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差生”的转化及方法

时间:2022-07-08 11:36:52

浅谈小学体育“差生”的转化及方法

笔者在从事多年的体育教学中发现,由于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或者由于后天培养的缺失,致使学生在体质、基础能力以及对体育的兴趣上存在差异,导致在学习习惯、掌握能力等方面不尽如人意的“差生”,总是客观存在的。在课程教学的实施中,有个别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有时会直接影响教学进度。少年儿童正处在身体迅速成长发育时期,如果任其自流或淘汰,对其以后增强体质、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培养与形成,都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做好对小学生体育“差生”的转化工作更有其积极意义。

一、小学体育“差生”的类型及原因

总的来说,产生体育“差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客观原因。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外,由于缺少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及营养不够科学,造成一些“豆芽型”及“肥胖型”现象,这类学生体质差、机能弱、素质不全,又因有“能力不如人”“不好意思”等消极心理,对体育丧失信心,不愿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于是产生了“体质差―不愿锻炼―体型异常―体质更差”的恶性循环。②主观原因。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学习负担过重,再加上一些家长、老师的错误引导,使学生产生了“只要学习好,体育成绩如何无所谓”的错误观点;另外,有部分学生意志品质比较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累,因此,对持续时间长、单调的周期性项目(如中长跑)难以坚持,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害怕中长跑训练,耐力素质差,对体育运动没兴趣,缺乏积极主动和进取精神,处于被动状态,在考核中只求及格。这类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先天条件并不差,但就是不愿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二、转化差生的措施

由于少年儿童体内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智力和心理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分析和了解学生“差”的原因,对症下药,进行引导,对其帮助和辅导,促其进步和转化。

1.突出重点,增强信心

“豆芽型”和“肥胖型”的儿童,基本上都与营养不够合理有关,而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也是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必需条件。因此,学校及体育教师首先应对学生加强营养知识教育,同时配合家长,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饮食习惯,改善一日三餐中的营养结构,从根本上消除产生瘦小或肥胖的根源。其次,利用他们的长处,增强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信心。这类学生一般都有较顽固的自卑心理,在学习体育技术过程中,常会有“我可能学不会”的想法,这时,教师要注意抓住一些有利因素,如“肥胖型”儿童具有力大过人的特点,在投掷课上,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克服其消极心理。又如有些“肥胖型”学生上前滚翻课时,不能顺利完成动作,教师要用“别紧张,想想动作要领,你一定能行”等鼓励性语言,并亲自给予保护帮助,以减轻其紧张程度。整体教学以表扬、鼓励为主,尤其对技术水平、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更要鼓励、诱导,不能使用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同时,教师对这些学生要关心爱护,合理安排,组织教学,在练习时间、数量、强度、器械和重量等方面,可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也有成功的体验,并尽可能给他们多一些指导,分组时尽量将他们分在一起,在他们取得进步,哪怕只有一个动作细节做得好,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激起他们的信心和热情,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2.转变观念,提高兴趣

对于那些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差”生,因其先天的体质和运动技能并不差,所以,转化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思想工作上。教师不能只采用空洞的说教,应取得家长、班主任的支持和帮助,形成教育合力,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少年儿童的模仿能力和名人榜样效应,用生动的事例和科学知识有针对地加强思想教育,并注意观察和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把提高认识和培养兴趣结合起来,调动其积极因素,教育他们自觉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在学生所敬仰的名人、教师、父母或长辈的影响下效果会更好。如:向学生介绍龙岩市奥运冠军林丹、石智勇等人的成长过程,让学生感受他们高大的正面形象,从而引起少年儿童自身自我理想形象的想象过程,培养其体育心理品质。

3.重视课内外结合

对于“差生”,课堂上的训练对他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抓好课堂教学外,还必须经常组织他们利用课外活动进行锻炼,使课外锻炼成为课堂教育的延续、补充和发展,要尽量做到课外辅导有计划、有组织,还要有一定的要求,并要特别注意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可利用体育骨干的积极作用和同学间的团结友爱精神开展“优帮差”“一帮一”活动,即一名体育优秀的学生负责督促指导一名体育后进生的学习。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来进行学习和锻炼。教师一定要采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发现了有个别组的 “差生” 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或个别体育项目成绩进步了,教师应及时在教室的板报、墙报、班队会上加以表扬。从而带动差生参加锻炼的积极性,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

4.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福建省龙岩师范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我校”)非常重视教师的读书活动,近三年,我校赠送给每位老师三本书分别是《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必须保卫童年,童心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要求每位教师写好读书笔记并在教研组活动中交流,年轻教师每周交两张钢笔字练习纸给教导处。要求每位教师应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和专业理论学习,参加职后培训,参加学校的岗位大练兵活动,认真细致地做好“差生”的思想工作,做到教书育人;认真撰写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通过以上措施,我校体育教师都具备了高尚的思想品德、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体育技能,有了很强的专业能力。上体育课时,教师的精彩示范、生动的讲解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同时,体育教师的表率作用、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范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让“差生”喜欢、崇拜体育老师,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爱上体育课,和同学们一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育课成绩和运动能力。

5.加强家校之间协调配合

期初,笔者和年级长、班主任共同制定年纪体育“差生”名单。课余时间和班主任一起,利用家访与家长沟通、交流,为孩子量身定制小目标,制定“小目标促成长一览表”,家长、班主任、体育老师、班长各持一份。内容包括:孩子在家里的锻炼、饮食、表现情况;在校课堂表现、交往能力、体育课成绩进步幅度等。每月召开一次体育差生座谈会,让每位同学对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小结,并确定下一月努力的方向。让老师、家长和同学一同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对体育“差生”的点滴进步,在小目标完成促成长情况进行。

一学期来,笔者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授课班级中(四年段)的16名体育差生,各个项目的考核成绩都有了较大提高,如原50米的平均成绩是10.8秒现提高到10秒;原垒球平均成绩13米,现提高到17米;原立定跳远平均成绩是1.25米,现提高到1.46米……今后,我们要继续不断努力探索转化“差生”的对策和方法,使之“寓体育于兴趣中”,让孩子们感受到体育活动中的无限欢乐,从而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师范附属小学)

上一篇:活力课间 延伸课外 自制器具 强身健体 下一篇:数学合作学习的缺陷与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