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方消防法规建设与立法后评估

时间:2022-07-08 11:07:03

试论地方消防法规建设与立法后评估

【摘 要】完善地方消防法规建设是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正确和充分行使行政执法权的前提和基础。昆明市在完善地方消防法规建设的过程中,坚持“立法与执法并进”的原则,紧紧围绕消防法制建设,着力构建我市体系完整、层次分明、内容合理的地方消防法制体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履行法定职责,开展具体执法活动,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关键词】地方消防法规建设《云南省消防条例》 《昆明市消防条例》立法后评估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对立法工作提出了宏观要求。地方政府立法体系作为我国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完善的目的是依法贯彻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必要保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公安消防部门作为国家行政执法力量的组成部分,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完善地方消防法律法规建设是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市在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省条例》的基础上,积极起草制定《昆明市消防条例》。

1.完善地方法规建设

1.1及时修订《云南省消防条例》

在完善地方法规建设中,早在2001年,我省就颁布实施了《省条例》。该条例的施行对于我省健全落实社会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全社会防控火灾的能力,确保全省火灾形势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新修订的《消防法》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全省消防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面临着较长时期内火灾总起数持续增长的压力。二是面临公共消防安全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压力。三是面临着非传统消防安全问题凸显的压力。四是面临消防法制建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省条例》许多规定与新修订的消防法不一致,也必须尽快予以调整完善,以确保法制统一。为贯彻好新修订的《消防法》,解决近年来在消防工作中暴露出的新问题,更好地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新修订的《消防法》,我省及时对《省条例》进行了修订,并于2011年1月1日正式施行。

1.2《昆明市消防条例》的起草制定

虽然《消防法》及省《条例》切实推动了消防工作的开展,为我市消防工作在法制、服务、和谐、以人为本等方面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对整治各类极易造成重大群死群伤火灾隐患有了更加有力的监管措施。但两者规范的内容较为宽泛,并未涵盖我市消防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为切实解决制约我市消防工作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固化现有经验和做法,为建设宜居宜人新都市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去年我市积极启动了《条例》立法工作。

制定《条例》主要居于以下考量:一是近年来消防工作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市消防工作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如消防工作逐级责任制、消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消防宣传“五进”工作等。从全国范围来看,省外特别是东部地区的一些好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多产权建筑消防管理等。这些好的经验做法,需要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更好的指导消防工作实践。二是火灾防控工作还存在一些难点和盲点。“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发生火灾3775起,死亡60人,伤31人,发生较大以上火灾6起。火灾总量占全省近四成。“九小场所”、“三合一”场所、出租房、民宅商用场所及农村亡人火灾多发,成为火灾重灾区,加之随着现代新昆明建设的快速推进,新能源、新工艺和新材料广泛应用,用电、用火、用油、用气量增多,人流、物流加剧,致灾因素明显增多,消防整治和管理措施有待通过立法进行强化。轨道、物业服务业、高层地下建筑等迅猛发展,建筑工地遍地开花,消防技术服务中介初具规模,对这些对象的消防管理制度有待通过立法进行创新。三是消防安全责任制还有不到之处。实践中,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等基层组织消防安全责任不够明确具体,一些单位消防主体责任意识还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基层消防管理还比较薄弱。按照市委关于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要求,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消防职责也不够明确具体,部门消防监管、行业主管尚未形成合力,政府消防行政效率的提高有待通过立法进行保障。四是消防安全基础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目前,全市消防队站、消防力量和消防装备欠帐较多,公共消防综合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有待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还不配套、不同步,亟待通过立法来进行规范。五是中央对大城市消防工作有新的更高的要求。2011年12月30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提出省会市要完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从建设工程防火设计、公共消防设施建设、隐患排查整治、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灭火救援等方面制定并实行更加严格的消防安全标准。

2.地方消防法规建设与立法后评估

立法后评估制度是地方政府立法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也指出,规章施行后,制定机关、实施机关应当定期对其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立法后评估,在各地的称谓不尽相同,例如浙江称为立法质量评估,海南称为立法跟踪评估,我省称为立法回头看。 虽然称呼不尽相同,但大体都是指具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制定权的国家机关或者由其委托的主体,按照一定的评估程序,对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合法性、合理性、实效性、协调性等指标进行评价,并提出完善法规、规章建议的活动。

评估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法规实施的效果,包括行政执法、配套性文件的制定等情况以及法规实施所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二是法规中各项制度设计和程序规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直以来,各地立法机关在法规制定阶段,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特别是实行“开门立法”后,立法机关通过开展立法调研、公布法规草案以及举行立法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取得了一定成效。就《条例》而言,为做好此项立法工作,市政府成立了立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起草班子,制定了工作计划,人大提前介入。起草班子针对我市消防管理中亟待规范和解决的问题,积极开展调研,结合昆明实际,起草了《条例(初稿)》,并先后采取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和组织协商等方式,广泛征求了基层消防部门、市政府各职能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人民群众以及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意见,在充分吸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起草班子对文本进行反复修改,数易其稿。但是,正如美国社会法学家庞德所说:“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实行。”法规质量好不好,归根到底还要看法规的适用情况,看法规是否经受得住实践的考验,达到预期的目的。

开展立法后评估,实行“回头看”,可以使我们立法者清楚看到立法预期与立法实施效果之间的差距以及立法技术等方面的欠缺,进而吸取经验教训,单一反三,不断提高立法预测能力和立法技术,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立法水平。制定出更高质量的法规。

《昆明市消防条例》即将颁布实施,作为《条例》的直接起草者,法规的实施,并不意味着立法工作的结束,而是应当将工作中心和关注点转移到立法后的实施成效上。应当着手考虑对《条例》实施立法后评估。从立法后评估工作的主体来看,公安消防机构作为《条例》的起草部门和实施部门,是行政立法后评估工作的重要主体。公安消防机构的评估工作,其重心必然围绕执法问题进行。通过评估工作,发现并解决执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改进行政执法能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提供保障。可以通过在召开会议、实地考察、暗访、问卷调查、媒体特别是网络征求意见等方式,开展评估。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国明就坦言:“与立法时的态度相比,我们对法规出台后的实效关注得不够,对法规是否达到立法的预期,缺乏足够的了解。立法后评估可以使各方明了法律法规实施的真实情况,准确把握法律法规调整社会关系的有效性。制定法律法规和进行制度设计,不能靠“拍脑袋”,立法后评估可以为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提供相关的数据和事实依据。”

笔者认为,对《条例》评估内容主要围绕《条例》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开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內容:

2.1关于消防安全评估的问题

《条例》将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吸纳到立法之中,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我评估机制、重点单位的“三项申报制度、加强对火灾高位单位的管理写入了立法之中。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我评估机制、火灾高位单位的概念,虽然这些工作对行政管理相对人来说还较为陌生,为使《条例》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性,《条例》专条对这些工作进行了规定,通过立法的形式,最大限度的严格对火灾高位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全面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断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

2.2关于加强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的问题

近年来,全国建筑工地火灾呈多发趋势。建筑工地普遍存在消防安全管理混乱、违章动火作业、边施工边营业等突出问题。《条例》专门明确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规定了施工工地应当设置临时消防水源,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因高层建筑火灾必须立足于建筑自有的消防设施进行扑救,鉴于高层建筑建设中其消防设施还不完备,《条例》规定高层建筑施工要同步安装临时消防供水竖管,以保证高层建筑施工发生火灾的消防给水。

2.3关于加强高层地下建筑、“三合一”场所、商用民宅消防安全管理的问题

高层、地下建筑具有火灾风险高、扑救难度大、人员疏散困难等特点,是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据统计,昆明共有高层建筑4500余幢,90%的高层建筑设有地下建筑,《条例》对高层建筑管理人、使用人的消防安全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倡导高层建筑的管理人、使用人配备救生设备和自救工具。大量的城中村普遍存在生产、储存、经营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内及民宅改用作生产加工、餐饮、住宿服务的情形,火灾隐患突出,管理难度较大,近年来我市60%左右的亡人火灾都发生在这些场所。为加强这些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了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内的,应当按照国家消防安全技术标准,采取防火分隔措施,设置疏散、灭火和报警等消防设施,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同时规定使用民宅从事生产加工和餐饮、住宿服务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落实消防安全措施,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器材,做好生产、经营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

立法后评估工作是立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法工作回应“质量型立法”时代背景的一大创新。建立立法后评估制度,有利于近一步提高立法质量、提高执法水平、提高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以及提高有序政治参与的水平。

《昆明市消防条例》作为1998年以来,昆明市出台的首部地方消防法规,在完善地方消防法规的工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后,做好立法后评估工作意义同样重大。通过《条例》后评估工作,公安消防机构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法规在施行一段时间后的效果,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制定相应的措施,如制订配套的规范性文件、修改、废止规章或者对其进行细化解释等。通过立法后评估工作,公安消防机构可以将个案中的立法得失加以总结,为今后的行政立法工作积累经验,最终不断提升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

(作者单位: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昆明支队;云南 昆明 650231)

上一篇:浅谈做好城市商业银行财务制度若干措施 下一篇:浅谈汽车配件市场的规范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