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性教学的探讨

时间:2022-07-09 02:45:56

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性教学的探讨

摘 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以实践训练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实践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从课前教学安排、课堂授课、课后训练和考核测试等四个方面,对如何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性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字: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250-01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以实践训练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实践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各个环节是指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课前教学安排、课堂授课、课后训练和考核测试等方面。教学中,如何在这些方面融入实践性,开创实践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对此进行探讨。

一、灵活安排教学计划,创造课堂良好开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往在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时,总是按照教材的顺序,先讲计算机的软、硬件基础知识等,再讲Windows操作系统及Office办公软件。由于计算机课程的硬件部分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往往在几个星期的理论课讲完后,学生对计算机还没有什么学习兴趣。鉴于此,在教学计划上,可根据实际,灵活安排,先导入实例进行教学,再讲解理论,而不必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如在讲授Excel的“公式与函数的运用”时,可选取一个实用或典型的例子作为切入点,导入到教学内容的开头,先行教学,至于枯燥的理论,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适时穿行。如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学生成绩表”入手,通过讲解“学生成绩表”的功能、应用方法,并上机操作运行,以实实在在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内容是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的,是有实用价值的,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起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的教学开好头、起好步。

二、讲课讲究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讲课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能否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充分注重实践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实现课堂教学实践示范。教学硬件的状况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以前那种“粉笔+黑板”的旧教学模式,上计算机课根本不适合。因为在这种模式下,教师要完完全全表达操作过程是极其困难的,学生也不能完全明白和理解。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是一种新型的、直观的、可视化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机房进行。教师通过“教学示范”功能,亲自操作示范,边示范边详细讲解,这样学生才能看得清楚,才能真正理解。实现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抓住重点。阐述教材是实践的基础,重点内容又是教材的根本。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而课堂时间又十分有限。如何在全面系统讲解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显得很重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属于重点内容的包括:1.模块间相似的内容。如Word、Excel、PowerPoint中对文本的编辑。2.本模块特有的内容。如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动画效果的设计等。对这些关键内容,要做到精讲细讲,讲深讲透。比如在讲解Word对特定文本的编辑时,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内容要讲透。对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页面设置及文档的打印等内容都要讲透。其次,操作方法要讲深。如设置字体、字号有三种方法:(1)单击格式工具栏的按钮直接设置;(2)右击被选定的内容,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字体”项,在字体对话框中设置;(3)选择菜单栏的“格式”项,在其下拉菜单中再选择“字体”项,在字体对话框中设置。同时对上述方法进行比较,加深理解。第一种方法最快捷,但功能不全,如下划线只有单线这种线型。后两种方法功能较齐全,都能对被选定的内容作综合的设置,如可以设置下划线为单线、双线、波浪线等,但相比之下,第二种方法快捷些。再次,注意的问题要讲全:(1)要设置的文本先选定:否则设置的效果只对键入的文本有效;(2)在用快捷菜单设置时,要注意对准被选定的文本右击,所设置的效果才能反映在被选定的文本中。只有把重要的内容讲深讲透,学生听起来才会心领神会,操作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应用自如。

(三)合理分配时间,讲练交替。“计算机不是听会的,而是练会的”,这是计算机教学的一大特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

如何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使教与学融为一体,靠的就是操作实践这条主线。因此,要合理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教师演示讲解的时间不宜过长,应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在讲完一个知识点之后,让学生亲自上机练习,完成有关操作。这样教师讲和学生练交替进行,有利于学生及时消化新内容,巩固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课后强化训练,娴熟操作技能

“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娴熟的操作技能需要大量的训练作前提,而课堂的练习是宝贵且有限的,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后用大量的时间来强化训练。

(一)充实实验例子,强化训练。加强训练是培养学生熟练操作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计算机水平测试模拟题具有题量广、可随机抽题、能自动评分等特点,而且操作环境与考试的环境非常相似。因此作为学生课后训练的重点内容之一,由于学生之间程度上存在差异,而与教材配套的实验内容有限,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练习的需要,教师可结合实际,从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工作相关的计算机问题入手,挑选一些操作性强,并且切中学生胃口的项目,凭借教学经验自创实验例子,充实实验内容。

(二)加强信息反馈,及时交流指导。学生课后训练的过程,不是单向的活动,教师应加强控制。因此,师生之间要重视信息的反馈。为了学生学习的方便,也为了信息反馈的需要,师生之间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沟通:1.教师可将重点习题的操作过程制作成动画课件,让学生在练习时参考;2.教师可将自己的QQ号及电子邮箱告诉学生,以便学生遇到问题时能与教师交流。通过信息反馈和交流,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能及时找到答案或向老师提问,教师也能及时为学生提供释疑和指导。

上一篇: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下一篇:学术论文作者结构的统计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