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快乐至上

时间:2022-07-09 05:52:42

美术教学,快乐至上

摘 要: 小学美术教师除了教学生学习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乐观的品质,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为了使所有学生都充分领悟美术的无穷魅力,在美术教学中作者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全体学生积极、自信、快乐地参与各项美术活动。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创设情境 巧妙设计 教学活动 激励为主

一、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完成,要感受美术的美,必须投入美术中。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积极参与、快乐地学。如我在《穿花衣的热带鱼》这一课时,制作了精美的教具,创设了蔚蓝的大海、各种各样美丽的热带鱼及会说话的小鸭子,还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参与美术活动。

二、巧妙设计,增强活动趣味性

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经多次实践,我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以及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知识,使美术教学变得更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教学《手拉手,找朋友》一课时,由于这一课是学习认识色彩与线条,并运用色彩和线条画一张画,为了让学生认识不同的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我根据《找朋友》的歌曲作为课件的主题曲,创设一个小朋友、各种卡通模样的小油画棒人和各种各样的卡通线条人,它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学生看了以后开始蠢蠢欲动。这时候我让他们戴上小油画棒和线条的头饰玩“找朋友”的游戏,学生做游戏的时候不知不觉地认识多种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而这节课学生作品也达到非常好的效果。经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美术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大大增强,学生非常感兴趣地参与其中,并在快乐中学习。

三、教学活动,动静结合,动中有静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我们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积极活跃学生的思维,多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美术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每个美术作品都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欣赏一些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和名画家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等思想教育。

如教学《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一课时,从古代的青铜器到现代精致绝伦的微雕,充分向学生展示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上课时我尽量把这些工艺品变成看得清楚、摸得着的物品,如利用录像、实物投影及收集一些实物工艺品结合具体直观化讲解。学生都看得津津有味:用手指点着,小心地抚摸着,不可思议地赞叹着。青铜器发展史、景德镇瓷都的精湛技艺、繁艳华丽的景泰蓝及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对我国艺术瑰宝的疯狂掠夺,学生都听得如痴如醉,随着激奋的惊叹,随着失去的愤慨,他们的欣赏程度加深,爱国主义情感增强。

四、激励为主,增强学生自信,展现自我

自信心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一个人有了自信心,不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将成为强者,反之为弱者。因此,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教”为主,忽视学生的“学”,把教学过程“双主体”交互作用的活动变成教师向学生单向地传递知识的过程。在这种状况下,学生被动地适应教师教学,变成接受现成知识的“机器”,体会不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美术,尤其对于个别美术素质不佳的学生,或身心有缺陷的特殊生,多采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两者结合的评价形式,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因为这些学生往往对美术怀有强烈的渴望,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并非主动参与。所以在美术教学中不要忽视他们在美术表现中的任何一点微小进步或任何一次参与行为,寻找一切机会表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为了激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在美术课堂上我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让他们在黑板上、实物投影上大胆地表现各种物体,并及时鼓励他们、表扬他们,而他们感到很快乐,很有信心。通过实践,我发现学生在画画的时候既自信又很有富感染力与表现力。

总而言之,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都不喜欢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充当知识的容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把学习美术内化为自我的需要,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快乐地学习美术,自觉地接受美术的熏陶,从而领悟美术的魅力,同时可以借助美术的神奇力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上一篇:“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教学设计 下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