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做起“破烂王”

时间:2022-07-09 12:01:15

女大学生做起“破烂王”

2004年7月,黄俊从南京师大商学院毕业,上学时,黄俊就有经济头脑,她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她利用课余时间一点一点挣来的―如今,这位气质儒雅的小女生作出了令所有人都大为吃惊的选择,在郊区租了几间民房,干起了收破烂的行当。同学听说黄俊当了“破烂王”,纷纷过来劝她:“别再执迷不悟了,这样子你四年大学岂不是白上了?”黄俊的老师赵杰宾听说自己的爱徒“误入歧途”,也曾多次上门劝阻:“如果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我可以介绍你到我家乡无锡的一所中学教书,待遇也不错-何必受这罪呢,收破烂有前途吗?”

然而,黄俊的意志非常坚定,九头牛也拉不回。第一次上街收破烂那天很冷,她蹬着一辆三轮车,顶着寒风蹬了一个半小时,终于在一户居民家收到了15公斤的废报纸。等将报纸拉回收费站时,自己的手已经冻得不行了。最后一算,3个小时的辛苦总共赚了3元钱。这以后,黄俊充分利用起了自己的“小聪明”,她认为不能像普通人那样走街串巷去吆喝,每天赚个十元八块的,黄俊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虽然她没有什么钱,但她还是利用自己那点仅有的积蓄雇了两名找不到工作的农民工来帮助自己,她笑着说:“别小看这一点,这也是让钱为自己工作哦。”

黄俊收破烂工作“开幕”的第一天更是令所有人大跌眼镜,早上一开门,她就钻进了网吧。黄俊说:“我可不是去网吧玩的,我是去工作的。”她先是在南京一些住宅小区的论坛和QQ群里发帖留言。没想到第二天,就有生意上门了,特别是一些人听说黄俊是大学生很感兴趣,很想看看这位收破烂的女大学生是个啥模样,黄俊则充分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在网上“广撒英雄帖”。一时间,黄俊成了住宅社区论坛和QQ群里的小明星,许多人在网上称她是“E时代的破烂王”。随之,约她上门收购废品的电话几乎快要打爆了她的两部手机。

不久,黄俊的身影开始在市中心的众多写字楼里进进出出。黄俊雇佣的工人也由两名变成了十名,并且实行多劳多得的工资制度,谁跑的多收的多,谁拿的钱就多,这些原本失业的工人有了目标,劲头十足。黄俊的工人每天上班都是清一色的工作服,干净利索,没有一个是蓬头垢面的。一些写字楼和高档社区的保安都称赞说:“黄俊是大学生,素质高,要是别人我们根本就不放他进来。”

黄俊的生意虽然好,但本小利薄,除去开支,也挣不了几个钱。真正让黄俊扭转局面的是一笔“军旅生意”。

2004年底,黄俊在网上听一位网友透露消息说,某部有一批铁皮文件柜要处理。这位“报料”的网友平时在网上和黄俊的关系非常铁。事出黄俊意料的是,这位网友竟是军区某部后勤负责人。没费什么周折,这块肥肉就成了黄俊的盘中餐。这批被黄俊以废铁的价格回收来的铁皮柜子比她想象的要结实得多,有的还是不锈钢的。

黄俊找来油漆工把这些原本就完好无损的铁柜子重新“美容”,焕然一新的铁柜子光亮照人,黄俊用了两个星期将其出售给别的单位做文件柜和储物柜用,这次黄俊小赚了一笔,整整五万元,

这件事情给了她极大的启发,当今社会人们对垃圾分类处理做得不太好,黄俊就亲眼看见有人把旧家具焚烧了!黄俊开始调查南京废品回收站的情况,发现全市80%的回收站都没有营业许可证,他们大多用栅栏围块地。把酒瓶卖给假酒商,大多报纸卖给造纸的小作坊-黄俊心里有了底,她认为环保型的废品回收一定大有市场―

2005年10月初,发现南方一些地方有废品收购网,用高科技手段(网络)来改变古老传统行业的原始运行模式。于是黄俊着手建立了一个废品回收的网站,开始利用网络打出品牌,招一些加盟者 她首先把收购站的15个员工都做了统一的服装和标牌。另外,她的网站还和南方的废品收购网建立了联系

当然,所有的理想都会和现实有差距,黄俊的梦想也不例外,初期的费用,包括网站的维护、宣传等,都是大家一起凑的钱:而从接到第一笔生意到现在,网站正式开通已经十几个月了,但是黄俊还远远达不到收支平衡,而要打开局面,首先就是合作问题,有了合作,就有了资金,有了资金就能运作-黄俊一咬牙一横心决定回家去借。

家乡人早就听说黄俊在城里当了“破烂王”,风言风语也就多了起来,闺中密友王涓涓的父亲到处承包工程,很有钱。王涓涓的父亲王力贵对黄俊毕业后干起了收破烂的行当也早有耳闻,他有些难为情地对黄俊说:“你一张嘴就要借15万。虽然你是涓涓的好朋友,但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对于我们商人来说,追求的是利润,借你15万,一年后你能还我18万吗?”王力贵本想通过这种方式拒绝黄俊,没想到黄俊却一口应承下来:“18万就18万。 ”王力贵也就无话可说了,把钱借给黄俊。

黄俊开始主动找一些有雄厚实力的公司商讨合作事宜,此时她的废品收购网站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在社会上小有名气了。

上一篇:遗嘱之谜 第3期 下一篇:意气风发独自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