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一个作家的生命品质

时间:2022-07-08 11:06:09

张炜:一个作家的生命品质

作为中国文坛的双子星座,张炜和莫言一直是后辈们学习的典范。他们两个有着类似的性格,都对地域文化尤其是故乡富有深情,都深受蒲松龄的影响,并多次向这位前辈致敬。同时,他们都与《齐鲁周刊》有着不解之缘:先后获得“齐鲁十大精英人物”称号,多次接受本刊专访,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最初面对张炜,是他摞起来超过几人高的无数部著作。《你在高原》当数第一,洋洋洒洒450万字10卷本,可谓大部头。因此,就常常想到,张炜崇尚古典,如果放在几百年前,把他这些书用竹简刻出来,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后来面对张炜,是那张英俊与文气的脸。

2011年5月,张炜获得第9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包括荣获2010年度“齐鲁十大精英”人物奖在内,其450万字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出版以来,张炜一直是中国文坛最受瞩目的“获奖专业户”。由此,2010年亦被称之为中国文学的“张炜年”。

这一年之后,张炜的《你在高原》又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作为他的同行,当我收到这十卷‘长河’之作时,惊奇和感佩之情油然而生,欣喜和‘嫉妒’之意也在心中并存。”一些人认为,张炜在文学上的坚守与努力,是对外界认为中国作家沉静不下来的质疑做了很好的回应。

我和同事吴永强对张炜做专访,问他“张炜年”意味着什么?他谦虚地说只是夸张的一种说法而已,评奖对作家是一种鼓励,因总有一些评奖是好心好意的。即便一些比较不靠谱的奖,它的初衷可能也不是为了赌气,不是为了恶作剧。“这种活动使文学界变得热闹些,不寂寞,而真正的好作品需要时间检验,再大的奖项也只是几个人或一部分人的许诺和赞赏,这需要时间去鉴别。”

一个的孤独与求索,决定着一个人的生命品质。除了写作,张炜作为著名作家,游走、齐文化、东夷、山林、葡萄园……还是他身上的“关键词”。接受采访时,他曾告诉我们,这些年“走出家乡才知道,要真正写出自己,一定要写那片土地……山区有林子和狐狸,然而地形更加复杂,不光有山林,还有高山、峡谷,奔腾的河流,深邃的洞穴。事实上,生命的自然背景不能被忘掉,生存空间决定了人的个性。”

这么多年的游走,几乎到哪里张炜都可以呆一呆。可为什么离不开最初的那片土地?“在路上”的感觉促发着张炜的创作灵感,使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自然和心灵的碰撞。

与张炜交往的人都喜欢他的机智与幽默,享受他将平常语言瞬间转变成无穷趣味的快乐,但有几人知道,他留给外人的只是轻松和幽默的外表,是愉快和欢乐,而他留给自己的,则是孤独的求索和漫漫长路上的痛苦思索。

2010年,张炜上榜本刊主办的“齐鲁精英人物风云榜”。

颁奖仪式之前,我给张炜打电话,问他能否亲临现场。那时候,他正在北京回济南的火车上,说只要来得及一定会赶赴现场。后来,因为火车晚点错过了现场颁奖,他一再表示歉意。

读过张炜著作的人,最强烈的感受是他对大自然无比依恋和热爱。面对大自然时的敬重、崇敬与虔诚,让人震动。从他的文字里,你能感受到他对一草一木的疼爱。一草一木的枯荣牵动着他的心。他还疼爱小虫子和小动物,用文字与小动物对话,并教它们说话,与它们游戏。这些常人看来不理解甚至滑嵇的行为,张炜却感觉无比愉快。一次,他与一群小猫玩点将游戏,指着一只只正襟危坐的猫们喊:“点一点二点大花,不是你来就是它!”他手指随着口令的停止突然指住一只豆眼大花猫,那只坐着的胖花猫立即一挺身子,并将豆眼看准了他,那神情真的如同士兵喊“到”!

对于《齐鲁周刊》,张炜总是给予赞叹。每一次征求他的意见,都说办得很好,但期望多多关注文学,因为“文学已经被边缘,如此有品质的周刊再不关注文学,作家们会哭泣”。

的确,张炜为文学而生,张炜也为精神而生。但精神和物质的对立,又是一个极大悖论,这在当代社会尤为明显。因此,接受采访时张炜告诉我们,有人会说物质丰富了,但这个过程没有痛苦吗?土地被占了,空气和水都遭到了污染,去哪里找几条干净的河流?

相信,张炜内心一定有无数条干净河流,他会以文学的方式传达给读者。

上一篇:张瑞敏:“中国制造”的思想史 下一篇:“护犊子”的欧阳中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