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问题探讨

时间:2022-07-08 08:49:05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问题探讨

【摘 要】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种类的工程,设置不同的质量控制点,是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高层建筑的特点,针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高层建筑的体型较为复杂,施工作业面窄,结构复杂多变,加上人们对工作生活质量水平要求的越来越高,使得高层建筑工程在施工技术和安全质量水平上面临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主要就我国目前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及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够提高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水平,促进和推动高层建筑行业的快速、稳定、良性发展。

1 高层建筑的特点及施工要点

1.1 高层建筑的特点

高层建筑可以利用少量的空地,进行高形式、多空间的建设,高层建筑可以极大的节约用地,这在当前世界用地紧张这一问题来说实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并且高层建筑可以对市政道路、管道进行优化和缩短。在城市景观方面可以对街道进行美化,街道景观是由静态建筑物与动态车流、行人所组成的,矗立在街道两旁的高层建筑物由于其体积庞大、突出等优点可以成为街景突出的主题部分,对丰富城市的形象以及天际轮廓线有着极为良好的作用。部分极具特色的高层建筑还有可能成为城市活动的中心,成为一所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1.2 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特点

①对施工技术要求高。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达、楼层多、功能多因此对其施工技术有着极为重要的要求。在高空作业期间,对材料、工具、设备、人员的运输和活动要进行完善的处理解决。并要对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用电、用水、通讯、防火等问题进行妥善安排,要严格控制高空物体坠落打击造成的安全事故。从当前我国建筑形式来看,高层建筑结构大多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且正向着钢与钢混结构发展,由此可见钢筋混凝土和钢的施工技术为高层建筑施工作业的一个特色,由于钢筋混凝土需要现浇,因此需着重对结构安装、工业化模板、钢筋连接等施工技术进行研究。②对施工设备要求高。近年来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的飞速发展,从而使得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基于这一基础,建筑物在设计与施工方面的要求也被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高层建筑的功能、布局、造型都必须有新的突破,满足这样的条件除了具备良好的施工设计技术之外,还有就是对建筑施工设备有了新的要求。

2 高层建筑施工的施工技术要点

2.1 高层建筑的钻孔桩基技术

钻孔桩基技术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种基础施工技术,因其桩基承载力大、相邻干扰小、占地面积小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房屋建筑的基础施工中。钻孔桩基的施工工程的种类繁多,包括数据测量、机械操作、混凝土灌注和钢筋加工等等多项作业,因而所受的影响因素也较多。在施工中,容易出现钢筋笼上浮、孔底沉渣偏多、桩位偏差过大、夹泥、断桩、桩体混凝土离析等质量问题,造成钻孔桩基的成桩不能到达工程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并且补救工作困难,不能完全的通过事后检测来进行问题的判断。因此,必须加强施工的前期准备、测量、成孔、清孔、钢筋笼、混凝土灌注及竣工验收等全程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确保一次成桩。

2.2 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的配比。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要依据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的相关配合比例准确的进行混泥土的配置。保证混凝土的结构强度符合施工标准的要求。在搅拌混凝土时,要确保骨料与水泥充分均匀的混合,避免麻面、蜂窝等现象的出现。控制好搅拌的顺序、时间和搅拌方法,确保混泥土的易性和强度达到工程技术的标准。2)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时,主要是注重加强对浇筑技术和浇筑流程的施工技术控制。施工单位加大对混凝土灌筑创新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加强对灌筑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灌筑用水、用电等环节的控制和研究;加强对混凝土灌筑前提条件的控制,做好材料细节等辅助施工的研究;加强对能够有效解决突发事件的灌筑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不断完善混凝土的灌筑技术,提高混凝土的在强度等级、抗裂防渗等方面的质量,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同时,还要加强混凝土浇筑流程的控制。混凝土灌筑的流程一般是先将钢筋笼对准钻孔的中心,再加固对应模板,将模板牢固的固定在建筑物上,而后再进行混凝土的相关灌筑施工工作。在灌筑施工中,一定要控制好浇灌的质量和时间,在二次振捣时保持好模板等建筑框架的结构固定,掌控好振捣的时间。3)混凝土的护养。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指在混凝土灌注之后通过控制其温度、湿度等条件,保证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和易性。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可以减小混凝土的表层温差,避免开裂。在夏季时,要做好混凝土表层的降温工作,对混凝土进行表层的敷设,通过洒水等措施降低温度,减小温差,防止表层的开裂。在冬季,要通过覆盖塑料膜、保温布等措施加强混凝土表层的保温工作,防止寒潮的侵袭。同时,还要确保混凝土的湿度,及时的进行洒水并覆盖湿润的麻袋和草帘等,增加混凝土的护养时间,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质量和防渗性能,减缓混凝土的老化。

2.3 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核心墙内一般都有钢结构柱,高度要达到一定的比例,数量应在24根以上,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钢结构的吊装决定了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因此可以通过分区吊装和一机多吊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要使用良好的焊接工艺保证工程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工程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使用斜立焊、立焊的方法进行焊接,在焊接的过程中要注意焊缝层间的清理、焊丝的伸出长度等问题,要形成完整的焊接操作方法,确保工程钢结构的焊接工作。

2.4 高层建筑施工中裂缝控制技术控制要点

1)设计控制要点

一是设计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必须是永久性的,另在外墙选择适当位置预留分隔缝,有利于结构物的变形。二是注意结构物断面而形成的集中应力,注重构造物的钢筋配置,如果采用轻质墙体,所增设的间距应小于等于三米的构造柱,在无约束的砌体增设构造柱,预留门窗洞口应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三是设置合理的后浇带,应采取相符的补偿性收缩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中应加纤维素类混合物。

2)施工控制要点

混凝土裂缝控制过程中,一要控制构件的湿润度,避免水分蒸发过快,当收缩较大就会导致内部开裂;二要控制砂的温升,降低降温速率,较少收缩,提高极限拉伸值,改善构造设计。

2.5 高层建筑施工中测量技术控制要点

首先,制定预测方案,选定测量仪器,并以此制作施工控制网;第二,控制轴线,便于投影到建筑面层以制作柱列线,用于扎钢筋、立模板和浇筑混凝土,第三,控制测量方法,一般采用外控与内控两种方法结合,采用外控法测量轴线应每隔几层采用内控法测一次,利于提高精度,减少偏差累积;采用内控法则应采用激光铅垂仪,需控制首层面层平面,并在对应的位置预留长宽都为二十里面的方孔,并与首层层面上的控制点相对应,确保激光束顺利穿过预留孔。

3 结语

高层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愈加复杂,这就对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必须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强化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将施工质量控制落实到高层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生命。

参考文献

[1]许培福,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黄志钢.高层建筑质量问题处理探析[J].中外建设.2005.10.

上一篇:新课改下中学图书馆期刊信息服务研究 下一篇: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