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时间:2022-07-08 11:52:49

浅谈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摘 要: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新工艺、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净化性、安全性、舒适性等各方面,都已进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因此,现代汽车维修企业不仅缺少中专、技校培养的普通维修初、中级工人,而且更加需要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这样的高技能人才。因为高技能人才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中技师及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又是技能人才中的优秀代表。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应在知识结构、关键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层次要求上有所侧重,正确理解“技能型”和“动手能力”的辨证关系,准确定位,制订并实施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计划。本文对职业院校在汽车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上进行了初步探讨。

近年来,汽车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而汽车新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现代汽车已是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已步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面对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汽车,我国急需大量的高技能汽车修理技术人才。在大力倡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之下,更多更快地培训高技能人才,被视为中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1汽车维修行业的特点及人才需求分析

1.1 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和维修服务的特点

现代汽车己发展成为高科技载体,其各方面都进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现代化检测维修仪器设备、维修技术和工艺规范己成为汽车维修的基木要素。同时,以“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不解体检测诊断”为前提,高质量、快速修车的维修方式,己成为维修业的服务准则。

1.2 维修业技术人才的岗位及要求

现代汽车维修的高科技含量,决定了汽车维修人才必须以技术型为主,即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汽车医生”,能快速、准确诊断出各种疑难杂症,制定维修方案;同时,还需要大量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及设备、看“处方”检修或更换零部件、总成的普通技术操作工人。在汽车维修中,维护作业占有很大比重,作业内容以清洁、紧固、、检查、调整、补给为主,以及常见的一般性故障排除。这些工作主要由普通维修技术工人来承担。其岗位的要求是:熟悉汽车结构、正确使用工具设备、熟练操作,强调按照要求进行专项实际操作能力。而汽车检测诊断工作,往往由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来承担。通过不解体快速诊断,查找出病因,制定维修方案,开出“处方”。其岗位的关键能力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具有全而综合的分析判断能力,对检测仪器依靠但不依赖。

2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的特征

高技能人才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可以描述为: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高技能人才是中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总的来说,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1 高超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是所有技能人才共有的特征,但是,只有高技能人才才能戴“技艺超群”这一桂冠,这也是高技能人才最显著的职业形象特征。

2.2 突出的创造能力

创造性是一切人才的共同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有创造能力的,但不同的人创造能力也不同。一般来说,汽车专业初、中级汽车维修工主要负责汽车的日常维护、保养,零件的紧固等工作,这些工作属于重复性较高的工种,是熟练劳动,不具备明显的创造性,而高技能人才则较多地掌握了精密技术,从事的是较复杂的劳动,其心智技能化的程度较高,比如工艺流程的改进、汽车故障、疑难杂症的解决等,创造性远远高于初、中汽车维修工。他们是“手脑联盟”的技能劳动者。

2.3 极强的适应能力

高技能人才有适应工作岗位变动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表现在维修不同车型上,也表现在其他相近专业领域。比如一个会修汽车空调的技师,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去修理家用空调,一个精通汽车电路、汽车电脑的的技师,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学习去修理无线电设备。相比之下,初、中级技能人才的岗位适应性远不及高技能人才。

3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培养过程是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包括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形式等等,培养出来的高技能人才是否合格,关键在培养过程上。

3.1 课程体系定位

职业院校在制定课程体系时,应根据汽车专业的发展需求,划分为相应的知识模块、技能模块和素质模块,开设汽车维修专业所需的理论知识,实操项目以及公共基础课程,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与汽车行业接轨,并考虑到学生在工作中的再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在人才技能培养目标上,以汽车维修所包含的职业技能作为本专业培养的基本技能目标,以故障诊断所具备的分析能力和诊断能力作为本专业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而形成合理、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围绕这一定位和培养过程,通过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实训体系的设置全面实施专业人才的培养。

3.2 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是学习的组织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究新知识,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优化教学计划,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使专业课与生产实际对接,努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渗透。通过“减、并、增”即减少理论课时,合并相近的专业课程,增加实训课时,对部分课程进行调整,把加大技能实训落到实处。同时,为了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实现教学内容以能力为中心的重组,根据新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对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并补充制定了实践环节教学大纲,使其更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中注意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有特色的从课堂教学到实验、模拟、多种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在校外实践之前能基本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按照“强化实践、突出实训、讲求实效”的原则,从毕业生岗位实际要求出发,全面系统地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力求理论课中有实践应用,实践教学中有理论指导,理论服务于实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训的安排上,做到由单项到综合的渐进,使实训收到实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如何找窍门,走捷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3 建立质量评价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各方面的素质都充分的表现出来,如果还按照以前的考核方式,显然不符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考核标准。所以,建立一个对学生的动态的评价体系就显得很有必要,其目的就是对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及技能掌握的程度,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教学过程除了老师对学生的考核评定,还应包括用人单位的评价、学生在工作中的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等,从而做到对学生全面综合的评价,这也是对培养过程的真实评价。

3.4 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从国内、外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表明,依靠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最好的途径。高技能人才的“经验”和“能力”必须在实际工作环境下,通过长时间的持续多种状况的实践过程,才能积累形成。非工作环境下的学校教育,不可能完成这一形成过程,所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实行“校企合作”的模式就无法实现培养目标。

具体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行:一是收集企业生产中有代表性的工作案例,将其转化为学校可运用的教学案例,这种方法称为工作案例教学法。二是寻求企业实际生产中典型工作项目或工作任务,将完成该工作项目或工作任务的全过程作为教学的全过程,这种方法成为工作项目教学法。三是根据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而建立的一体化课题,通过学校组织实施教学,这种方法称为课题实训教学法。四是校企双方的导师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共同制定攻关革新项目,带领学生共同指导技术攻关,这种方法称为技术攻关项目教学法。五是根据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开设常规的理论知识教学和单项技能训练,这种方法称为理论知识与单项实训教学法。

3.5 政府积极引导

政府部门应该完善对职业教育学校的评估机制,并非任何学院都可以开设汽车专业;对职业技能的鉴定也要保证含金量。职业技能本身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因此政府和企业对职工的继续教育应不断加强。一些企业在实际行动上对高技能人才也重视不足。根据反映,一些企业培养技术工人舍不得投入,评定职称怕增加工资。结果出现了企业引不来、留不住人才,工人不愿学技术、不愿当技工的局面。因此政府部门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监督职能。高技能人才培养实际上是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机制做保障。政府部门要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和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选拔和树立一批优秀高技能人才典型,使“劳动光荣、技能成长”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4结语

高技能人才紧缺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在培养过程中,学校、汽车制造厂、维修企业乃至政府部分要共同努力,探索新路子,新方法,使高技能人才在汽车业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成为我国汽车业发展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 王志欣.汽车维修服务业人才需求分析[J].中国市场.

[2] 游红军,周应胜.职业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改革,2009(2):14~15.

[3] 周嫣.浅谈高职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与培养.

上一篇:计算机公共实训室域控制器环境部署初探 下一篇:数字化时代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创新经营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