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7-09 03:17:46

发现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发现法是由教师设计、定向指导,让学生自己实验、观察、分析、设论和论证,并从中发现规律和建立概念的一种方法。根据英语教学改革提出的时代要求,本文对发现法进行了概述、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能提供方法借鉴。

【关键词】发现法 英语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0-0106-02

《全国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程。教师应杜绝对学生进行单纯的语言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应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和今后使用英语的需要,通过大量语言实践和有意义的语言运用,如围绕教材中的话题进行讨论、协作等活动,帮助他们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努力培养学生之间互助合作,主动参与发现的学习方式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形势下努力培养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且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社会客观要求,也是教师孜孜以求的一种科学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一 发现法的概述

每当谈到教学方法改革时,一般都会提及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法。布鲁纳认为,教师的作用应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的学习条件,而不是“填鸭式”的输送知识。他还认为,发现是教育学生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就是发现法。所谓发现法,就是教师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搜集有关资料,通过积极思考、自己体会、“发现”概念和原理。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材料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布鲁纳认为,发现不只是科学家对未知世界的发现,也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凭借自己的力量对人类文化现有知识的“再发现”。因此,教学不应当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整理事物,使其成为发现者。

近年来,我国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出现了和发现法在本质上一脉相承的教学模式,如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创新学习等,它们都十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发现为路径,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要摆脱以前“知识中心”“教师中心”“满堂灌”等老套路,必须“授之以渔”而“使之自渔”,把“讲授法”和“发现法”统一起来,不断开创英语教学改革新局面。

二 发现法组织的策略

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选择教学内容、运用发现教学法。英语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使用发现法,也不是所有选择的内容都适合每个学生。所有选择的内容、方法都要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同时也才能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不至于出现“启而不发”或“启而难发”的情况。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内容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尽量做到使发现教学法恰到好处。不同的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各有差异,在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提出不同难度的探究任务,让水平较高的学生完成较难的问题,让水平低的学生完成较简单的任务,这也就是利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精神和能力。教师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发现法。那些相对简单、易于模仿、理解、掌握的知识就可以用传统的讲授法,不必用发现法。

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发展。中学生的自学能力相对比较薄弱,要使学生又快又好地学习,就必须加强教师的指导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以旧引新,利用认知矛盾,使学生积极思考,学生主动学习;执旧索新,解决问题,学生感到能学;变旧为新,化新为旧,学生觉得会学。教师要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从以往传统、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者。教师也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依据英语知识结构体系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新知识与原有认知水平之间的矛盾中发展,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建立知识框架,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发现法的使用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也就使教与学得到了协调的发展。

三 在英语教学中的尝试

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意味着学生已经有了打开学习之门的“金钥匙”,“发现法”就是引导学生获得这把金钥匙的有效途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运用发现法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词汇教学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词汇量越大,越有利于进一步学习英语。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只是很单调、枯燥地教学生读,然后让学生自己课后去记忆。然而,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到乏味,而且学习效率也很低。其实,教师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单词,或是教给学生其他的记忆单词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掌握规律性的东西,如根据单词的读音、拼写规则、词义与词形的关系等。如在基数词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归纳分析100以内的基数词词性变化的特征:13~19都是以“teen”结尾;20、30、40、50、60、70、80、90等8个整十数都以“ty”结尾,其他的则是“整十数”与“个位数”的组合,细心的学生还会发现诸如“three-thirteen-thirty”之间的细微词形差异。

2.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虽然是以模仿―接受为主,但也可以恰当地使用发现法,让学生在模仿中去体会、发现语音的一些规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观察一组相同读音规则的单词,对单词的读音规则进行探究。如可以通过以前学过的单词cake来引入现在要教学的cage这个单词,不论是发音还是词形,这两个单词都很相似,这样能通过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机构从而轻松地记忆现在这个单词。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发现找出的规则一定比教师直接讲授出规则要记忆深刻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空间去积极探索发现。

3.语法教学

传统的语法教学只是依靠教师机械地讲解语法规则,然后学生机械地记忆、练习,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学生被动接受,完全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语法课一向被认为是“枯燥无味”的代名词。在教学中将发现法配合讲授法一起使用可以弥补单纯依靠讲授法的不足。发现式教学不是先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再通过举例加以验证,而是让学生通过“做、思、悟”来学习。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如用一些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不仅可以复习和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课文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题材,针对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理解课文,再设法从课本之外去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通常情况下会查阅相关书籍和参考资料或上网查询才能做出回答。慢慢地,学生就会习惯于自己查阅、收集资料,独立思考,发现知识。在课上,教师让每位同学发表意见,然后教师再完善同学的回答,讲解、梳理文章结构;之后再组织学生积极思考,共同讨论,一起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 总结

总之,在当今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的帮助者、引导者。发现法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它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孔翔兰.西方心理学与教学[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2]赵清正.探索发现式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07(3)

[3]翟露露.如何让提高小学生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中旬),2011(10)

上一篇:中职学生顶岗期间的移动学习 下一篇:“五步三查”教学模式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