建立引发各地矿区综合治理的连锁反应,提升各地人建设矿区的积极性,具有深刻的社会效益。

(二)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矿区综合治理最为谨慎的是经济效益的计算,由于矿区治理很大部分是为了改善被严重破坏的自然环境,经常出现投资大于回报的情况,所以如何在投资最小的情况下获得最大回报才是我们最应该注重的。

1.矿区综合治理经济指标评价

本文侧重于矿区土地治理以及第一产业农业,林业的发展和生态恢复。

(1)单位投资产品增长率。每百元投资增加产量=(平均每年增加产量/投资总额)*100

(2)单位投资产值增长率。每百元投资增加总产值=(平均每年增加总产值或总收入/投资总额)*100

(3)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率=(平均每年增加净收入/投资总额)*100%

(4)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投资总额/平均每年增加净收入)/年

这四项指标,比较全面的反映矿区项目投资的静态效益分析,可作为评价矿区项目投入可行性分析的参考和依据。矿区治理工程是个比较全面也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对土地开发,利用,治理规划各个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矿区土地治理程度评价

主要评价矿区土地治理规划中,措施的实施对治理土地的控制和效果,包括措施功能,标准及预期达到的治理水平。主要指标有:

(1)矿区土地治理率。矿区土地治理率=(已治理土地面积/需治理土地面积)*100%

(2)矿区农用地增长面积。矿区农用地增长率=(治理后农用地面积―治理前农用地面积)/治理前农用地面积*100%

(3)矿区复垦耕地利用率。矿区复垦耕地利用率=(复垦耕地面积―工程物占地面积)/复垦耕地面积*100%

(4)矿区草被覆盖率。矿区草被覆盖率=(保护草地面积/治理土地面积)*100%

(5)项目治理土地亩投资额、评价治理土地投入标准。项目治理土地亩投资额=(治理土地年际投资额/治理土地面积)*100%

(6)矿区土地平整率。矿区土地平整率=(平整土地面积/耕地面积)*100%

(7)治理农田有效灌溉率。在正常水文年,可正常灌溉的有效面积占耕地面积之比。治理农田有效灌溉率=(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100%

3.提高矿区治理土地生产力分析。矿区治理后,土地的生产能力,产出标准,是规划方案的经济依据。主要指标有:

(1)矿区单位耕地面积产量。矿区单位耕地面积产量=(矿区治理后作物总产量/矿区耕地总面积)kg/亩

(2)矿区单位面积耕地产值。矿区单位面积耕地产值=(矿区治理后作物总产值/矿区耕地总面积)kg/亩

(3)矿区单位农用地产值。矿区单位农用地产值=(矿区农业用地总产值/矿区农业用地面积)元/亩

(4)矿区单位土地净产值、评价单位土地劳动价值水平。矿区单位土地净产值=(农产品产值―消耗生产资料价值)/矿区农用地总面积(元/亩)

4.经济效益评价实例分析

笔者以湖北省大冶市某矿区综合治理项目为例,进行说明(注:表1、2、3均来自大冶某矿区综合治理项目报告)。

该项目总面积106.773hm2,建设规模89.977hm2,不动工面积16.7965hm2。该项目动工之前,区内土地利用现状类型主要是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用地。此地水利利用条件较差,土里利用粗放,农业生产技术力量不足,土地闲置较多,利用效益不高,道路布局不合理,田块通达度较差。由于降雨充沛,年内分配不均,旱涝现象时有发生。

2009年9月,该矿区综合治理项目开始实施。项目预算总投资2261037.60元,单位面积投资1675.27元/亩,全部由大冶市人民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工期8个月,自2009年9月开始,至2010年4月底竣工。

通过规划以及实地勘察,新增耕地主要来源原废弃矿地,通过复垦使项目区内75.0877 hm2工矿用地整理成耕地,扣除新修沟渠新增1.3179 hm2、新建道路0.9375 hm2,项目区新增耕地72.9323 hm2,新增耕地率为80.95%,说明项目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的潜力十分可观。

整理后土地种植结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料为主,适当种植棉花、蔬菜等。

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总投资226.10万元。本项目实施后,各种作物产量将增加约15%,整理后的成本应该随着耕地质量的提高降低约10%按建设规模89.977hm2(合1349.655亩)计,每亩投入量约为1669.32元;项目农业生产每年净收益增加量可达71.49万元,按规划整理后的耕地面积72.8323 hm2(合1092.48亩)计,每亩每年净增产出654.38元。

该项目规划投资建设8个月,总投资226.10万元。用静态收益法进行计算,静态回收期为3年。静态回收期=226.10/71.49-3.2年。

综上所述,该项目实施不久就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回报,从经济角度上考虑是可行的。

(三)生态效益评价分析

矿区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是矿区治理的出发点,其重点体现在植被的恢复,对自然灾害的敏感程度和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

1.按“集约化”进行建设的高产农田建设项目,可以发挥出农业生产建设和美化环境的双重功效。矿区综合治理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土地平整及田间渠系、道路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排灌渠系、田间道路、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防护林工程等工程措施,实现高效农业生态系统。

2.提高土地垦殖率和植被覆盖率,有效抑制矿区植被荒芜和水土流失的现象。矿区综合治理区内土地平整,能有效提高土地垦殖率。项目建设区内现有的公路和田间道,建立起农田防护林体系,同时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起到调节气温、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进展良好的项目植被恢复率可达到85%(含农作物),大大减少水土流失的程度。植被率的提高则很好抑制洪涝灾害的危险,通过整治现有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开挖排水沟、新建泵站,使项目区内耕地旱、涝和渍害得到有效控制。

3.提高土壤肥力,控制水土污染。矿区治理完成后,可以在治理区内大力推广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的使用,尽可能地减少化肥和剧毒农药的使用,从而控制水土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通过各种措施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相应的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土壤化学污染,改善土壤生化环境。注重农业生产的过程管理,可以将原废置矿区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4.通过对废置矿区的综合治理,可以让废置矿区焕发出新的精神面貌。矿区土地复垦让土地得到了重新利用,生态建设则让被采矿破坏的植被环境得到全方位的恢复。通过项目区的建设,出现一个“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现代生态高效农业园区,明显改善项目区的生态景观。

5.对于以开发第三产业为目标的综合治理,其生态效益则更为重大。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开发会吸引更多的目光。建立在生态基础上的第三产业是最为绿色,最为持久的产业,这样的产业永远受到人类的欢迎。

四、结论

矿区的综合治理目前只是应用于比较大型的废置矿区,零星矿区只是进行小面积的土地复垦或者生态恢复工程。矿区综合治理的效益分析是矿区治理相当重要的一环,但目前国内没有比较明确的矿区评估体系。矿区地质条件较复杂,不同类型的矿区治理评估角度也不尽相同。矿区综合治理效益评估是具有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地方矿主和人民群众的通力合作,这样,矿区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编号:091052031。

参考文献:

[1]大冶市某矿区治理项目规划报告.

[2]湖北省大冶市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规划(2001―2010).

[3]杨永清,许先云.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运筹与管理.1999.

上一篇:整合资源彰显特色打造休闲生态文化旅游圈 下一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房地产投资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