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的思考

时间:2022-07-08 08:32:50

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的思考

【摘要】在面对国家大刀阔斧的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更好的提高课堂质量和效果,构建一种有效的课堂模式就显得很重要。本文从实施探究性学习模式教师面临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 高中政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94-01

教师观念的转变首先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只有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以便从根本上推动课改。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教师只是忠实的执行教学计划,充当传声筒的角色,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没有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空间,这说明教师教学观念的改革还远远不到位。而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在思维方式、素质发展、品格形成等方面大都比较相似,存在求同存异的特点;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成为被教师遗弃的对象,其个人素质得不到开发、个人潜力得不到挖掘、个人得不到足够重视,而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放弃的情绪。

一、实施探究性学习模式教师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理解不够透彻

虽然课程改革己经开始实施了,而有些老师关于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还不太清楚,关于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法改革,心中没底。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教师大多为应付统考和高考升学率所累,无暇学习新的理论;另一方面是教师满足于目前的教学现状,甚至陶醉于自己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取得的经验,固步自封,甘作“套中人”,不注意学习现代的教育理论和关注学科前沿的发展情况。

(二)教师的权威意识太强,习惯于给学生标准答案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有时表面讨论很热烈,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是在争持不下的情况下,老师就给出了所谓的定论作为标准答案,这属于教师的思维定势。教育观念是一种教育的思想意识,对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有重要影响。有些教师习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进行规范,甚至是有创造性地按自己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格式化。

(三)教学中仍然习惯于依赖教材,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课程改革之初笔者感到茫然,但随着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我发现新的教科书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资源库,如何利用这个资源,要靠教师充分发挥工作的创造性。

二、高中政治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一)指导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准备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为此,具体的做法是:提前由教师把精心编写好的学案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以此为导向,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预习,把课堂内教学向课堂外合理地延伸。这样,一方面使学生能及早进入课堂角色,在上课前已经做到“若有所思”,“学有所虑”,然后带着收获、带着兴趣和问题走进课堂,避免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思想注意力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另一方面,也相对节省同学们大量的文字记录和抄写笔记的时间,保证师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性的教与学交流活动,为最大限度地挖掘课堂45分钟教学效益创造条件。这样做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活动的针对性、自觉性和思辩性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在课堂中增强实践性

斯宾诺莎说过:“教育的目的应为教人如何思考”。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在有些现实性很强,有重大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课上,尽力安排一定的讨论时间。讨论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讨论的话题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论题是否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学生的辩论有否调动起已有的知识储备,是否能做到旁征博引;老师的观点是否是“实话实说”,有没有真切而深刻的感染力。针对同学们热烈甚至尖锐的发言,老师如果只是简单的回避,或者只能作出照本宣科式的苍白无力的说明,这种讨论式课堂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

(三)引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知识

探究式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教学信息的及时性、丰富性、开放性和多元化。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来自现实生活的活生生的教学素材,以逐步提高分析和评判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网络教学手段就很好地具备了这一功能。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往往抱以极大的热情,自觉接近它、了解它、占有它。采用这种方法,使课堂教学做到有声有色,图文并茂。尤其现在互联网上经常有一些时代性、时效性很强的视频新闻,如《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每一个时期都有一些热点新闻视频资料,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这些视频资料有机地融合到教材知识体系中去,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资源,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既能有效消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又符合今天推行中学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社会进步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热切呼唤。其本质是要把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自觉认知过程统一起来,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完全融合起来,把老师的导向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力、思维训练和觉悟培养为主线”的新型政治课课堂教学特色,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学会对知识的探索、研究。实现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郭能武.探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Z1).

[2]倪兆峰.高中政治探究性学习的探讨[J].文教资料,2011(26).

[3]刘玉化.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探讨[J].林区教学,2011(5).

上一篇:高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研究 下一篇:初中英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